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编辑范文

时间:2023-12-11 13:52:11

出版社编辑篇1

【关键词】互联网+;转型;升级;出版社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尤其是新媒体与自媒体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了文化传播途径,这让出版社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在当下时代的背景下,出版社的编辑应该掌握当前受众的心理,借助移动终端设备等实现创新与发展,创新工作方式,最大程度地符合时代需求。编辑人员应该认识到编辑工作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以及存在的挑战,促进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一、出版社编辑工作转型与升级的必要性

经过实际调查研究,从存储媒介来看,以电子版与纸质为载体的同样文字内容,读者在这个过程中更倾向于购买电子版本。从存储角度来看,电子版本内容存储方便、容量大,使用、复制过程都比较简单。因此从整体上来看电子版本的读物和传统纸质版本读物相比潜力更大、市场更广泛,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受到新时期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影响。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出版社编辑作为图书的编辑与策划执行人员,必须立足当前时展的需要促进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实现转型与升级,如此才可以争取更广大的市场赢得更好发展空间。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数字刊物查询与制作也更加方便和快捷,而且阅读成本很低,加上网络平台存储方便,储量更大。编辑在制作内容的时候信息获取也更加方便,扩展编辑内容与范围也比较方便。随着新媒体和自媒体的出现,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面临新媒体的巨大挑战,数字刊物的出版和发行、互联网为媒体的数字信息发展已经形成和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出版社需要创新发展途径才可以更好赢得生存空间。基于当前时代背景,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需要结合时代特征来进行,强化转型升级实现发展,保持与时俱进赋予出版社发展的动力才是主要途径。因此传统的出版社编辑需要紧跟时展的潮流,积极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利用多元化的措施积极应对当前时展过程中出版社面临的挑战,找到创新途径,为出版社行业的发展与转型提供服务[1]。

二、新媒体背景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影响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传统的编辑工作越来越重要,加上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让信息传输范围越来越广,这也让当前的受众群体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新闻传播当中。新媒体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这也对大学出版社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无疑是对出版社编辑造成巨大影响的一部分,对出版社编辑工作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其一,出版社编辑工作空间越来越广泛。出版社编辑工作主要是根据出版内容选题策划、加工、排版、营销等出版内容,编辑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微观上的调整与微观上的策划。“互联网+”时代下出版内容逐渐丰富与多样化,在受众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编辑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也揭示了“互联网+”背景下出版社发展的潜力和空间。编辑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编辑内容、营销途径的多样化,重视创新出版社文字刊物的传播途径。其二,出版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成为必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推广无疑会带动信息传播速度的发展。而且当前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趋势,而且数字化阅览方式已经被人们接受,出版社传播媒介已经不符合当前时展需要,信息传播反而朝着多媒体方向不断发展,当前时代真正迎来了数字化模式。其三,工作更加便捷。互联网技术能够为编辑工作提供更全面内容信息,让编辑工作更加快速有效,通过创建专门网站平台实现受众的沟通与互动,及时了解受众想法的同时做好工作的调整和优化。数字化出版趋势下编辑内容存储量更大,查询更方便,这也让编辑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三、“互联网+”时代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一)“互联网+”编辑方式的转型升级

在传统的出版社编辑工作中,主要是依靠人力来完成大部分工作。比如编辑、校对是人力一字一句完成,编辑亲力亲为校对核对,很少依靠外力,主要原因是当时科技发展无法取代人力达到更良好的效果;编辑开展策划的时候也是依靠市场调研,现代科技无法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互联网+”背景下出版社编辑工作也需要打破传统,实现突破与发展,创新工作方式,甚至是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实现变革。编辑人员要学会主动而积极的利用互联网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充分运用网络资源来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在具体工作内容当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节省大量时间,比如在负责校对方面编辑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完成对稿件内容的初步审阅,这样编辑能够在正式校审的时候对稿件有整体上的把握,编辑也能够对稿件进行细节上的处理。编辑人员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权衡利弊,做好高质量的稿件校对,完成稿件工作的处理。一方面能够初步了解作者的大体情况,快速检索作者的写作风格与笔法和文风等等,这样的方式既可以了解作者的写作习惯,也可以保证编辑的工作效率,而且编辑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作者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另一方面编辑也方便对稿件有充分的了解,比如审阅过程中参考与之类似的图书内容、表达方式,在审阅和校对过程中做参考,也方便后期调整框架结构和纠正错误。编辑选题策划工作也需要依靠互联网技术来确定选题方向、范围、内容、类型等多个方面,其中方方面面的内容都需要兼顾互联网资源,满足线上需求和线下影响等。在选择选题策划的时候需要考虑现实生活当中的数据,比如实体书店图书销售情况、实体书店购书情况、实体书店购书人群的选择偏好等。“互联网+”背景下编辑做选题策划的时候不能仅仅是在现实生活当中开展图书策划工作,而是要了解线上资源、线上流行趋势,分清楚与线下图书市场的关联性,从而做好图书调查与评审,在此基础上做好科学合理的选题策划[2]。

(二)工作范畴

出版社编辑工作主要是纸质书籍范畴,工作内容限制在现有工作内容、类别当中,负责校对的编辑基本上就是进行校对工作;而负责选题策划的编辑也只会选题,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不影响对方,销售部门编辑工作往往也只是负责销售。但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编辑工作与时俱进,工作内容也不断拓展、加深。比如负责校对的编辑出于对校对素养的需求,常常浏览网页获取资源,了解校对稿件的具体情况。而为了了解图书结构和内容,也会同策划编辑协商、与销售部门进行分析等,通过了解具体情况优化编辑内容。在新时期出版社编辑工作范围不断拓展,而且实现转型和升级,为满足这些需求,编辑之间彼此应该加强交流,打造深度融合的模式,为出版社工作的转型赢得市场需求,以及奠定更好的工作基础。出版社编辑工作往往是围绕纸质书籍开展,新时期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在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书籍、电子书籍、科技书籍等均是热点。而选题、策划、校编等工作能够让人们充分利用互联网,做出高质量的书籍。在互联网联络的背景下重视物联网、书连心等活动,让大众关注图书本身,利用图书来抓住大众的心,从而推动图书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

(三)策划宣传工作的转型升级

互联网深刻影响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习惯互联网技术之后运用其来创新生活。出版社策划宣传工作的加强实现了平台的和谐共处。传统的营销活动主要是依靠书店与推荐,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互联网实现宣传达到了更高效的效果。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来看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依赖达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人们借助互联网技术购物、阅读,这个过程中催生了很多新媒体与网络营销团队,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编辑宣传工作也要打破传统的模式,更改现有的固定模式,依托互联网实现有力度的创新与发展,根据本职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实现转型升级[3]。比如部分自媒体就实现了销售和购买人的准确对接,营销模式与经营模式都非常成熟,在这种情况下编辑营销人员更需要和媒体人加强联系,达成新的合作。因此当前自媒体营销模式已经成熟,但是范围有限,深度和力度也有限,出版社的转型与升级需要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出版社编辑应该积极转变思维,拓展模式实现创新,让编辑工作真正“更上一层楼”。

结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已经成为一张网,兼容并包促进发展,甚至也可以说如果离开互联网就无法实现发展。出版社编辑在工作过程中需要寻求与互联网联合的途径,做好互联网联合,充分运用互联网来提高工作效率,为出版社赢得更好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肖杉.互联网+时代下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与升级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v.4;No.138(30):127-129.

[2]宗静.“互联网+”时代出版社编辑工作的转型升级[J].传媒论坛,2020,000(006):96-96.

[3]黄雪婷.新时期传统出版社发展之路探析——以广西美术出版社为例[J].出版广角,2020(16):35-37.

