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的财务管理研究

时间:2022-10-28 05:44:07

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的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经济发展体制从各个行业开始不断改变,如中国铁路交通运输部现改革为中国铁路总公司之类的行政体制的改革,我国出版社也进行了体制改革,出版行业也走进了市场经济,向着商品化、经济化的方向发展,与同行业在市场中竞争。新的改革体制能更好的促进出版行业的积极快速发展。而对于改制之后的出版社工作中,就得要求财务管理工作要有更高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将财务工作合理规范化的进行运作,增强财务运营能力,能够自身盈利,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文章就以改制之后财务管理为研究对象,针对改制后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在新体制下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出版社;出版改制;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根据我国财教[2008]256号文件关于出版单位改革文件的通知以来,我国出版社改革的进程进入一个快节奏的模式,截止到2010年,我国出版社包括高校、地方、中央等各单位的出版社都基本在改革中全部完成体制改革。基于体制由企业化的转变,这就要求出版社为了适应经济市场必须要了解市场、寻找市场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情况,将出版社运营转变为企业化、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在改革文件中指出,财务工作要与出版社独立起来,这就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在出版社管理中占有很高的比例,完善出版社财务管理工作,是出版社适应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出版社体制改革概述

(一)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涵义

为解决财政压力、出版社工作积极性,顺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08年以来进行了出版社由事转企的体制改革。也就是从原有的事业单位体制向企业转变,我国在改革中制定了具体性的要求如2009年中央出版社改革要达到80家,到2010年全部完成改革任务。

(二)出版社改制的意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目标一步步的在实现,我国经济从2008年开始就跃居全球经济第二的席位,证明了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随着日益增长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使得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转向企业化、市场化。随着我国出版社改制工作的完善和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出版社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出版社改制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发展的更加快速的方式。

原来的出版社体制导致许多出版社出版积极性不高、出版市场资料重复率很高,导致不能有效的将合理新鲜的信息资料放到读者面前,而出版社转企的改革,能够带动出版市场的竞争力,使得每个出版社在出版过程中能够从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提高自己的出版内容,进而可以改善出版社内部结构,有力整合信息资源。从改革开始到现在,出版社财务管理有了明显的提升,使得整个出版市场有了精神与活力,从而使出版社走向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出版社改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从国家财教[2008]256号文件中可以看出,对于出版社财务有这样的规定,改制之后的出版社于原来主管主办单位在经济上必须独立出来,由财政部统一对出版社财务进行国有资产的监管。从这一点看出,从企业角度来讲,是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优势。经济与原单位独立,由财政监管,就避免出现以前财政拨款乱用的问题,优化了出版社经济结构;并且企业发展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所以,对于出版史来讲,是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发挥的契机。同时也是出版社工作的最大动力。

每一项改革都有两面性,发展方向是好的,但是在改革接受过程中,却没有那么轻而易举。出版社体制改革,在推动出版社工作积极性和财务工作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在改革过程中同样也受到负面的影响。其一在于出版社转企周期短,造成“换汤不换药的局面”即有些出版社在转企之后,任然存在着事业单位体制的管理模式和理念,这样的局面导致出版改制不能存根本上有效的开展,只是一种流于形式的转变。其二在于由于管理理念的没法根本改变,导致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无法将其能够做到完全的独立出来,在相关规定中也表示,财务部门由原单位代管,而这就导致从形式上未将财务管理工作于出版社本身独立开来,使得让财务工作依然陷入到原有的模式下,导致没有从本质上的到财务管理的独立性。

三、新体制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理念不足

财务管理的核心在于资金管理,但是在出版社改制之前,我国出版社都是以“事业单位”体制进行运营的,在出版社工作人员中出现一种“满足感”,其满足感是基于出版社的财务工作并非那么忙,相对于企业会记而言,出版社财务工作任务量小,提供财务服务工作内容简单,所以在改制之后难以适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念不能充分的理解,导致财务管理工作上的滞后性。

(二)财务管理不主动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进行的市场运作,而出版社改制之前的体制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对于财务内容的核算、方法都缺少经验和专业技能,对于企业财务工作不能完全认识,导致从技术难以实现财务管理主动性;其次财务人员管理方法也还是按照改制之前进行,并没有针对单位变为“企业单位”而做出财务管理方法的调整;其三是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较低,大部分财务工作者都是非财务管理专业或财务专业学历较低的工作人员,财务管理资源上缺乏。上述三点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非主动性。

(三)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为完成出版社改制的要求,许多出版社从短时间内将改制工作落实下去,但是实质却未发生改变,财务与出版社单位并未严格按标准独立出来,使得相应的管理体系未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四)财务管理监督不严谨

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是对财务工作的量化标准,做好监督工作,可以避免财务工作中出现的违法乱纪行为,将财务公正化。但是在实际财务监督工作中,仅仅是对财务账目进行核对和审核,并没有与企业相互挂钩,缺乏全面的监督管理体系,监督不够严谨。

(五)企业结构未得到正确优化

在出版社改制之后,财务部门与出版社其他部门未能做好衔接工作,资源未实现共享,导致财务工作与其他业务管理不相适应的局面发生。其他业务部门未将有关财务数据共享,不利于财务人员及时对单位进行财务预算、核准等财务分析工作,导致财务工作效率低。

四、新体制下财务管理工作的改善方法

(一)完善管理体制,增强财务人员管理意识

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是一项长期从实际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财务工作本身入手提高财务人员工作的主动性,增强对于财务工作中的资金风险意识和财务风险认识,完善对财务部门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体系,才能让工作人员从规范化的管理体制中认识到财务工作的重要性,带动财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度。

(二)开展财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开展出版社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财务和财务管理相应学科的培训工作,从专业的角度,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其能够将专业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确保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行。如可以聘请专业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讲座或者培训活动,从财务领导到财务共做人员共同提高进步。

(三)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通过财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资源共享的工作,如开展相互业务透明公开学习等、出版社工作人员互动等活动能够给对各自的工作内容进行交流学习,保障财务人员能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及时做到财务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出版社工作必须得到改善,财务工作作为出版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出版社收益的的最大体现,也是出版史良好健康竞争力的保障。所以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是出版社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翁坚.浅析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2(04).

[2]谭志军.浅析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的财务管理[J].中国外资,2012(23).

[3]李洁华.论出版改制背景下出版社的财务管理[J].经济师,2009(07).

[4]苏淑敏.出版社转企改制后财务管理初探[J].中国农业会计,2013(03).

[5]张洪.浅谈出版社改制后的财务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J].企业导报,2015(22).

(作者单位:中译出版社)

上一篇:关于计算机财务管理系统构建的分析研究 下一篇:基层经济管理工作中综合统计工具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