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闻报道的四个热点话题

时间:2022-10-28 07:30:06

国外新闻报道的四个热点话题

新闻瞬间发生,亮点层出不穷。对国际新闻界来说,今年上半年又有哪些热点话题呢?笔者通过对海外主要新闻媒体的报道和国际学术期刊文章进行大量研究,大致概括出国际新闻界的四个热点话题,分别是:渐成明日黄花的直播谈话节目、炙手可热的网络新闻外包、欲扬先抑的环境新闻报道、政治一厢情愿地插手新闻――

一、直播谈话节目:明日黄花

直播谈话节目越来越多地受到媒体的青睐,甚至成为媒体提高阅听率的“秘密武器”,中国新闻媒体也许还没有意识到可能即将到来的危机,但自播谈话节目在海外已经遇到了“红灯”,即将成为明日黄花。

新年伊始,国际知名期刊CJR(哥伦比亚新闻评论)刊登的文章指出,美国和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人们已经开始对越来越多的直播谈话类电视新闻节目提出了批评与控诉。海量新闻信息汹涌的时代,快餐新闻的流行成为时尚,直播谈话类节目的平淡、武断、煽情、无厘头反而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在英国,直播谈话类节目典型的形式是节目主持人对新闻记者或专家学者进行采访或进行谈话,这类节目在美国有线新闻节目已经占据一半的比重,“新闻卓越计划”(PEJ)公布的这一数字在中国也只高不低,没有新闻含量的新闻直播恰恰表明了信息泛滥时代,新闻媒体却面临信息匮乏的窘境。

PEJ在2005年和2006年公布的“年度新闻报告”表明,有线电视新闻“几乎抛弃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基本元素,几乎完全脱离了文字新闻和编辑新闻”。直播谈话新闻成了观点的报道,新闻记者不再报道事实而是观点,新闻信息没有经过把关而直接散播。PEJ的研究结论是基于对报纸、电视、杂志和网站等媒体的内容分析而得出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从技术角度看,有线电视的报道路径是分层制。这可以从2005年的报告里得到印证,CNN、FOX和MSNBC对重大事件的谈话节目、白天和晚间新闻报道都进行细致的时间分层。看2006年的报告,以上三家新闻媒体的网络也按照时间分层制,分别对其报道的新闻进行谈话分析,比如对5月11日的新闻就进行了长达4个小时的直播谈话。

PEJ的研究结果还表明,60%的直播新闻只有单一的新闻来源,78%的新闻只是谈论事件的一个方面或大部分时间是在谈论事件的一个方面。记者的观点占据新闻比重的17%,这一数字在网络早间新闻占48%,在网络晚间新闻占20%。英国苏格兰大学的新闻学教授马丁在刚刚出版的春季号的《媒体、文化和社会》杂志撰文指出,直播谈话节目的涌现是文化变迁的结果。面临阅听率的压力,直播节目的浮浅无法回避,谈话参与者面临风险。但新闻受到严格审查、媒体对新闻源的谨慎使用,这些都导致电视新闻的陈旧与过时,直播谈话节目的盛行也在情理之中。

在娱乐盛行的今天,正如“真实电视”代替广播剧一样,直播谈话节目受到电视媒介的青睐也不足为奇。但,这决不是媒体的制胜法宝!综观国内外直播谈话节目,至少存在如下缺陷与不足。一是观点淹没事实。主持人和嘉宾的谈话取代新闻事实,成了新闻的主要内容,新闻现场倒成了“背景新闻”。由此可见,没有多少新闻事实或新闻现场的谈话直播节目,在事实上已经不再是新闻节目,而成了以新闻为噱头的新闻娱乐。二是观点挑战事实。走进直播间的嘉宾,尤其是专家嘉宾自以为是的专业评论,或者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话语权威,其“独到”的观点往往与事实不相符。一般受众不知道该接受专家的观点,还是该接受新闻事实。虽然媒体会宣称专家的观点不代表自己的立场,但面对大众传播的媒体却也不可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三是观点歪曲事实。直播谈话者对新闻事件滔滔不绝的一面之词使新闻失去客观性、平衡性,即使有新闻当事正反双方的观点交锋,但也往往因为双方的信息和语言表达的不对称,造成当事人情绪化的描述放大或掩盖部分新闻事实,这在实际上已经构成对新闻事实的歪曲。因此,直播节目终久会成为明日黄花,虽然可惜但不值得大惊小怪!