出版社编辑篇2

[关键词]专业出版社 大众图书编辑 编辑责任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在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日,不少专业出版社在依循原有专业图书出版模式的基础上,纷纷涉足大众图书出版,开拓新的品牌经营渠道和经济增长区域。这些专业出版社在“试水”之初,或成立专门的大众图书负责部门,或由市场性质相近的编辑室兼任大众图书出版的职责,而其中负责大众图书的编辑自然成为该社冲破专业出版的“急先锋”,担负起开拓创新大众图书出版、做出特色的重要使命。

然而,专业出版社长期以来的专业性生存模式,使其在发展大众图书方面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因此,在专业出版社主流业务的强大力量中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大众图书编辑,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环境,以不同于专业图书编辑的视角和自觉性,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借出版社专业出版之优势,策划出版一批真正优秀的大众图书。因此,大众图书编辑就应承担以下职责。

一、肩负起经营理念和环境压力带来的工作创新职责

专业出版社想在大众图书领域谋求发展,多出于两种考量:其一,本出版社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比如教育、少儿、科技等,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为了自身更为全面的发展,需要拓宽大众读物领域市场,在大众读者中进行品牌推广,从而扩大出版社的整体实力;其二,本出版社专业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已经呈现饱和态势,除了依靠开发专业新产品以获得利润外,还需要突破领域的限制,从专业、学术走向大众、通俗,在大众图书出版这个巨大的蛋糕中分得一块,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新突破。鉴于此,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与专业图书编辑一样都肩负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职责。对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来说,需要通过工作创新突破本社固有运营模式的限制等重重阻碍,发扬大众图书出版创新意识、设计理念强,易受读者接受等优势,不再仅仅是保质保量。所以,当专业图书编辑转为大众图书编辑时,必须深入大众图书市场,了解读者关注的热点,在丰厚的一手资料基础上,多方面征求意见,将团队对该选题的设计思路贯穿图书出版的全过程,真正从工作创新方面担负起应有的职责。

二、肩负起小众传播和量身定做带来的读者定位职责

大众图书是大市场化的图书,大众的需求决定了大众图书的发展方向。因此,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必须有明确的读者责任,必须明确认识到,要想在众多大众图书出版社瓜分畅销书市场的现实境况中寻求突破,就只能细分读者群,寻找和追求读者数量的最大化。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要做能产生影响的大众图书,有效的出路是为阅读兴趣相同的细分读者群量身定做小众图书,然后通过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活动和读者口口相传,确立从作品被认可到实现图书品牌价值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读者定位职责是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在图书出版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职责,直接影响选题的取舍、出版的预判、流程的控制等各个环节,与市场反响息息相关,甚至直接决定了图书的成败。因此,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要有自己独特的读者意识,真正以读者为出发点,站在读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为读者服务。

三、肩负起异质生存和规模效应带来的选题策划职责

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首先要避免用策划专业图书的思路来策划大众图书。大众图书市场浩如烟海,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出版从零起步,必须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抓手,在大众图书市场可开发的众多选题中,寻求与本社专业方向最贴近的、最可行的,即从自身最为可靠的优质资源入手,以点带面、成规模、成体系地策划大众图书选题。比如,教育类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可以依托本社的教育专家资源,优先研发以家庭教育、学科教育等为主题的大众图书;少儿类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可以依托本社的儿童教育专家和美术专业人才,优先研发儿童绘本等培育儿童性格、品质和情趣的大众图书;科技类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可以依托各级各类科研机构中的专家学者,研发面向不同年龄的科普类大众图书,等等。另外,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在策划选题时除了要依托专业寻求异质发展外,还要考虑规模化发展所带来的品牌效应问题。专业出版社可能很容易通过一本学术图书在业内引起较大反响,但要将一本大众图书打造成畅销书,在“试水”之初不是一件易事。因此在转型初期,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应更多考虑产品线的策划而不是单产品的策划,产品线中的产品不求全部都能畅销,贵在面上铺开、重磅入市。也就是说,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在选题策划方面,首先要精准选择切入面,然后在相对专一的面上,争取更高的覆盖率,以系列产品的规模化打造声势,肩负起依靠策划选题定位发展方向的职责。

四、肩负起统筹管理和出版预判带来的流程控制职责

任何图书出版都是从无形的想法(即选题策划)变成有形的产品(即图书出版)的,是诸多部门和人员分工合作、环环相扣的工作结果。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必须实现流程控制上的华丽转身,从个别环节的责任者上升为项目的负责人,统筹印前、印后两个流程。应高度重视在专业图书出版时较为弱势的收集信息、策划和审稿环节,力求在策划选题时即与设计、市场部门的同事密切沟通,听取意见,形成设计思路后,引导选题框架的搭建、作者队伍的选择、市场契合点的设计等各个环节。同时,要加强自身在审稿环节的责任。审稿是验证策划思路实现程度的把关口,编辑如果在此时不能负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就有可能使好的选题流于平庸,甚至流产;审稿环节也是出版预判的重要环节,编辑只有在这个环节中投入较多精力,才能对选题入市形成大致印象,以便在设计精美还是简约、开本做大还是小巧、微博营销还是传统营销、控制成本打价格战还是取悦高端读者等决定成败的细节处果断作出决策,真正对出版项目负责,担负起对出版全流程予以控制的职责。

专业出版社发展大众图书是大势所趋,也是精品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对出版社的必然要求。从专业图书编辑转型而来的大众图书编辑在这一过程中任重而道远。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应该发扬专业图书编辑重学识、重专业、重文字功底的优势,同时重策划、重把握市场、重营销。要策划、出版、销售“留得住”的大众图书,编辑就要站得高、看得远,不能随波逐流,这也是对编辑个人素质、团队精神、市场敏锐度和管理协调能力等的一次大提升。专业出版社的大众图书编辑是“急先锋”,但不能急功近利,激流勇进才能得见坦途。

参考文献:

[1] 刘亚奇.畅销书的小众化倾向研究.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6):93-97.

[2] 檀彩莲.科技期刊编辑与大众图书编辑的比较.编辑之友,2011(3):74-76.

[3] 王书华.责任编辑与编辑责任.出版广角,2012(1):42-43.

[4] 晋璧东.提高大众类图书品质的要素.中国民营书业,2012(8):2-3.

出版社编辑篇3

浅谈中印思想的原始区别(节选)

关于佛教思想,总给人比较虚无空洞的感觉。所谓的虚无空洞,其实就是不入世。它不讲求获得现世的种种;反而讲求回避现世的种种。如果把这种思想作为个人生活指南,则个人就显得虚无空洞。但如果把这种思想作为社会、国家的思想基调,则那个社会、国家就显得虚无空洞。

佛教之所以回避现世种种,在于它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是―个印度王子,是一个现世种种都己具足的人。他对于“完全拥有”这件事情,感到疑惑(或者说感到虚无,感到没有意义)而开始了他追求“完全不拥有”的生命历程。那个“完全不拥有”也就是佛教说的“舍”,把现世已有的舍去。至于现世还未有的,自然更要全然回避。这个思想对不对,很难说。不过,一个什么都有的人“舍”,和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人“舍”,应该很不一样。毕竟,一般人并没有那个印度王子“完全拥有”的优越条件与稀有经验。

佛教讲究“因缘说法”,也就是根据说法对象的程度(根器),而以不同的方式教诲之。因此,佛教经典真是浩茫烟海,而所讲的道理也不完全相同。这和基督教只有一部《圣经》的情况,很不一样。虽然佛教依照对象身份而作不同地演示,可是“舍”的精神与态度,总是类似。佛教为什么要“舍”呢?一个“相”字几乎可以完全说得明白。原来“相”是佛教对人生种种的基本解释,而“舍”是佛教对人生种种的基本态度。在佛教而言,“相”与“舍”,几乎有一种因果上的关系:对“相”的认知,引发“舍”的行为;“相”是理论,“舍”是实践。任何思想上的事情,都是认知引发行为,理论指导实践。因此,要了解佛教之所以“舍”,之所以不入时,必须了解佛教对于“相”的看法。

“相”是什么,“相”即是可以感觉到的一切事物。简单地说,“相”是透过“眼、耳、鼻、舌、身、意”而感觉到的“色、声、香、味、触、法”。换句话讲,一切可感可知的事物,都可以叫做“相”。这个世界的存在,便是由我们所感所知的各种“相”所构成。在佛教而言,“相”和这个世界,可以说等义。

中国自汉代以来,儒教为官方的主轴思想。其他思想,相对也变的多少有儒教气味。秦汉之前,则是思想的自由时期。然而,无论汉前汉后,思想界对于中国最古老的一本书,却都没有什么异议(甚至争相攀附,以为其思想立论之依椐)。这本老书,就是《易经》。

《易经》的思想不强势,但是也不弱势。一句“天行建,君子以自强不息”,最能代表《易经》精神――效法自然,不停止努力。既然“自强不息”,当然务实入世;而不可能虚无出世。作为一个源头,《易经》对中国后来的各家思想都有影响。因此,相较于印度,中国给人现实入世的形象。

文稿(二)

未来的计算机

展望未来,有可能引起计算机技术革命的技术有以下几种:

