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时间:2022-10-28 09:38:21

培养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实践与探索

摘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数学新课标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每一位数学老师的责任所在。由于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致使很多学生认为数学都是单调乏味的,从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正是由于这种现象的存在,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培养;探索实践

进入中学以后,相比小学而言,数学课程解题的广度、难度和深度不断提升以及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若再有几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会让许多学生顿时悲观起来,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学习的能力和智力,于是慢慢对数学丧失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最好老师,纵观学术界的名人,都是因为对所研究的领域充满兴趣、好奇,想要去探索,才有那么多成果理论。因此,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重要。

一、利用数学本身的性质,诱发学生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首先让学生了解数学,从本质上喜欢数学,利用数学的实用性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为任何时候都要学生自己接受一件事物才有可能学好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着数学的奥秘,一位成功的数学教师需要学会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到数学其实就在身边,从而萌发求知欲望。

好奇是青少年的特质,也是诱导学生学习的关键,因为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问题才能有前进的动力,而有意义的问题常常因为其独特的魅力,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而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他们会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授课内容,巧妙地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方式

试想一下,若是每天都穿同一件衣服或是做同样的事情,自然会觉得生活了无生趣。就像一个饭店,每日的菜品都如出一辙,前几次顾客或许吃得津津有味,但时间一长,顾客自然就不会再光顾。教学过程也是如此,若是每天都按照同样的方法授课,学生就会对教师讲课的内容渐渐滋生出不愿听的态度,因此,教师要学会改革,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不同年级的教材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符,与旧知识联系密切的教材内容,数学教师更要充分利用新颖的教法。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难度大的教材内容,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设置从简单到复杂的梯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引导学生找到解题规律,以此激发学生兴趣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可以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安排一些竞赛,如教师在讲授“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课程后,可以将相同类型的练习题一次全部布置给学生,列出题目的解题方程即可,结果是看谁得到答案又快又正确,教师以此作为平时的表现给予一个成绩,对解答又快又准确的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同时,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好胜心在有的时候依旧是很有用的一种素质,培养学生学习上好胜心的同时不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选题要有目的

除了课堂讲授,课后的习题练习,也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后的练习是夯实基础的重要步骤。教师在拟出课后习题时应该符合教学大纲的整体,可根据教学目标选择习题,采用题组的方式将习题分一个梯度,从而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练习。尤其要注意的是绝不采取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在习题的形式上,以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为目标,可以采取一题多解的练习,也可以采取多题一解的练习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动脑,获得成功。由于学生的能力层次不一样,有的学习能力强,有的则偏弱一些,因此同一个班的学生,习题量以及习题难度应该设置不一样。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题的基础上,还可附加一些思考题,而能力较弱的学生完成基本题目即可,这样的设置能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良好的教育。学生在做练习题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有的甚至会因此而丧失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反馈、及时指导、及时讲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防止学生形成自卑的心理。

四、多给学生鼓励,少批评

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效应。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亲近爱护他们,注意运用“表扬”这个方法来激励学生,做到多表扬,少批评。班级学生的层次不会统一,对成绩较差的学生,要坚决杜绝“你太笨”“弱智”等忌语,采取多一点关怀、少一些威严的方法,努力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中产生共鸣,也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最终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感受到愉悦的学习氛围,从为学习而学习变为喜欢学习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玉梅.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认识与实践[J].林区教学,2006,(03).

[2]张小会.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研版),2009,(12).

[3]黄华璋.浅谈中学生的数学兴趣与教育[J].教师,2009,(11).

[4]王悦.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习惯的教学实践[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2009.

上一篇:由案例说解析几何中优化问题的处理 下一篇:高中数学中涂色问题的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