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教育培养思路

时间:2022-10-28 03:21:06

中医学教育培养思路

1国家有关政策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保证

根据2011年4月1日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O1138号文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的通知”精神,自2007年规范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以来,调整优化了中医类专业结构,提高了中等中医类专业生源质量,较好地解决了基层中医药人员不足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中等中医类专业招生工作,自2011年起,各省(区、市)可根据本省中医人才需求实际情况,选择1—2所中等中医类学校开设中等中医学专业。开设中等中医学专业的学校原则上应为省级以上重点学校,招生范围为本省,招生时限截止到2015年。经审批备案后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取得的学历,可作为参加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的学历依据。中等中医类专业毕业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须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执业。经审批备案允许招生的学校,在招生时应向报考学生明确告知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执业医疗机构范围。山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部门、山西省教育厅职教处,审核确定我校为中等中医学专业继续招生的2所学校之一,并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备案。

2社会对中医的需求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前提

最近我们对全省的中医医疗情况尤其是基层医疗情况做了一些调研,认为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开展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非常必要。

(1)基层医院“中西医结合”呼声较高。在乡镇卫生院,许多临床病例在单纯西医诊疗无效之下,病人常常求助中医。山西省中医院副院长冯五金将中、西医进行了简单比较,认为轻、中度疾病适合中医慢性调理,重度疾病中医没有西医来得快;从疾病诊断来说,西医更明确,中医较模糊;中药副作用较小,能调根治本,而西药副作用相对较大等。鉴于此,基层医院临床的“中西医结合”非常必要。

(2)社区中医药服务需求增加。为让中医药医疗、预防、养生、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更贴近居民,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山西省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10年,全省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能提供中医药服务;慢性病防治和保健康复的中医药参与率不低于80%,基本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而目前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的覆盖率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3)中医药走进新农合。调查显示,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原因,广大农村对中医药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为让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中医药特色服务,山西省卫生厅下发的《关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新农合中作用的意见》要求在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中,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全部纳入定点服务医疗机构:纳入定点服务机构的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应当设置中医科和独立的中药房;对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的,可适当降低起付线标准,补偿比例的提高幅度不低于10%,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和中医适宜技术的提高幅度不低于20%;鼓励中医机构或中医药人员自种、自采、自制、自用中草药。“四自”中草药参照同种同属中草药定价,纳入合作医疗补偿范围;鼓励试点县开展单病种中医药治疗限价工作。

(4)中医发展亟待“抢救”人才。山西省卫生厅中医管理局数据显示:我省60岁以上的名老中医专家已不足5o0人,从事中医药事业的中青年骨干因工作环境差,流失现象很严重。目前,我省104家县级中医院,77家中医院没有主任医师。同样基层的老中医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急需有人继承。

(5)众多老中医经验失传。我省曾拥有一大批学有专长、经验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老中医专家。尽管国家鼓励开展“名老中医带徒”,我省也有部分名老中医带徒,但由于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没有专项经费,使众多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失传。太原市中医院的刘绍武老先生,在耄耋之年远赴海南,成为海南名医。如今,我省名老中医流失现象仍在继续,如灵石县中医院第一任院长李可,使用中药治疗急危重症在全国知名。澳大利亚中医学会专程组团来晋向他学习,全国众多中医临床医生拜他为师。2010年,他被广西中医学院高薪聘请,以他为首专门设立了“中医经典临床研究所”。

(6)中青年骨干不断流失。在我省名老中医减少的同时,中青年骨干也在不断流失。腹针疗法的创始人薄智云,曾经在长钢医院工作,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将其留在省内。近10年来,山西中医学院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一直保持在30%以上,但进入县乡中医院的不到1%。而受经济利益影响,进入综合医院的中医专业学生却多选择进入西医科室。(7)就山西省晋中市情况而言,一方面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主要集中在县、市级的医疗机构,区、乡、镇卫生院很少;另一方面基层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未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现象依然非常严重,而在农村由于中医药独特的疗效和经济性,广大群众对中医药有很强的需求。从我市2O个乡镇卫生院的调查来看,310名职工中,只有131名是中专以上毕业生,其中中医人员仅有19人,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3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是办好中等中医学专业教育的条件