(1)超导计算机。一种利用具有“超导隧道效应”的约瑟夫逊器件(超导体-绝缘体-超导体器件)构成的计算机,其耗电量仅为普通计算机的几千分之一,而执行一条指令的速度却快了100倍。

(2)纳米计算机。1um(纳米)=10-9m,大约是氢原子直径的10倍。纳米内存芯片的体积仅几百个原子大小,是人的头发丝直径的干分之一,但内存容量大大提高,运算速度是硅芯片的1.5万倍,且几乎不耗费能源。

(3)光子计算机。它以不同波长的光代表不同的数据,用大量的透镜、棱镜和反射镜将数据从一个芯片传送到另一个芯片。其运算速度能比普通计算机快1000~10000倍,这是因为光子的传播速度为3×105 km/s,比电子在导线中的传播快约1000倍,数据传输率可达1011B/s(万亿字节每秒)。光子计算机的各级都能并行处理大量数据,并且能用全息图像的方式存储信息,因此其存储容量是当今计算机的几万倍。其能耗也小,驱动它只需要同类规格当今计算机驱动能量的一小部份。

(4)量子计算机。以处于量子状态的原子作为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利用原子的量子特性进行信息处理。它不再使用电子比特,而是使用量子比特(q-bit)。量子波特不只有开、关两种状态,而是同时有多种状态,利于实现量子并行计算,因此其运算速度将大大超过电子计算机。一台具有约5 000q-Bit的量子计算机,可在大约30 s内解决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要100亿年才能解决的素数问题。目前,正在开发中的量子计算机类型有核磁共振(NMR)型、硅基半导体型、离子井型三种。

(5)生物计算机。蛋白质分子生物芯片中的脱氧核糖核酸(ONA)在不同状态时,可代表有信息或无信息。当信息以波的方式沿生物芯片中的蛋白质分子链传播时,会引起分子链中单键、双键结构顺序的变化,因此当波传播到分子链的某个部位时,就能象硅芯片中的载流子那样来传递信息。其特点是:①运算速度比当今电子计算机快10万倍。②蛋白质分子阻抗低、能耗小,仅为普通计算机的十亿分之一。③体积小。蛋白质分子比硅芯片上的电子元件要小得多,一个存储点只有一个分子大小,生物芯片集成度可以做得很高,大小仅为硅芯片的十万分之一。④在生物芯片(如脂肪薄膜存贮器)中,一个蛋白质分子就可作为一个存储体,因此其存储容量能做得很大,可高达普通计算机的10亿倍。⑤能自我组织、自我修复,能再生新的微型电路,能模似人脑的机制等。生物芯片功能部件可方便地置入人体,听从人脑指挥,从人体中吸收营养。 (6)神经网络计算机。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组织结构的计算机。它以神经细胞为单位,通过神经细胞的“互联网”来传递、处理信息。多数神经网络并不需要事先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算法,而是根据一些必要的信息进行训练,通过不断学习、究错,在网络内部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方法。所有处理单元能同时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且局部单元的损坏对网络的总体性能影响很小。它有自我组织功能,能实现自我学习和联想记忆。

七、改正校样(25分)

改正下列校样中的错误。如发现差错,但根据文中给出的信息无法改正,可指出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修改思路。改不误为误,倒扣分。

闲话生肖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已被训化的“六畜”,即牛、马、羊、猪、狗、鸡。第二类是与人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野生动物,即虎、兔、猴、鼠、蛇。第三类是中国人象征性的吉祥物――龙。历史上,人们对这十二种动物多有论及,有许多烩炙人口的诗句和耳熟能详的成语。

鼠,因其为害人类而成为“四害”之一。《诗经・颀鼠》明确表达了对鼠害的憎恶和无奈。“獐头鼠目”、“贼眉鼠眼”成了行止不雅、卑下鬼崇者的代名词,“老鼠过街,人人喊打”更是表达了对人类公敌的痛恨。

牛,以其勤奋耐劳而受到人们的倚重。农耕时代,牛是人类忠实的帮手。“俯首甘为儒子牛”赞其默默付出不求回报,花“九牛二虎之力”言其费力之大。古时以“执牛耳”形容地位高、权威大,近年更以“史上最牛”极言某人某事的不可思议和超乎想象。

虎,以其威猛雄伟、君临山野而成为尊严和力量的化身。“龙镶虎步”言其威严,“虎视耽耽”言其凶猛。正因为虎独往独来,傲视群雄,是真正的王者,所以历史上伏虎英雄的故事才代代流传,如卞庄、武松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冯妇,力能攘臂搏虎,为后人所传颂。

兔,柔弱温顺,目光中透出的敦厚和惶恐惹人怜惜。不过,弱者毕竟是弱者,尽管“狡兔三窟”,“动如脱兔”,但藏和逃却是它们求生的仅有手段。“守株待兔”这一幽默谐谑的成语两千年来令无数世人引以为诫,亦显出兔的悲剧意味。就连《史记》卷92《淮阴侯列传》提到“狡兔死,良狗烹”,感谓的也只是被烹之良狗,而非狡兔之死。

龙,是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神异动物,因其能兴云雨、利万物而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古往今来,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尚书・益谡》即有关于龙的记载。历代帝王,均以真龙天子自居,其后代称为“龙子龙孙”,就连帝王归西,也要叫做“龙驭上宾”。但自称为龙也不是帝王的专利,百姓间也可以“藏龙卧虎”、“龙吟虎啸”等作喻,以示对龙的尊崇。但人们所好,乃虚拟暇想之龙,一旦真“龙”来临,恐难逃“叶公好龙”之讥。

八、改正版面格式(共15分)

1 按书籍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下面术语

(写序号即可;全排对得5分,排错不得分)。①封面②序③跋④前言⑤绪论⑥主书名页⑦附书名页⑧目录⑨附录⑩书

后参考文献

出版社编辑篇4

[关键词]中国编辑学会年会 编辑规范 编辑创新 述要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9月15日至16日,中国编辑学会第15届年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年会的主题是“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来自全国出版界、高校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在致辞中指出,编辑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为文化产品内容的选择者、策划者、加工者和推荐者,编辑工作者在推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中肩负着总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任,对文化传播的方向和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文化产品的生命力在于质量,出版物的质量首先是内容质量,而内容质量主要是由编辑环节决定的。为保证编辑质量,要严格编辑规范,强化规范意识,努力提高编辑产品的文化含量。创新是文化的灵魂,要大力推进编辑工作创新,用创新精神做好编辑工作。正确处理好规范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同时加强编辑人才的培养和编辑人才学的研究,培养一批立足大文化、大媒体,有激情、有崇高文化追求、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大编辑。

会议采取大会发言、小组讨论和论文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学术交流与研讨。探讨的主要问题和发表的主要观点如下:

与会者认为,创新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编辑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出版业繁荣发展不竭的源泉。有创意、创新的文化产品才有文化价值。特别是在重复出版、“克隆”书泛滥的状况下,增强编辑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智慧,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什么是编辑创新?河北联合大学出版管理中心主任任火在发言中说,编辑创新,就是要建立一套能够与先进的思想文化相对接,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吻合的思维系统。这个思维系统能够催生最先进的文化,能够助推社会的发展。在这个思维系统支配下,编辑出版业将充满活力,朝气蓬勃。河南大学教授王振铎在发言中指出:编辑活动本质上就是创造新媒体,建构新媒介,传播新文化,是永远不断创新的事业。具体的编辑主体,创造的是具体的媒体;所有的编辑群体,创造的是全部的媒介,即整体的媒介结构体系。新闻编辑创造报刊媒体,创造的是报纸版面、期刊文本媒体;图书编辑创造的是各种各类图册和书籍版本媒体;影视编辑创造的是通过蒙太奇剪辑制成多种多样的电影、电视媒体;网络编辑创造的是通过网络荧屏界面发言的数字化媒体。