二、网络新闻外包:炙手可热

今年3月,加利福尼亚有一位网络出版商,计划把他经营的网站新闻的一个地方版块承包给印第安记者,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旋即引起了西方新闻界的一场热议,网络新闻外包的话题一时间炙手可热。

新闻外包事件的起因是,洛杉矶一家名为帕萨德纳的网站出版商麦克富逊在网站的印第安地方版刊登广告招收印第安记者,为他们支付薪金,条件是要求记者为他的新闻网站提供、编辑和制作当地新闻。据《洛杉矶时报》的报道称,麦克富逊的网站的月访问量只有4万多次,这样的网站经济效益显然捉襟见肘,雇佣新闻记者更是力不从心。研究者认为,在美国,一家新闻网站的月访问量达到10万次以上,其营业收入也仅仅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的日常花销,更不要说访问量很低的帕萨德纳网站了,只有4万多次访问量的网站要维持下去,首先必须千方百计地拉广告,其次必须迅速削减开支。否则,网站最终难逃倒闭的宿命。

如此看来,麦克富逊积极探索网站经营的新生之路,寻求新闻外包的印第安记者的想法也是无奈的选择。作为新生事物,新闻外包计划存在成功的可能,但也不排除失败的危险――新闻外包也许会毁掉网站的可信度。没有人会怀疑麦克富逊通过广告招募到印第安优秀、廉价的新闻业余甚至职业新闻记者,但信仰传统新闻业的读者和广告商能否接受,这依然是个问题。毋庸置疑,传统的新闻媒体享有很高的信誉,第四媒体的新闻网站也只能绝处求生。在新闻报道上,传统的新闻媒体毕竟无法一网打尽,新闻报道也无法做到万无一失,这为社区新闻网站提供了现实的生存空间。

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狭路相逢中,非在线媒体留给在线网站的空间相当有限,如此看来网站的生存真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然而,受众的新闻需求却又让网站“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信息时代的受众愿意接收更多、更快、更全面的资讯和信息,而传统的新闻媒体却只能望尘莫及。新闻承包人在网站的资助下全力制作出轰动的新闻,记者们亲密接触到社区的角角落落采集鲜活的新闻,新闻外包给网站开辟了新的出路,也给传统媒体带来最大启发。人们最为普遍的担心是非在线新闻出版商也会蜂拥而上,如法炮制――削减地方报道的投入,把新闻报道转给承包记者。

正是出于这样的顾虑,在线出版商在与传统媒体竞争上表现出非凡的睿智,他们的视野已经走得更远――把新闻出版打造成信息共享的社区。在线新闻社区就是一种崭新的、独特的立足于新闻采访和编辑之上的新闻策略。在线出版经济学的本质要求在于网站经营的成本要始终保持最低,付费外包就是把信息成本降到最低的明智之举。许多业界人士研究认为,网站组成了真实、感人的信息共享在线社区,成全了传统新闻媒体的信息受众无法实现的梦想。但新闻学家奈尔斯在5月的美国《在线新闻学评论》上撰文认为,新闻界最大的担忧是全球性的新闻外包必然会让大量的专业新闻记者失业,更令人担忧的是,新闻外包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新闻业的巨大危机。奈尔斯还在文章中明确指出,网站雇佣几名当地新闻记者是新闻竞争的生存选择,但对于网站和媒体而言,全部外包新闻的做法显然是矫枉过正。

三、环境新闻报道:欲扬先抑

世界环境日前夕,美国总统布什5月31日在华盛顿发表演讲,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期性全球目标”。布什在演讲中一改在环境问题上一贯的消极立场,在政策上来了个180度的逆转,这一事件引起了全世界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美国CJR网站6月1日发表布莱尔德的文章说,巧合的是“全球气候变化”将成为下周于德国举办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的主要议题,布什赶在这次会议前夕发表声明显然是处心积虑的,也为一直迷茫的海外媒体新闻记者的环境报道定下了调子。但包括英国、加拿大和美国在内的媒体的报道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大多是批评的声音。难道媒体在欲扬先抑?

