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本科市场营销柔性专业方向初探

时间:2022-10-28 04:00:44

高职本科市场营销柔性专业方向初探

[摘要] 随着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瓶颈”被突破,现行的“专升本” 制度无法解决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在知识、能力上的衔接,达不到培养目标,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构建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在人才培养方案上,高职本科要求建立“公共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柔性专业方向模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综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我校拟试办高职本科市场营销专业,在此探讨市场营销柔性专业方向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高职本科 市场营销专业 柔性专业方向

市场营销柔性专业方向是指在保证本科层次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行业的发展态势, 企业招聘人才的要求和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内容, 灵活设置可供选择的细分专业方向:市场营销战略人才、市场营销战术人才、行业性市场营销人才( 如汽车营销、房地产营销、物流管理等), 以增加教学的开放性,这部分是动态的、柔性的、可变化的,是用来满足企业、学生的特殊要求的。这种课程设置,体现了教育为现实服务的要求,保证了教学计划的先进性和前瞻性,符合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

一、设置柔性专业方向的必要性

1.高职教育的要求

以市场需求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要求,作为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的高职教育一直强调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教学目标,紧紧围绕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研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专才”岗位实际能力问题,而不能搞“一刀切”。每一所职教院校在确定其培养目标时,都应该充分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区域经济,把区域性作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

2.行业和新兴行业发展对复合人才的要求

作为市场经济中各行各业获得利润的核心环节,营销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其在人才市场上的反映,就是每当行业对人才出现集中需求时,首当其冲的是市场营销类人才。资料表明,近20年来,我国医药行业保持近17%的年增长率,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未来3年~5年,将需要100万个医药营销岗位。另据报道,今年以来,通信、汽车、快速消费品及石油能源等四大行业人才需求大,且有较明显的人才缺口,其中市场营销类人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今后几年,通信业市场营销服务人才比重将超过技术人才。汽车业最为紧缺的人才除了研发机械工程师外,销售与市场人员的新增工作机会将非常可观。此外,房地产、金融、保险、快速消费品目前市场营销人才供不应求。

然而,不同的行业,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有特殊的要求。从医药营销人员的现状看,目前中、小型医药企业从事医药营销的人员可分为3类:一是经验型,这类营销人员既没有医药学教育背景,又缺乏市场营销学知识,营销手段简单,效率低下。二是医药型,这类营销人员毕业于医学或药学专业,医药学知识丰富,具备较强的学术推广能力,但营销能力有所欠缺。三是营销型,这类营销人员具备营销专业知识,但缺乏医药学知识,无法领会医药营销的重点和特点,难以胜任学术推广工作。我国中、小型医药企业要做大、做强,需要既懂营销管理又有医药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其他行业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工业品,房产等。企业在招聘中也特别强调行业经验,行业知识、技能。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是随着行业的发展和业内竞争的加剧,营销人员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产品知识,技术素养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行业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大,这就是企业需要既有一定的营销理论知识和技能, 又要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应用型营销人才的原因。各行各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客观上要求学校应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营销人才,柔性专业方向就是其针对这种问题,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案。

3.社会对营销人才多元化倾向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规模的扩大, 竞争的加剧和系统的健全, 营销正在从“跑单帮”时代过渡向“组织化、体系化营销”时代。营销的岗位、职责划分日趋精细, 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也从“全能型”向“专业型”转变,社会呼唤各类营销专才的出现, 如策划专才、谈判专才、调研专才、传播专才、公关专才、广告专才、推销专才、渠道专才等。另外,社会急需中高层次营销管理人才,据统计,2007年最热门的营销职位包括品牌经理、产品经理、城市经理、大区经理、渠道经理、重点客户经理等,可见社会对营销人才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营销岗位的层次看, 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三类营销人才。高层营销人才是从事企业营销决策的专家型人才,如企业的营销总监或营销副总等, 这类人才目前在市场上很抢手。中层营销人才是企业产品营销策略的制定、组织和实施者, 他们是营销部门内的各分部门负责人、各个区域的营销主管, 负责一个部门或一个地区的营销工作, 如销售经理、市场经理、企划经理、市场调研经理、广告经理、公关经理、客户服务经理、区域营销主管等, 这类人才目前也是市场所急需的。基层营销人才是向中间商、消费者宣传推销产品的一线营销人员, 如业务员、导购员、理货员、促销员等, 这类人才的市场需求量较大, 但进入门槛不高。

从营销岗位的工作内容看, 分为销售类、市场类、客户服务类、营销管理类四类营销人才。销售类主要是企业销售部门的人员, 包括业务员、理货员和销售经理人员, 所有产品的最终销售基本上都要由他们完成。市场类主要是企业市场部门的人员, 工作包括市场调查、策划、公关、广告、促销等,他们是以发现需求和启发需求为工作核心。客户服务类主要是企业客户服务部门的人员, 包括售后服务人员、处理顾客投诉人员, 如销售工程师、售后技术支持人员等。营销管理类营销人才,主要是企业中高层营销人才, 包括公司各级营销主管人员, 主要负责做市场研究、营销计划、建立和有效管理营销团队, 制定合理的团队营销目标和激励、考核机制、营销监督等。