与会者认为,创新是时代对编辑出版事业的必然要求。贵州省新闻出版局调研员杨毅认为,创新活动的实现离不开三要素:创新主体、创新对象和创新成果。创新是时代对编辑出版事业的呼唤。编辑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包括观念、知识、组织、制度等一系列创新的综合体。观念创新是编辑创新的基础。编辑观念的创新包括思想和意识的创新,要求编辑具有创新的品格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知识创新是编辑创新的关键。编辑知识创新是编辑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头,编辑技术创新是编辑知识创新的目标和动力,也是编辑知识创新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主体创新是编辑创新的根本。编辑主体是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编辑主体活动始终是出版活动得以实现的关键,在现代数字化背景下,任何数字出版物都必须经过编辑把关,都要经过编辑主体的组织、选择、优化、创新。苏州大学出版研究所所长吴培华认为,编辑创新体现在日常工作思考的积累。他以选题策划为议题,阐述了编辑策划思想的创新应处理好几种矛盾和关系:灵感来自积累、激情――处理好积累与灵感的关系;确定圆心、半径、圆幅――处理好定位与开拓的关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处理好老与新的关系;戴着镣铐跳舞――处理好作者与策划者的关系,最后策划者与作者一起由“戴着镣铐跳舞”到“戴着镣铐共舞”。

会议认为,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全媒体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工作的本质是传播和积累优秀文化。编辑规范来自编辑工作实践的积累和经验的总结,反映了编辑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必须坚持编辑工作规范化,注重出版物的文化价值。

关于编辑规范的目的和意义,许多代表认为,加强编辑规范,一是提高出版物质量,二是促进文化交流。一些与会代表还用实例说明编辑工作规范的重要意义。国防工业出版社总编辑邢海鹰从宏观高屋建瓴、中观承上启下、微观精雕细作三道规范流程,介绍国防科技出版基金图书从书稿选题的评定程序、书稿内容的复审程序、书稿的定稿程序,阐述执行规范的意义,保证图书“内容高科技、评审高水平、出版高质量”。他说:“一本书出版后,能够获得读者的好评,得到历史的好评,并不是由于它天生就必然的。书稿获得好评只是可能,从可能转化成必然,就需要有规范保证。”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师蔡珊认为,编辑工作不是单纯的个体劳动,而是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智力劳动,是一种社会劳动,它与作者、读者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出版物是作者和编辑共同创造的智力成果,他们之间的关系要加以规范。编辑与其他出版工作者共同完成出版物生产和营销的全过程,也要加以规范。出版物既是精神生产又是物质生产,两种生产都需要规范,以确保出版物的高质量。广东科技出版社副编审杨敏珊认为,在出版转制和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今天,编辑人员仍然必须坚守编辑规范。这是因为,即使编辑环境改变了,编辑活动的手段变化了,编辑工作的基本特征和客观规律也不会变,编辑工作在整个出版工作中的中心位置也不会变,体现编辑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的编辑规范仍然在起着保证编辑质量的重要作用。与会代表认为,从当前出版物的状况来看,也需要加强编辑规范管理。当前图书市场虽然不乏精品之作,但伪书盛行、跟风出版、低级庸俗和质量低劣等现象并没有多大改变。特别是教辅书令人担忧。江苏科技出版社副编审陈静在发言中说,如今出版界流传着“要想富,出教辅”、“教辅教辅,乱得离谱”、“教辅教辅,孩子的包袱”等顺口溜。安徽教育出版社编辑刘静在论文中讲到,由于教辅图书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还存在一大批仅通过“剪刀加糨糊”或“复制加粘贴”而出版的教辅用书。与会者认为,图书市场上的问题,反映了编辑工作规范缺失。河南人民出版社编审刘玉军认为,当前编辑工作规范缺失主要表现在:选题缺乏策划,“剜到篮里就是菜”;审稿不遵循规律,一味追求速度和数量;编辑工作规程意识淡薄,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有的出版社把不赔钱、有资助、能挣一个书号钱、作者有包销,作为选题决策的依据。所以,编辑工作规范的缺失必将带来出版市场的混乱和出版物质量的下降。

关于编辑规范的内容。与会代表根据各类读物的特点,列举了多种具体规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于翠玲认为,编辑规范一般包括道德规范、工作规范、技术规范。道德规范是对编辑主体思想品德尤其是职业道德的素质要求。工作规范是指在产品质量把关中所必须坚持的程序和必须达到的具体工作要求,如坚持稿件的三审责任制等。技术规范是指编辑加工产品应该参照的具体规则和标准,如国家主管部门的语言文字、标点符号、计量单位、数字用法等。代表们认为,编辑规范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编辑规范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是凝固的、僵化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规范将代替旧规范。

与会者认为,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创新以编辑规范为前提,编辑规范又为创新服务,坚持编辑规范,可以促进编辑创新。只有一方面坚持编辑规范,一方面坚持开拓创新,才能坚持编辑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保证出版物质量,出版更多精品力作。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编审姬建敏在发言中说,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作为事物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统一的。首先,编辑创新以编辑规范为基础和前提。我国的编辑工作有着几千年的优良传统,已有的编辑规范是在长期的编辑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形成的,是经过实践考核和检验的。其次,编辑规范是对编辑创新的认可和肯定。编辑活动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社会活动,编辑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推动编辑实践的发展,为了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不管是编辑规范的制定,还是编辑创新的提出,都应该顺应编辑发展的规律,既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反映和展示近年来编辑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成果。规范是为了发展,创新也是为了发展。中国纺织出版社编辑秦丹红认为,编辑规范是做好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创新是编辑工作永葆生机的源泉;编辑规范与编辑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编辑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保证出版物质量。编辑规范是硬要求,编辑创新是硬道理。要在规范中创新,以创新促进规范。

四、加强编辑规范与创新的关键是提高编辑职业素养

与会者认为,编辑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低,编辑规范和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出版物的质量。因此,提高编辑队伍职业素养是当务之急。要进一步增强编辑人员规范意识,提高编辑人员职业素养,尊重编辑工作的客观规律,严格按业务主管部门颁布的出版管理规定办事,如选题论证制度、稿件三审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样品检查制度,以确保出版物质量。江苏科技出版社编审蔡克难认为,要想使编辑从业者具有必要的职业素养,使之能够对自己的社会责任有自觉担当,就必须对他们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进而建立起一种规范化的、全国统一的编辑职业准入制度。

提高编辑创新素质与能力是代表们热议的话题。宁夏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吕棣认为,新时代的编辑除了具备传统职业素质外,还应具备创新的素质与能力,主要包括与时俱进能力、选题策划创新能力及文化整合创新能力。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副编审丁金芳在发言中说,在数字化时代下编辑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是思想要与时俱进,二是要学习积累知识,三是要培养协作精神,四是要敢于承担责任。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杨西京在发言中说,总编辑是编辑工作的组织者、设计者,在要求规范管理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平衡上,有着特殊的作用。总编辑既要主导建立规范的制度,也要具体去落实制度;既要倡导创新,也要具体指导如何去创新。

出版社编辑篇5

关键词:合作出版;选题资源;危机感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7-0181-02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出版产业状况有所改变。国家的监管环境、舆论日益开放,民营图书公司迅速崛起,而国有出版社的选题及策划能力却有退缩的态势,这就为合作出版提供了越来越大的发展空间。合作出版符合国家出版方针及发展对策,能够在短期内滚动出版资金,实现快速发展。但是,对于出版社的长期发展而言,这是一把双刃剑,利弊难以妄下断言,故很有必要对此作一下探讨。下面,我从一个编辑的角度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一、合作出版扩大了出版社的选题资源,丰富了编辑的视野

合作出版扩大了选题资源,主要表现在出版社的选题资源更加丰富,资金的积累也就相应加快。同时,我们在与民营公司合作的过程中,出版领域视角会相应拓宽,编辑人员能够在民营出版的现代市场流程中学习到现代图书策划、现代营销手段,在面向市场的选题运作中实现快速发展。第一,合作出版需要出版社的编辑人员不断地深入市场,深入一线,却不需要出版社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发产品,这样出版压力及风险会相对分散。第二,合作出版可以为出版社带来中长期的预期盈利,保证一定周期的码洋和利润收益。这样负责合作出版的编辑室及其编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量,而且会增强编辑的责任感。第三,在合作的过程之中,编辑直接面对的是出版市场需求,所以能从合作方学习到最新的产品策划、营销策略及方法,对于出版社的长期发展来说,有利于全面提高人员的策划、营销水平。

