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氛围在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28 10:06:23

英语氛围在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英语教

学;氛围;意义;作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

03—0020—01

一、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与意义

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基石,因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学校周边地区社会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谓校园文化,是由教师和学生以校园为空间背景,围绕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而创设并共享的,以文化冲突与整合为表征的亚文化系统。它是整个学校存在、发展方式的总和,是学校特有的精神风貌和文化氛围的统一,是办学目标、校风校貌、学校传统等的综合体现。

校园文化建设丰富了教育的内涵,扩大了教育的外延,特别是在信息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资源比较缺乏的农村中小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的途径。因为校园文化可以集中体现一个学校根据自身特点确定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校园精神,这种教育比较实际,针对性强,往往比机械的操练更容易收到实效。因此,在农村中小学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对促进学生各门课业发展,拓展学生知识视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

二、营造英语氛围在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与作用

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同时也能体现出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仅靠课堂40分钟时间学习是不够的,而且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不足,学生听、说、读、写全面操练的机会很少,培养出来的大部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差,达不到新课标的要求。

因此,营造英语氛围,从学生层面来说,可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持久的兴趣和爱好,为学校培养更多的英语人才。在校园生活中,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发展智力和个性,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师层面来说,可以全面提升英语教师的教学素养。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体现英语氛围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与人交流。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设英语氛围必须要具备生活性和真实性,同时还要注重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探求。

1. 加强校园内的语言交际。校园内的语言交际是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主要途径,营造英语特色文化氛围就是为学生的交际创造好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引导学生主动自然地进行英语语言交际。如在校园各场所和建筑物设计双语标志,校广播台、墙报、通知、公告等进行双语播放或刊载张贴。还可以对校园环境进行布置,如在每一幢教学楼、每一层楼面都贴上图文并茂的英语谚语、格言等,让学生在校园里时时处处感受浓郁的文化气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2. 组织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在日常广播中穿插英语天气预报、用英语为学校活动出通知等,可以举行英语短剧表演、辩论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喜爱的活动。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班级、少先队、小组的力量,启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通过每周一次的红领巾广播、每月一期的英语小报、英语沙龙、英语简报展、英语影院等形式渗透英语文化意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总之,从农村中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看,学校英语文化氛围的淡薄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营造良好的英语文化氛围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英语学习的渠道,增加英语语言表达机会,增长英语课外知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文化氛围要求教师在学校各部门通力协作之下树立教学新理念,改革原有教学模式,端正英语教学思想,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经验,不断完善。

(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个案研究》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2012]GSG573))

上一篇:“童工”问题的教育之责 下一篇: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