营销人才的专业性需求,要求学生在全面了解营销岗位层次和内容的基础上,集中个人优势和精力,在某些方面有所特长,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

同质化的人才与同质化的产品一样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的营销人才培养忽视个体差异,趋于同质化。很多学市场营销的学生没有充分了解专业,其职业要求与个人性格能力是否匹配,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兴趣或特长的专业,学习动力不足,效果不佳,更难谈到根据自身情况深入钻研某一专业方向。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来挖掘个人潜力,体现不出学生个体的特性,个人就业竞争力也难以形成。 另外,平均分配专业学习时间的培养方式,使学生专业发展兴趣或擅长专业领域得不到引导。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各个方向都必须等量投入,知识面虽然拓宽了,但专业纵深方向知识钻研不够深入,T型知识结构没有形成,知识深度和社会需求脱节。

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其个性、气质、能力有很大的差异,不少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对未来的职业心怀恐惧,觉得与自己的条件和志向相去甚远,特别是跑业务,有较大的挑战和风险,所以有些学生干脆在学校就另做打算,转向别的专业。其实营销是个职位群,也包括行政人员和财务等岗位,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过早放弃专业或散失兴趣、信心。职位群最常见的职位有三个:市场营销、销售和客户服务。三种职位对人的要求不同,市场营销的职位主要做市场研究、营销计划、制定考核制度、组织设计、营销监督工作,在办公室工作,更多的工作特点是动脑;销售的岗位是面对客户打交道,是一线的工作,是在外面跑。对人的要求是沟通能力强,吃苦耐劳、较强心理的承受能力;客户服务也是在营销的范畴内,主要解决用户投诉、退货、定期保养等问题,工作需要耐心,从内心尊重顾客,理解顾客,换位思考。这三种职位对人的要求不同,基本可以满足学生不同个性。可见设立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专业的柔性方向,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培养异质化人才。

二、现有市场营销柔性专业方向分类

搜集国内高校市场营销本科的有关资料,发现设立柔性专业方向的院校不多。湖北经济学院设立了市场营销专业(连锁经营管理方向)、市场营销专业(预备经理特色班);江苏三江学院设立市场营销管理专业(物流管理方向)(本科);沈阳药科大学设立(医药)市场营销专业;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设立了市场营销(营销工程师、国际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会展营销专业方向)。吉林农业大学设立汽车营销专业等。综合其他资料,市场营销柔性专业方向大致可作如下分类:

1.根据行业分类

汽车营销 金融、保险营销传媒经营 房地产营销

工业品营销医药营销服装营销 服务营销

2.根据经营模式分类

连锁经营管理特许经营管理传统经营管理

3.根据产品的属性分类

快速流转品耐用消费品

4.根据职业岗位

预备经理销售代表营销策划

5.其他分类

物流电子商务 网络营销移动商务

三、柔性专业方向选择的原则

柔性专业方向实质上是专业细分,细分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显著性原则

柔性专业方向的产生源于经济发展、竞争加剧导致的行业分化和专业化的需求,在设置市场营销柔性专业方向,一定要深入各个行业和岗位进行市场调查,邀请企业中有实践经验的市场营销从业人员和各个行业的代表进行论证,要从当地相关产业体系出发,从各个行业和岗位的实际情况出发,设置所需专业方向。

2.经济性原则

从柔性方向细分的分类看,种类较多,开办如此细分的柔性专业方向会增加学校的成本负担,而且隔行如隔山,对很多院校来说, 可能并没有这种实力和条件去开办如此细分的方向,在运作时应充分发挥校内优势资源,积极探索校际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也可由学校配备专业方向导师,指导学生确定专业方向和职业意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性别、性格、专长、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因素来选择一个理想行业, 然后由导师指导他们用营销的思维去掌握该行业的相关知识: 该行业目前总体的发展态势,宏观的环境,业内的布局,业内的主要企业和品牌,该行业的目标市场,市场细分,购买者情况分析, 各个企业的4Ps等来掌握了全面的行业知识。

3.灵活性原则

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短期(1年至2年)预测,及时调整专业方向,灵活而主动地适应社会对各种市场营销人才的需求。职业院校开设什么样的专业方向,从某种角度来说,并不完全取决于职业院校自身,并不是职业院校的教师能开设什么方向,就开设什么方向,而是主要取决于企业和学生的需要。凡是企业和学生需要的方向,职业院校都有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去开设,凡是企业和学生暂不需要的方向,职业院校即使有条件开设也不应开设。而且柔性专业方向是动态的,今天深受学生欢迎的方向,并不意味着明天就一定受欢迎,当前暂时不受欢迎的方向,并不意味着以后就一定不受欢迎。它是一个活跃的市场,不断地增加新的方向,同时又将一些不合时宜的方向淘汰。

参考文献:

[1]张成垣:市场营销类人才需求强劲[N].立业周刊, 2007-07-11

[2]廖远兵:营销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实践性与行业适用性[ 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3]刘君:市场营销人才的市场需求状况与供给问题研究[ J].市场周刊,2007.9

[4]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2001-2007年第一季度全国人才市场供求情况

上一篇:对我国体育用品企业品牌资产构建的研究 下一篇:试论现代包装的功能及其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