布什力排众议呼吁美国在全球带头减少气体排放,信誓旦旦要采取各种措施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社会学家布莱尔德对媒体的报道进行研究认为,华盛顿的演讲可能是布什环境政策的“分水岭”,可惜布什新政缺乏详细准确的实施方案,因此有“做秀”的嫌疑。布什在演讲中呼吁今年秋天召开国际环境峰会,建议包括中国、印度和欧盟成员在内的主要国家,积极制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10年到20年长期计划。每一个国家也都需要确定各自的目标,必须在国际的监督下不折不扣地推进。作为八国首脑会议东道主的德国已经捷足先登,制定了到2050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一半的计划。

在“世界环境日”到来前夕,布什宣布新政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虽然目前还无法盖棺定论,但至少对媒体而言,布什的声明已经让环境报道成为新闻热点,同时成为新闻热点的还有环保主义者对布什新政的反对声音。专家提醒,此时的媒体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让政策牵着鼻子走。这样的提醒并非画蛇添足,因为美国还很少有媒体对布什实施的环境新政是在转移人们的视线做出报道――布什在此前的系列环境政策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对此,《纽约时报》和美联社的报道已经隐约有所体现,《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的报道也隐含批评立场。遗憾的是,很多新闻记者的报道虽然立场鲜明,但只是报道环保主义者的一面之词――异口同声地反对布什的环境新政,这样的报道策略显然不堪一击,缺乏客观和平衡。大洋彼岸的英国《卫报》的一篇报道与此遥相呼应,报纸援引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奥克里的话说:布什新政是对环境的掠夺而非保护!

无论布什的新政是否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有益,但对于媒体记者来说,这一政策毫无疑问地起到先入为主的效果。据加拿大6月1日的《多伦多星报》报道称,批评家认为美国新政的用意是在八国首脑会议前把自己的声音传播给世界。英国《卫报》的报道充满悲观情绪,认为布什新政将毁掉八国气候计划的相关内容。与此相反,《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称布什新政为抵御全球气候变暖扫除了主要障碍。布隆博格新闻社的报道认为布什演讲是为欧洲领导人摆出的筹码,BBC的报道则提出忠告说,布什的演讲可能使八国首脑会议陷入僵局。因为有媒体透露白宫对德国总理迈克尔呼吁减少排放量的“全球碳贸易计划”持反对意见。

BBC和少数几家媒体认为把布什的演讲称之为环境立场的“分水岭”有些言过其实。不管美国的环境政策是否会彻底逆转,但肯定会有不同的甚至反对的意见。《京都议定书》是唯一强制减少排放量的国际公约,美国从未在公约上签字,而且公约也将在2012年寿终正寝。取代此公约的新一轮磋商也将于年底在巴厘岛会议上展开,《纽约时报》的报道称,欧洲的一些领导人担心布什的新政将会干扰新公约的制定。《芝加哥论坛报》援引美国国家环境信托基金会主席菲利普・克莱普的话说,欧洲、加拿大和八国其他成员的目标是争取在“后布什时代”达成新的环境公约。《论坛报》还深入报道美国国际开发署在环境外交政策上的立场。《纽约时报》还开辟两个版面的社论,标题是《迎合大众之举》,一个版面是有关延缓气候变化的政府计划,第二个版是关于抗击艾滋病的政府计划,而且这两个议题都是将要举行的德国八国首脑会议的重要议题。看来,布什是在投其所好。

布什的演讲发表之后,立即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因此使美国环境新政通过媒体在全球广泛传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5月31日布什发表演讲前的几分钟,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局长格利芬却在国家公共电台发表老调重谈的声明:气候的变化根本就不会构成威胁。随后,他又出现在白宫新闻会的现场,听到的却是布什的环境顾问宣布的新政,格利芬目瞪口呆。布莱尔德在文章中指出,布什的环境新政显然只是口头新政,明显缺乏实质性具体的内容。也许他想在执政的最后阶段抹掉人们对于环境的不良记录,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新闻媒体却把一切历史记录在案。

四、政治因素渗透科学研究新闻:一厢情愿

6月初,美国纽约科学院紧急召开专题讨论,商讨解决科学报道面临的问题与对策。近年来,西方新闻媒体虽然对科学报道做得比较好,但不是十全十美,比如媒体报道的科学新闻越来越偏向大众口味,科学新闻太多地站在科学家的立场说话,以及科学新闻对科学家的工作批判太多等等。特别是政治因素渗透到科学研究和科学报道,大众对科学的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令西方国家忧心如焚。