二、合作出版挤压了出版社的部分空间,给编辑带来危机感

虽然在短期内,合作出版对于合作方、对于出版社能实现双赢。但是长期的合作出版,或者说出版社将合作出版上升到战略高度,将其当作一项始终坚持的方针和策略,就必须从长远计议,考虑在出版业深化改革的大方向下,自身未来的出路。第一,合作出版虽可为社里带来较高码洋,但相对而言,实现利润却不高。假如按发行码洋的百分比计算,合作出版所缴纳的管理费率一般都在10%以下;若按固定金额计算,管理费的收入也不乐观,两者都尚不足以为出版社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换句话说,就编辑对出版社的贡献考量,是否可行?是否是有限的?第二,在编辑出版合作图书时,由于选题已定,对于编辑人员而言,如不是在一些重要的策划选题上下功夫,没有长期的、直接面对图书市场的机会锻炼和提高策划水平,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全面提高编辑人员的策划理念及水平,势必会影响到出版社的市场研发能力。第三,虽然合作出版投入风险相对很低,但无形中也会让编辑的眼光盲目自大。比如,到市场转看教辅销量排行榜的时候,经过你编辑的书稿,可能一直在前面,但是这些图书并非是编辑人员从头至尾全过程中产生的产品。这样来看的话,编辑的素质在现行合作方式中提高程度有限。所以,如何从合作中全面提高编辑素质是一个重要问题,否则,出版社可能会在将来受到很大的压力,也就是说,出版社持续发展动力会有下滑的危险。第四,对编辑自身造成的压力。因为这两年我科室一直负责合作出版任务,所以会有所感悟。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总感觉自身压力很大。首先,必须保证每一本书稿达到国家颁布的《图书质量管理规定》要求的图书编校质量规范与标准;其次,必须保证出版社的利益不受任何损失;最后,就是要有一颗责任心,决不允许合作方的书稿在市场上失去其核心竞争力。虽然我们做得可能不是最好的,却一定要保证正常的上市时间,在市场上让大多数人认可,不让人挑出大的毛病。这就需要我们的工作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在保证出版质量和规范,不影响出版时间的前提下不出错。为此,我们不仅要靠团队的默契合作,而且还需要牺牲个人的大量时间来弥补不足。

三、着眼出版社及编辑发展,对合作出版工作的一点设想

在合作出版中,我们出版社一方,具体到负责此事的编辑们究竟如何操控,既实现自身的价值,又为出版社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呢?

第一,合作的发展靠市场的眼光。香港富商李嘉诚,在两个亲生儿子身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老大基本上圈养,老二则是散养。两个人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这说明了什么?我认为是李嘉诚的眼光。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我们编辑也应该在现有合作的基础上,拓宽眼界,把眼睛定位在市场上所有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响的作品上,从中不断汲取有益经验。把一些好的构想整理成好的思路,加强跟合作方的交流与互动,让他们的先进理念始终处在潮流之中。由此,给他带来更丰厚的回报。这样,合作方不但不会离开,反而会追着出版社要求合作乃至扩大合作,甚至有更多的民营公司会因此认可我们出版社的品牌,主动寻求合作。

第二,品牌的树立,靠培养良好的编辑团队。有合作方找到之后,编辑团队要从自身的角度评估,一是从长期投入回报产出的角度进行可行性评估;二是评估是否能带来良好收益,是否具备成长性的项目,应反复论证;三是对即使当前发行码洋不多,但与出版社整体思路相符,能弥补产品线空缺,或者本身具备良好成长性的项目,也要在论证的基础上进言合作。是否合作,虽然不能取决于编辑,但是编辑一定要给出版社的发展进言献策。

第三,着眼于长远,做好编辑的沟通工作。民营公司在出版物的发行上是强项,但是在出版政策的把握上,在图书质量的规范上就相对会弱一些。所以,在有了新的政策、新的质量标准后,一定要及时跟合作方多沟通,让他们能够迅速理解有关政策,让他们的产品在不断调整中,始终处于市场的不败之地。也就是说,让我们合作双方每个人为了共同利益、共同品牌的发展,多从战略、价值、事实等角度来考虑问题。

第四,树立品牌第一,做好编辑的“法官”工作。出版数量、出版时间、出版质量这三样有时的确很难协调。如面临时间紧、数量多,质量又必须保证时,怎样能够让合作方满意,又让出版社领导放心,读者放心,就需要我们编辑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对质量问题,一定不能放松要求,因为很多民营公司始终认为发行数量是第一位的,只要数量上去了,其他的都不再重要。所以,就需要我们把“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在合作方那里进行不断的重复要求。告诉他们,一旦你的品牌砸了,那以后再想重新树品牌就更难了。再有,把编辑规范、编校的重要性,从我们这里,长期灌输到合作方的团队。让他们无论作者团队、编辑团队、校对团队乃至发行团队,对审、编、校各个环节都高度重视,从平时管理抓规范,从市场反馈中不断提高图书出版质量。这样,我们就能从编校加工的繁重工作中,转换好角色,变为一定意义上的“指导者”,变为编校规范的“法官”。

出版社编辑篇6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28日

在我国,出版学与编辑学的关系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中又一个理论性的难题。自从出版学与编辑学建立以来,围绕着两门学科的关系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

1、出版学与编辑学是相对独立的学科。该派认为出版学与编辑学是既有性质区别,又有必要联系的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编辑学绝不是出版学的分支学科。该派代表人是王振铎和邵益文。主要依据是:英、美、日的《出版概论》、《出版学概论》、《现代出版学》,说明出版学和编辑学保持一定的界限。多媒体时代,广播、电影、电视都需要编辑工作,把其和书刊出版一样看待,似不合适,它们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林穗芳根据国际术语学的命名规则,创造了redactology作为“编辑学”的国际用语,因redact一语在欧美主要语言中都有“编辑”而无“出版”之义,不会有歧义,这就十分明确地将“编辑学”与“出版学”区分开来。显然,该学派是从编辑活动的历史与现状出发,站在建立普遍编辑学的高度,对编辑学本身的概念、理论和知识体系进了深入的研究,归纳出编辑活动的共同特征和规律。虽有些尚待完善的地方,这种观点仍得到了多数研究者的响应。

2、编辑学是出版学的分支学科。该学派认为,有出版才有编辑。“编辑的历史发展,始终是也只能是伴随着出版和出版物的发展演变而出现”。该派代表人是刘光裕、王华良。所有编辑都存于并发展于传播业中。编辑学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依据是:出版业的专有产品是出版物。历史上编辑的产生正是为了适应最早的出版活动中制作出版物的需要;编辑活动天然地伴随着出版活动而出现。在出版编辑之外,又增加了广播编辑、电视编辑等,这表明现代编辑的范围扩大了。它是随着出版业的范围而扩大的。分清两种编辑概念,作为著作方式之一的编辑不是编辑学研究的范围。在该派论据中,编辑是指作为出版工作一部分或作为一种专业工作的编辑。

3、新的学科:编辑出版学。编辑出版学似乎与口头上或日常表述中的编辑出版有一定渊源,大概指编辑学和出版学,但未从本源上区分两个学科,表述含糊,似视编辑学等同出版学,二者交叉混杂。

二、从两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看出版学和编辑学

出版学与编辑学作为概念被提出是彼此独立的。出版学的概念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已经提出了,1933年中国图书大辞典编辑馆出版的杨家骆先生著的《图书年鉴》一书中记述,是目前见到的我国“出版学”术语的最早出处。“编辑学”名词的首次提出是1949年3月广州自由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学》一书,作者是广东国民大学新闻系教授李次民,这是迄今发现最早提出“编辑学”的著作。出版学与编辑学作为专门的学科,在酝酿倡导阶段是彼此独立的。1979年2~3月,在国家出版局于北京连续召开的编辑出版工作座谈会上,一些编辑出版工作者提出:要“通过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写出《编辑学》、《出版学》”,以“提高编辑工作质量,促进出版事业繁荣”。党的资深理论家、宣传家胡乔木于1983年3月、6月和7月在给出版部门和教育部门负责人的谈话及写的信中,连续三次发出指示:“编辑是编辑,出版是出版,出版离不了编辑,但编辑是独立的学问。”在出版学与编辑学的初创时期,无论是以编辑学为号召还是以出版学为号召,对于编辑学和出版学的学科创立与建设都同样起到了推动与促进作用。1985年6月,上海编辑学会成立,随后,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以及省级有关编辑学的学术团体先后成立,1992年还成立了中国编辑学会。这些学术团体通过组织编辑学学术研讨会,结集出版编辑学文集,策划撰写编辑学论著等方式,为编辑学研究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出版方面,1985年3月,中国出版发行科学研究所成立(后改名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研究所的方针任务是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出版发行工作的实践经验,探索客观规律,阐述出版发行工作理论,探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学体系。编辑是完成创造性精神生产并对产品进行审理检验、开关放行的工作,是文化媒介生产中将个体性的精神产品正式储载于社会性的、人们约定的物质媒体之前的一个决定性环节,是精神生产转入社会物质生产的关键。出版则是将已经定型了的表示某种精神内容的文化符号,通过特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制作,转化为社会通行的文化媒体。出版研究所成立,主要进行出版科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此外,还有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研究所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虽然这些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对编辑学与出版学的研究是互相交融的,但在研究过程中却各有侧重。编辑学与出版学的学术刊物和专著分别冠以“编辑”、“出版”和“编辑学”、“出版学”的名称。进入八十年代中期,冠以“编辑”、“出版”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数量大增,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出版学和编辑学是有着一定界限和区别的,二者从建立之日起就是彼此独立的,但在实践中又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