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前身是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于1921年创办的汾阳医院附属护校。经过近9O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专业设置齐全、教学设施先进、办学特色鲜明、校园环境优美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现占地170亩,建筑面积74000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76o0平方米,办公楼3265平方米,实验楼14661平方米,学生公寓30O00平方米,餐厅和学生活动中心7098平方米,图书馆6155平方米,阅览室1loo平方米。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及篮球场、足球场等齐全的体育运动设施。拥有现代化的校园网络系统、多媒体语音室、多功能报告厅、内科实训室、外科实训室、妇科实训室、儿科实训室以及基础医学各科的实验室等实验实训设施,实验实训设备总值近两千万元,有多媒体标准化教室35间。学校图书馆藏书18万册,阅览室订有各类报刊、杂志6o余种,并配有电子阅览室。主要办学指标都达到或超过部级重点中专要求。学校现有教职工230人,专任教师150人。其中高级讲师50人,讲师59人;研究生学历19人,99%以上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双师型教师127人。1981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全国首批重点中专”,2o05年再次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部级重点中专”,2008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部级职业院校护理实训基地”,201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首批部级中职示范校建设单位。目前,学校办学水平、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类学校第一。在中医学教育方面,办学历史悠久,居全省领先地位。20世纪80年代,创办中医高级研修班和学徒班2期,为晋中及全省培养了一批中医骨干人才,现大多活跃在晋中各级中医院并成为中医学术带头人和业务精英。自1983年起至今,在全省范围共招收针灸推拿专业学生6OO多人(11期),成为我省培养中职类针灸推拿人员最多的学校。部分学员进入本科或研究生继续深造,在省针灸界颇具影响。20世纪9o年代起陆续招收中西医结合专业9个班近700人,和山西医科大及中医学院联合办学招收大专班5届共12个班近1000人。

4教学创新是办好中等中医学教育的手段

中职中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要围绕中职教育改革的核心,着力推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5个对接,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必要文化知识、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课程改革。在校讲授一年半的理论知识。取消或大幅压缩文化课程,取消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政治等课程,设置职业道德与修养、语言与写作课程;调整西医基础课程,开设解剖、生理、药物基本知识、诊断基本技术和临床概要等临床必要课程;突出中医专业课程,保证和适当增加中医基础、中药、方剂、针灸与推拿等课程课时。另一年半将中医临床课程全部分解到市、县两级中医院进行学习。

(2)教材改革。上述课改的教材要在现行教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组织本校高、中级职称的教师根据临床实际自创自编,并请山西医科大学和山西中医学院的相关专家审核。教材要突出实践技能、突出直观性和可操作性。

(3)教学方法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实验室和教学医院,做到课岗结合。在教学和实践中既教知识,又教做人,注重医德教育和人格培养;既教理论,又教技能,注重基础理论教育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教知识,又教方法,注重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培养。将学校教学和师徒传承结合起来,与家长签订培养协议,在学校建立师徒档案。采取双向选择方式,引进激励机制,明确责任,将学生成绩与教师业绩挂钩。并且一包到底,包人品、包学习、包实践、包就业。

(4)完善设施,合理配置资源。目前中职医学教育不再开设临床及中西医结合专业,所以要对现有实验设施进行改造。完善和新建中医基础、中药、针灸推拿和中医内儿科、中医外妇科实验室。合理配置有限资源,要保证50%以上的课程在实验室进行讲授。合理利用晋中市和太原市的中医医院,协调安排顶岗实习。在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力求为医院节省人力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上一篇:赤脚医生对当代农村医学教育启发 下一篇:保障幼儿园安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