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民教育要关注什么?

时间:2022-10-28 12:20:44

学校公民教育要关注什么?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学校公民教育的内涵也在发生着悄然的变化。在学校公民教育中,应当厘清哪些背景性问题,侧重于哪些教育内容的设计,避免哪些误区?笔者愿结合当前学校管理实际进行一些解析。

一厘清几个背景性问题

1. 公民教育的资本主义原生性并不妨碍其进入社会主义国家的话语体系

公民教育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确立和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时代主题、时代背景的不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对公民教育问题做过直接的论述,这给一些学校开展公民教育带来了疑惑。其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未直接提及公民教育的词汇,但对于这一概念所涉及的核心理念,如人权问题、公民的平等社会地位问题、信仰自由问题等等早有论述。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的系统提出,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对公民教育问题的新解读。因此,开展公民教育,是我们当前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2. 辩证认识中国传统道德人格教育对现代公民人格教育的影响

公民教育主要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教育。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社会盛行的是“臣民”教育。国家拥有无限权力,个人需尽无限义务。个体的人格具有依附性、服从性、绝对性。这种人格特质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公民人格的主体性、独立性、契约性的要求。

当然,在传统的道德规范中更强调个人修养,强调个人对国家、民族的忠诚,强调对族群规范的遵守,对于我们在现代公民教育中开展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教育,倡导遵守公共行为规范,也具有积极意义。

3. 关注公民教育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时代要求

尽管各个国家的历史、国情不同,但在进行公民教育时一些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市场经济本身所派生的诸多的道德因素,如利他精神、质量意识、契约意识等,也值得我们关注,我们可以将其逐步融入到新的公民教育内容体系中来。

二公民教育的内容应有所侧重

1. 在国际意识教育中,重视规则与权利教育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呈现出整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崛起呼唤善于与世界打交道的新公民。我们当前的公民教育,更多地关注世界和平教育、环境保护教育,强调对世界的义务等,缺乏对有关国际竞争方面的关注。在今后的公民教育中,应加强国际知识与国际形势的教育,加强国际权利与规则的教育。教育学生在国际交往中,主动遵守国际规则,自觉履行国际义务,学会恰当主张与维护自身的国际权利。在这方面,学校可适当选择一些经济贸易争端、政治外交斡旋方面的案例进行教学。

2. 在国家和民族意识教育中,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

世界各国的公民教育都离不开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当前在这方面的教育,更多地关注中国物产资源、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等,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同时,我们必须居安思危,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加强民族忧患意识的教育。在这一点上,日本、韩国的公民教育内容与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3.在民主与法制意识教育中,注重推进民主校园建设

现代公民应该懂得如何通过符合规则的方式负责地参与公共建设。学校开展民主与法制意识教育,应以推进民主校园建设为核心。首先,应以师生关系的变革与调整为核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推进校园民主制度建设与民主决策程序的建立。通过制度创新,让学生学会民主参与,建立法制观念,在校园生活中领悟民主与法制的内涵。如可通过建立学生维权委员会、学生听证制度等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能力。

4.在道德与文明教育中,注重道德智慧的生成

公民的道德智慧引导个体的道德行为,它由道德感知能力、道德评价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道德决策能力构成。在当前学校的道德与文明教育中,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智慧。

三避免公民教育的几个误区

1.避免公民教育中的功利性倾向

如在当前教育中,经常谈到互惠、共享的问题。如果将其简单理解为行为的目的,学生就会认为,如果对方没有可以共享的资源,那么也就没有太大的必要与对方交往。这样,当家境一般或各方面发展不全面的学生,与一个家境富裕或各方面发展都很好的学生交往时,就很难有一个平等的心态。当前许多贫困生不愿意公开接受社会捐助,就是一个例证。

2.避免公民教育的私德化倾向

公民教育要求个体平等地尊重所有人的权利,而不是仅仅维护自己的权利。如对待作弊的问题,我们常常告诉学生这会影响个人的社会形象、会受到制度的惩罚,而往往忘记告诉学生,这是不尊重其他同学获得相应的社会认可的权利的行为。

3.避免公民教育的形式化倾向

在当前的学校教育活动中有许多涉及公民教育的内容,但学校在开展这些活动时,往往未深入挖掘其中的教育内涵,使公民教育流于形式。如在捐资助学问题上,有些学校仅仅把它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做,未进行适时的公民教育。

上一篇:为“后三分之一”学生的成长助力 下一篇:创新工作机制 促进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