三、编辑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绝非出版学的一个分支

笔者的观点,出版学与编辑学是两门紧密联系的学科,在文化生产过程中,需要二者的紧密配合,但作为学科研究来说,它们有着各自的研究对象和理论体系,是彼此独立的两门学科。

1、出版和编辑的定义。要分清出版和编辑的关系,我们有必要从概念入手。刘光裕给编辑做了如下定义:“编辑是在利用传播工具的传播活动中,处于作者和读者之间进行的种种出版前期工作。”王振铎在《编辑学原理论》一书中对出版的概念做了具体论述。出版则是将已经定型了的表示某种精神内容的文化符号,通过特定的物质材料和技术制作,转化为社会通行的文化媒体。”编辑与出版的联系显然存在,编辑工作出版要用,但并非出版能涵盖所有的编辑工作。看待编辑的概念,应用发展的观点。因此,对编辑概念的认识和把握不能固守一点,割断历史,甚至无视实践,墨守成规。

2、编辑学与出版学是相对独立的。林穗芳先生的创造使出版学与编辑学从语义上区分开来。编辑学和出版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互不包容性,足可把二者区分开来。一门学科的性质,一般由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角度、研究领域、目的和方法等规定性组成。出版学的研究对象是出版,编辑学的研究对象是编辑。先看出版学研究的对象,是以书刊为主的商品出版物所涉及的阅读需求、传播渠道、书籍印刷、经营销售、经济核算等一系列生产与流通的管理问题。这是1969年日本出版学会副会长寿岳文章在出版学会成立时界定的。随着世界出版业的发展,出版学的研究对象也有所扩展,把新兴的电子出版也补充进去,但不论其怎样扩展都对编辑方面涉及甚少。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古今存在的编辑活动有:著作方式的编辑;出版工作中的编辑;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中的专业编辑。这三类的编辑活动都是精神劳动形式,具有唯一科学的规定性,因此都在编辑学的研究范围之内。通过对比发现,出版学和编辑学各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并确立了各自的研究范围、内容、各成体系,显然是互不隶属的两门学科。特别指出的是,在实际出版工作中也应用某一种类的编辑工作,这种编辑工作甚至不可或缺。因此,我们绝不能从研究对象有某种的交叉性而推论编辑学从属于出版学。

3、出版学与图书编辑学的关系。图书编辑学是出版学与编辑学的交叉,就编辑在出版中的现行地位来说,图书编辑学可作为出版学的边缘学科分支,随着出版业的产业化,编辑也将完全职业化,会出现专业的“编辑公司”,现在的工作室就是一个方向。那么,编辑工作从出版业中分离开来,出版学也就没有必要花大力气研究这个边缘学科了。

四、结论

现代出版社体制中,编、印、发三位一体,编辑是不可缺少的中心环节,这只是编辑活动在出版活动中的应用,它还可以应用于出版活动之外的其他文档的编辑活动之中。编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有的学科,所以不能由此断定编辑学是隶属于出版学的。在两门学科关系的界定上,笔者认为,出版学与编辑学是紧密联系又彼此独立的两门学科,研究之则分,应用之则合,二者不存在互相隶属的关系。

主要参考文献:

[2]丛林(主编).中国编辑学研究述评(1983~2003).济南:齐鲁书社,2004.4.

[3]王振铎.编辑学原理论.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4]刘光裕.“有出版才有编辑”——谈编辑的产生和发展.编辑学刊,1996.6.

出版社编辑篇7

出版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具有既是精神产品又是物质产品的双重属性,因此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一般商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损失的可能仅仅是作为物质产品的经济效益,而出版物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产生的负面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为了保障出版物的质量,新闻出版总署很早就颁布了《出版物质量管理规定》和《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两部法规,以此对出版物的质量进行管理、监督、评判。其中,对出版物的编辑、校对流程也作了明确的规定,使得整个出版过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作为出版物质量的“把关者”,编辑自身所承担的责任不可谓不重,尤其是责任编辑,稍有不慎,就会落下“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终生遗憾,悔之晚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编辑工作也可以说是“刀尖上的生活”,编辑的头脑中必须无时无刻不绷紧“质量”这根弦。

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是从编辑和校对两个方面对编辑提出的要求,编辑在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前提下,又应该如何提升出版物的质量呢?

“出版物质量的提高,首先取决于选题的优化,而优化的第一步就是做好选题策划工作。”选题策划是编辑工作的第一步,“万事开头难”,这个“头”开得好不好,取决于编辑的策划能力。“成功的策划有助于出版物质量的提高。”如何提升编辑的策划能力呢?

(一)提升编辑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是选题策划的基础。要从纷繁复杂的各类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和生命力的信息,编辑非下一番苦功不可。首先从宏观上要随时关注国家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等信息,特别是关于文化、出版类的信息,并加以理解和分析,抓住关键点。其次对市场信息要有分析和判断能力,对于出版物的市场供需信息,甚至是其他出版社的出版信息,都应进行充分调研,并作出正确判断。再次是了解作者信息和读者信息,要针对作者的类别和特长,读者的特点和喜好,收集、整理相关信息,有必要制作成图表等形式,加以保存。

(二)提升编辑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编辑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在进行选题策划时,要始终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努力开发出新鲜、有生命力的选题。但是,对于选题的捕捉,编辑又不能片面追求新、奇、趣,而应该从宏观角度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中,及时抓住“热点”“亮点”。

(三)提升编辑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出版物市场是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的,作为编辑,要有敏锐的目光和超前的意识,及时把握出版物市场的新情况、新动向,并加以分析,对出版物市场进行合理预测,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优秀选题。

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是构成出版物的首要因素。出版物离开了质量,一切就无从谈起。出版物的质量固然主要取决于作者,但也与编校质量密切相关。编辑必须以质量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牢固树立质量意识。

编辑的质量意识体现为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面对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编辑应从大局出发,不图眼前利益,着眼未来。编辑要秉持更高的责任心,深入掌握编印环节的方方面面,以图书“零差错”作为工作目标。

编辑岗位责任重大,是出版社图书产品质量把关的第一责任人,编辑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自学能力,不局限于某一专业背景,以复合型、学习型人才标准要求自己,增强稿件编校过程中的知识储备和判断能力。

书稿的编辑加工是出版物编校质量最重要的一道防线。编辑的传统工作方法是在纸介质原稿上进行编辑加工,编辑改完的书稿经过复审、终审,带着满篇红字和各种符号进入排版环节。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不仅编辑工作中的错漏在所难免,而且编辑发稿后,改版的工作量比较大,在改版过程中也极容易漏录、漏排、漏改、错改,给出版物编校质量埋下隐患。

在高新科技条件下,编辑工作手段日趋现代化。编辑加工的工作方法也应该随着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创新。由于电脑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绝大多数作者都使用电脑写作,这为编辑实现电脑编稿提供了便利条件。

工作方法的改变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书稿的编辑质量。一部书稿的编辑过程往往是一个断断续续的工作周期,所以书稿存在前后加工不一致的问题不仅常见,而且难以克服。电脑编辑书稿可以运用word的“查找”“替换”功能,对全书进行搜索和修改,不必像以前那样,担心有所遗漏。同样,对于人名、地名、错别字的处理也可以采用这个办法,既准确又省时。另外,word自带纠错功能,对于一些明显的语法、拼写错误,它都能以红色、绿色下画波浪线提示,从而成为编辑的得力助手。

四、坚持“三审制”和“三校一读制”