资深新闻记者穆尼和科学家尼斯波特认为,科学家在研究成果时至少必须做到两点,一是需要让普通大众易于理解,二是需要考虑媒体的特殊要求――即使以忽视技术上的细节为代价,也要特别强调其社会传播效果。因为,对于科学报道的记者来说,他们需要在理解科学的基础上做报道,比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和基因伦理研究,这些都需要记者和大众自己首先必须理解科学。他们认为科学本身不应该搀杂政治元素,但遗憾的是共和党出于政治的需要,攻击科学的信度或者肢解科学,企图“改变科学规律”,因此呼吁科学家们站出来维护科学的尊严。然而,也有科学家却走入另外的极端,认为忠实于科学就是要严格忠实于事实,任何个人观点和理论解释都会损害科学本身,甚至给科学带来灾难。

穆尼和尼斯波特两人还密切合作,4月初在著名的Science杂志上撰写文章,向世界公布了他们对科学所持有的系列爆炸性的观点,并迅速在博客领域引起广泛争鸣。随后,他们还在The Washington Post(《华盛顿邮报》)上开辟专栏,向大众深入解读科学。很多科学权威人士认为,科学既能造福人类,也能毁灭人类,因此,科学的传播虽然艰苦而危险,但媒体责无旁贷。也正是因为政治因素的渗透,科学在今天遭遇更大的挑战。穆尼和尼斯波特正是独具慧眼洞悉科学,他们才具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当代对科学进行有效的报道和阐释比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在新闻媒体异常发达但报道呈现“碎片化”的背景下,普通受众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获得的信息也是支离破碎的,更糟糕的是大众往往借助媒体的某一报道来理解科学,这必然会造成对科学的误解甚至曲解,因此,科学家们特别是科学专业机构需要通过大众传媒对科学进行朴实而权威的阐释,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迫在眉睫的任务。

穆尼从事科学报道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他对政治因素介入科学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科学家不可能生活在政治真空中,而且他们也不应该生活在政治真空中。科学需要为全民的政治服务,但绝对不能成为政党或特定政策的附庸。有一条底线必须牢记――科学家们不能逾越社会伦理。空间科学家加文指出,科学家并非是万能的,他们在某个方面的知识缺陷,很可能会给政策决策造成误导。因此,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在全社会推进科学教育,深化政府决策和科学机构的合作,科学家们和媒体任重而道远。

在当代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科学问题变成政治问题,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干细胞移植和基因研究等,几乎都面临来自政治、社会和经济保守党的攻击。比如环境问题在保守党看来,历来就是民间的自由权利,政府不应当参与其中。然而,政府则认为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比如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既涉及环境问题,也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前景。又比如干细胞研究既是伦理问题,也是社会的进步和责任问题,政府认为自己不可能坐视不管。因而,穆尼和尼斯波特特别强调指出,权威科学家必须坚持科学的客观立场,独立于政治、媒体和公众之外,任何利益的诱惑都可能导致科学面临灾难。加文因而呼吁科学家在媒体发表观点时,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信口开河只能自取其辱,甚至最终会受到法律的审判。

但有人心存疑虑,科学家生活在一定的政治环境里,他们也许根本无法排除政治的干扰。但穆尼和尼斯波特反复声明,只要科学家不被政治目的蒙蔽双眼,坚持科学的本质理性,大众就不会对造福人类的科学失去信仰。为避免科学报道受到过多的政治干扰,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避免科学报道的“政治化倾向”。首先,对大众而言,科学会给人类带来很多的便利,提供一些创造财富的机会,但不能把科学新闻当做一种实用的信息来源,也不能把政府渠道的新闻报道人为地涂上“政治色彩”。其次,对媒体而言,科学报道不能突出渲染神秘主义的伪科学或非科学,少报或不报那些不太容易被现有科学理论解释的现象,真正做到让科学新闻传播回归其本意,不要让科学报道成为被利用的“政治工具”;最后,对政府而言,可以适当地通过调整政策,增加科技新闻在新闻奖中的比例,打通科学家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科学界应积极主动地解释科学,公众要积极地理解和接受科学,政府不能人为地成为科学传播的“政治壁垒”。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生、副教授)

上一篇:平面媒体的立体经营 下一篇:对新闻专业学生实习难的一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