三审制是“我国长期以来行之有效的审稿制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单位自然要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追求出版利润”,在编辑加工任务越来越重,审读加工周期又越来越短的形势下,个别编辑片面强调作者“文责自负”,放弃了自己应尽的审稿与加工整理义务,而复审、终审无法仔细加工原稿,这样导致了“编校合一”的变相出现,缺少了出版流程中编辑审读加工这一至关重要的环节,致使“三审”流于形式。只有严格执行“三审”制度,才能有效消除原稿差错。在“三审 过程中,要强调编校质量的重要性。那种认为编校质量可抓可不抓,只要能获得利润就可一切从简.哪怕是编校质量也可退而求其=的观点是错误的,对编辑工作是极其有害的。

编辑加工和校对虽是两个不同的工作环节,但从出版流程而言,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和补充。校对处于流水线的下游,作者和编辑的疏漏,还寄希望于校对把关。如果校对这一关在“校异同、校是非、提疑问”方面出了问题,其损失往往无法弥补。“专业校对是出版流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直接影响出版物的质量。无论原稿形式如何变化,排版工艺如何演进,编辑过程和校对过程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过程.专业校对作为出版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校对的点式阅读方式与编辑的线性阅读方式及一般读者的跳跃式阅读方式不同,校对阅读的特点是视线的移动有节奏且平稳匀速,加之有原稿作依据,逐字、逐句、逐个标 校对.故能够发现字形、字体、标点符号、版式等不为人注意的地方出现的错误。校对工作以视力为先,眼、脑、手并用,校对人员终日与稿件打交道.对各种错误形成了职业敏感。另外,校对工作有其基本规律和技能,故校对在识错、灭错方面有其突出的优势。校对主体多元化与专业化相结合,以专业化为主的体制,是保证编校质量的科学体制。

要将差错消灭在付印之前,建立审读员付印前审读制度是有力的方法之一。审读员通常由校对经验丰富的专家或高级编审担任,其主要职责是在付印样下厂之前,从出版物的整体着眼对编校质量进行总把关,既对编校人员的质量予以检查,又对各校次校对人员及责任编辑不能发现的问题负责,对不在编校人员职责范围内的内容的质量问题负责。以出版物为例,审读员除了要检查内心部分的编校质量外,还要对封面、扉页、版权页、目录中页码的编序等部分的质量把关。审读员审读的是出版物付印的全部内容,必要时,还要通读付印软片或软片样。

五、配置硬件,勤查勤思

作为编辑,工具书的配备是必不可少的,如《现代汉语诃典》(最新版)、《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常见语言文字错误防范手册》等。其次,要熟悉《出版物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第二条中列出的作为判别差错依据的各类标准和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技术标准,并认真学习这些标准,掌握各类标准的主要内容。再次,要熟练使用黑马等电脑校对软件,实现人机校对相结合。

对于出版物的质量,编辑承担着把关的神圣使命。由于编辑终日游弋在文字的海洋中,稍不留神,就可能造成失误。而影响编辑加工的因素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还是编辑自以为是造成的。克服的对策除了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外,只能多查工具书,勤于思考。特别是对于似是而非、不能确定的问题,编辑绝对不能抱着侥幸的态度,除了工具书之外,还可以借助互联网的搜索功能进行求证。

六、积极参加出版局组织的各类培训

为了规范和保障出版行为,国家制定了出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制度,要求责任编辑每年必须参加一定课时的出版专业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这不仅有利保障了出版行为,也提升了编辑的业务能力。此外,每年出版局还会组织各种类型的培训、讲座,这也是编辑提高业务能力的途径。

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是出版社的立社之本,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编辑只有清醒地认识到编校质量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始终如一地把好质量关,进一步提升出版物的编校质量,才能实现出版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编辑学会,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出版专业实务(中级)[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2]王育济,周晓瑜,当代校对实用教程. [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出版社编辑篇8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时代对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无论是出版业还是期刊业,都受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环境的影响。出版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运而生的崭新的现代编辑也发生着角色的转变,而更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编辑在现代汉语中有各种解释,既可以作为名词来使用,又可以作为动词来使用。在现代社会中,编辑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不同的行业中,编辑具有不同的作用和意义。常说的编辑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图书音像以及网络等的编辑,他们的主要作用和功能是将作者的文章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进行选择和划分,并重新编辑之后呈现给读者。而另外一种编辑就是是指修撰、整理,即对文化载体进行收集整理,使之有序、条理和谐,以便于传播和储存的活动。无论是做何种工作内容的编辑,所有的编辑活动都需要编辑的参与和执行。

所谓角色指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务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与态度的总模式。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化和数字时代使得在出版业中,编辑的工作也受到了影响,传统的出版方式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编辑的工作内容和性质也在逐步的发生着改变。编辑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产生出的一种职业。编辑的工作,需要满足人们的阅读、视听等精神需求而出现的专事文化选择的社会角色。正如陈仲雍先生所言,“编辑是人类社会精神生产一定发展阶段即社会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产物”。编辑的角色认同,主要是指编辑个体或群体对自己所从事的特定工作的性质、地位、职责等的认识和理解。

在数字时代,有着各种网络的媒体,人们在生活中可以查看相关的网络来获得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上的电子书籍进行与传统不一样的文化汲取方式。近年来有出版社尝试把纸质图书和光盘版同时出版一起销售(简称“书配盘”),也有出版社把图书与网站捆绑在一起(称为“书配卡”),传统载体与现代载体得到有机结合。当然,数字出版时代绝不是出版物载体性质与形态的改变,而是出版方式的根本性革命。包括了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数字技术渗透到了出版的所有环

节。这些内容,都影响着编辑角色的人认同和转变。

在数字时代,计算机和各种各样的数字媒体的层出不穷。不同的媒体的出现,也导致不同的读者和观众的出现,这些不断变化着的读者的人群和需求也导致编辑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发生着辩护。而与传统不同的媒体的出现,都在极大的改变着编辑的性质、地位和职责,也在更改着编辑的角色。

专业技能在任何时期对于一个职业人员来说都是最为重要的。传统的编辑更强调文字方面的素养。编辑需要具备在传统的编辑的工作中,主要是采用手工的方式来进行的,例如进行纸质文字的审稿等。编辑不仅需要扎实的文字功底,还需要在自己编辑的行业中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只要这样,编辑才能和作者进行深入的沟通,才能发现编辑的文本中所出现的错误之处,才能达到编辑的目的。

而在数字时代,计算机则是编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知识已经成为编辑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只有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化的设备,才能在文本中进行文字的审核和资料的收集和查询,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全新的编辑工作。另外,在现代的编辑工作中,出来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能的要求,不同的编辑工作还需要更加复杂和具体技能的要求,如网络编辑,则需要在文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懂得图像的处理、网页制作的基本功,以及html语言等要求。这些,都与传统的编辑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

同时,在数字时代,信息的处理能力也是编辑的技能要求之一。数字时代信息的发达和多样化导致甚至有导致信息泛滥的趋势。在我们的生活中,都离不开信息的轰炸和对信息的需求,但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世界中查找到我们真正需要的信息并且将这些信息归我们所用,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在出版业中,编辑面对的并不是单向的对信息的攫取和处理,而是要面对整个文本,以及处在文本背后的作者、作者写作后的背景,以及作品发行后可能会面临的市场反应。这些,都需要编辑对信息进行处理。编辑在信息的分析中,主动的对信息进行处理和筛选,将以往的被动获得信息变成主动的对信息的追寻和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角色的转变。

在数字时代,编辑的功能和理念也在发生着变化。“理念”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某种事物的观点、看法和信念。对于编辑来说,编辑的理念主要是指编辑对自己的编辑工作的观点、看法和观念,编辑的理念决定着编辑对待工作的态度和工作的方向。编辑理念的更新和进步带动着媒体的内容和精神导向上的根本变化。

在数字时代,人们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的广度和频度都是以往时代所无法比拟的。出版业种编辑的职业理念和本质也随着信息时代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影响而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出版业中,编辑的主要职能是知识的加工者和审查把关人,变成为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者,编辑利用自己的编辑工作扩大信息的交流和积累,将更多的信息进行组织起来给读者提供信息和知识的服务。这才是当代出版社编辑的本质功能和专业职责。无论是在现代社会中的编辑需要面对读者,理解市场,还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分众传播,编辑都需要面对广大的读者,都需要对手中的内在需求进行差异化的考虑,并将这种考虑进行层次上和对象上的划分。

纵观我国报刊媒体的发展演变,主流的媒体编辑理念的“灵魂”作用非常明显。编辑理念的更新与进步带动的是媒体内容及精神导向上的根本性变化。编辑在新的编辑理念下,缔构新生的文化知识结构,瓦解不合时代要求的文化知识结构。这些活动进而导致人们观念及思维方式的变化,推动整个社会进步。我国报刊媒体自产生以来,主流的编辑理念在不断更新与发展,推动了媒体本身、文化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首先,受众知识和信息需求在内容上存在更大的分化与层次性,从最艰深的专业学术著作到最通俗的科学普及和文化消费读物各有市场。其次,受众在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上呈现更明显的匹配和多样性,从“书痴”到“网虫”接受习惯各具特色。这些差别的存在,都需要编辑进行受众的分析和考虑,并根据受众的实际水平和消费旨趣将传播的内容进行更细致的划分。而编辑在面对同质的内容的时候,又需要考虑读者的欣赏习惯和使用上的偏好,而将图书或者杂志、报纸等用不同的载体和方式进行呈现。

在出版业中,编辑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更是策划人的角色,而对于图书等编辑来说,成为策划人则是其职业发展的规划和发展的目标。

编辑的“策划人角色”就是指在现代出版业中,辑站在市场和营销的高度来审视题、把握选题,并将选题与市场、销、印刷、宣传等统筹策划结合。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编辑不仅只是文字的编辑,还是一个策划人的角色,编辑首先进行市场的调研,调查市场的情况,并将市场的情况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分析,然后提出要做的选题的策划,这些选题的策划师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的选题,这些策划既需要有一定的作者来进行具体的写作,也需要适应市场的需求以获得一定的收益。在选题策划好之后,编辑还要去进行约稿,也就是联系作者,并分配一定的选题的写作,或者是公开自己的选题计划,接受作者的投稿。编辑在接受作者的投稿之后,还要根据选题的策划来进行文章的选择,并审查文章的目录。这些还不是编辑工作的结束,而是传统编辑工作角色转变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接下来就是需要跟传统发编辑相似的工作,如对文稿的编辑和校对等。但是与传统的编辑工作还需要更多的内容,如编辑在进行一审二审校对之后,还需要联系印刷厂等,并要跟踪具体的印刷情况,还要进行样书的检查和新版书的审读等。这些,都是需要具体的工作来进行的。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编辑的策划人角色不仅是策划的选题本身,而且与出版和印刷等密切相关,这些,都关系着出版业的发展。但是在强调现代编辑的策划人角色的同时,也必须要注意避免自我意识的膨胀和策划人角色的偏失。

4.传统的编辑角色向经营市场角色的转变

传统的编辑更多的是强调编辑的角色,而在现代社会中,市场已经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编辑的工作也需要跟随市场进行分析和行走,这是现代经济社会中,无论是期刊,还是图书报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获得一定的收益,才能生存和发展。市场可以说是现在经济生活的导向。编辑也是处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编辑必须要跟随市场的趋势进行分析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进行执行,这样,才能获得经济上的收益,才是编辑工作的完善。

在编辑工作向市场经营的角色转变的过程中,编辑也不能忽视自己的社会角色,必须在自我意识和素质的导向下,将那些尘埃中的珍珠发掘出来。而在这种好作者好作品的珍珠寻找和整理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地进行选择,需要匠心地进行包装,才能实现珍珠的发掘和在市场中珍贵的光芒。而在编辑由传统的编辑角色向市场经营的角色转变的过程当中,如何做到鱼和熊掌兼得,是这两种角色转变过程的最大的难题。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根据市场的导向适应市场的需求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是生存的根本,但是编辑所从事的工作是编辑人类所需要的精神上的财富,是精神的食量,是需求上的超越。编辑在具体的工作和策划中,必须要注重其社会效益,而不能单纯的走媚俗和迎合低级趣味的道路。实践也证明,这种为获取短期效益“背水一战”而永远失去“家园”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按着市场经济规律去运作,但是又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才是编辑进行策划和市场经营的可行之路。

5.编辑角色由专业到出版全流程的转变

传统编辑是“一岗责任田”,而现代数字时代的编辑则是需要将自己的工作贯穿到出版的全部流程之中。现代社会中,编辑的工作的空间与以往相比也扩大了,编辑工作已经从纯粹的编辑环节,扩展到市场调研、选题策划、约稿组稿、审读加工、编校设计直至印制出版、发行营销等全部出版流程。编辑除要具备原有学科和专业知识来完成编辑加工工作之外,还要熟悉多种媒介出版特性,不断搜集、挖掘社会中方方面面的与出版相关的信息资源,如了解读者需求,追踪学科发展前沿动态,网罗作者群,关注图书出版动态,分析和预测图书市场行情,及时快速地以多种媒介形式出版有需求、有特色、有价值的图书,并进行有效营销发行等各个环节的工作。编辑的工作在除了进行市场调查和选题策划之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具体的工作。

在数字时代中,编辑角色的转变,也改变了在出版业对编辑素质的技能的要求。

1.编辑必须有面对挑战的勇气和决心

在现代社会中,数字时代的到来,极大的扩大了人们生活的内容,也扩大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在现代社会中,对编辑的新的技能上的要求不仅仅是会计算机就可以了,而是还要学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和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数字时代中,一个比较强大的挑战就是网络的出版,这种新型的出版形势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现代社会中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现代网络出版凭借其特有的传播渠道,为个人搭建新的出版平台。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而并非是具体的作家或者,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网络出版物。2006年上半年出现的博客,这便是典型的一例。在未来的出版流程中,编辑的选题策划功能将有所削减,读者在选题筛选方面很有可能会拥有比编辑更大的话语权。在传统出版业的概念被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时代,编辑需要给自己一个全新的定位,采取创作和文字加工两个环节合二为一的新工作方式。因为,一名编辑如果具有足够的相关领域知识,就具有了进行创作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拥有专业的出版平台;其次,具备在相关领域的实战经验;再次,比普通作者更了解市场需求;最后,可以从编创两个角度思考问题,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细节。

2.编辑必须具有市场意识和策划意识

在数字时代中,各种图书的编辑和传播速度比以往相比都明显加快。无论是在计算机上的文字审稿中,还是在网络电子图书的中,都与传统的出版编辑有着很大的不同。纵使各种书籍的出现层出不穷,但是各种图书依然是在编辑的选择和对市场的判断中所做出的。在现代社会出版业中,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市场意识和判断能力。

在现代市场社会中,书籍从写作到发行,都与市场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在一些文学期刊的编辑中,书籍的写作一般是在网络中发行,编辑必须首先在浩如烟海的网络书籍中选择那些具有很强市场性的图书来进行实体书的发行,而一旦选择错误,不但不能给社会提供必要的精神文化财富,还会因为市场的冷淡而造成极大的浪费和损失。而在过去。编辑的工作中,总是从其编辑作品的角度去评论,如发现作者和发现作品的经历和过程,并考虑自己如何对文字进行加工和整理以符合语法并且没有错别字等。但是,在现代数字化时代中,编辑必须进行一个角色的转变,就是要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要有意识的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和完成编辑工作。在出版业中,编辑的“编书”,其实更是在“做书”,选择并且针对市场的需求进行书籍整理和编辑。

3.编辑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的角色

现代社会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出版业的编辑在工作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的角色,必须要针对市场,对潜在的市场进行必须的调查,并且在这种调查中具备足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并且在分析之后做出决断,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激烈市场化的形势。另外,编辑的营销和市场意识必须灌注在编辑出版的全过程中,编辑对市场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都必须专业而且有序的进行。编辑应该参与从策划、编辑、版式设计、装帧,销售、信息反馈的全过程,这种过程的参与是编辑的角色从市场的旁观者到市场的参与者的变化。只有这样,才是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合格的编辑。

四、结论

无论是在数字时代还是传统的社会中,编辑的角色的转变其实都是一种对社会的适应恶化社会的需求加大的结果。编辑在不同的角色转变中,必须要根据当下的对编辑的要求,进行自我的能力的提升,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出版业中对编辑工作的要求,才能促进编辑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南海出版社,1997

[2]梁念琼:网络时代编辑的角色定位及素质要求[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

[3]冯智勇:网络出版与传统编辑角色转变[J]. 科技与出版,2007,(3)

[4]闫玉玺:数字时代期刊编辑的职业技能[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

上一篇:非线性编辑系统范文 下一篇:图像编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