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习课程设计与实践

时间:2022-10-28 12:55:44

项目学习课程设计与实践

摘要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通过项目将课程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同时把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整合起来。学生在项目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要解决的问题和任务分解为新的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锻炼社会交往能力、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在分析项目学习特征、内涵的基础上,结合课程教学案例,论述如何开展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设计与实践。

关键词项目学习;课程设计;数字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

1以项目学习促进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

高校人才培养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否培养出专业素质过硬,具有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直接与国家、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取得长足进步,但是高校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知识内容老化,与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师课堂教学讲解传授多,学生动手动脑思考少;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匮乏。这些问题亟待进行高校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开展混合学习环境下的基于项目协作学习,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已经成为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项目学习提倡在具有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下,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核心,学习者自主管理、监控、实施整个学习过程,最终通过项目作品的形式,将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践操作相联系起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美国巴克教育所把以课程标准为核心的项目学习定义为一套系统的教学方法,它是对复杂、真实问题的探究过程,也是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的过程。这里的项目既可以是一至两周的班级内单学科小项目,也可以是长达一年的跨学科的大项目,可能还需要社区和校外成人的参与[1]。在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提高元认知技能,识别出已有知识中与任务相关的内容;明确自己还需要学习哪些新的技能,规划独立学习新知识需要采纳何种思维方法;重新界定自己所能实际完成项目的具体范围,不断监控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法;在学习过程中与小组学习伙伴、学习共同体、教师、专家及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建立积极合作的社会人际关系。我国中小学校的项目学习实践以跨校际的协作探究项目为重点。从教师主导的“结构式项目”起步,到教师协助设计、指导的“引导式项目”,再到以学生为中心,即学生提出问题与主题并设计及主动探究的“开放式项目”[2]。而高等教育阶段的项目学习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指向性,强调项目课程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将描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紧密结合起来。项目设计把课程知识有机地统整起来,以项目任务为主线,将课程内容结构中零碎的知识点完整地呈现出来,突出学习者社会交往和协作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与构建,促进学习者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的统一。

2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特征

以项目为主线,项目学习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项目学习通过设置项目任务,既包括学期末结束的大型项目任务,也包括一系列的子项目任务,通过子项目任务把零碎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将从社会实践中分离出来的抽象知识及时还原到真实情境中去,从而为学习者完成整个项目任务提供支架式帮助,促进学习者及时调整和监控课程学习。项目学习的情境是真实的,项目任务来自于实践需要高等教育学校学术氛围浓厚,重视理论知识积淀,但与社会实际需求联系不够。很多教师的知识背景也是来自于正规的学校教育,缺乏实际操作经验,造成知识应用不够深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知识含金量。项目学习的情境要求必须是真实的,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项目任务来自于实践需要。这样使得学生大大提高知识学习的有效性,很多理论问题通过实践得到提升,使得学习更加深入,并且加强了学生所本应具有的社会经验。混合式学习环境的支持项目课程学习需要有网络课程资源和项目学习平台的支持,为学习者完成项目学习提供资源共享、讨论发帖、交流提问、作品展示等功能服务。教师通过设计与开发混合式在线学习课程,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课程内容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促进学习者和外界(包括校外学习共同体、专家、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和沟通。混合式学习环境既能保障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又能为学习者自主、协作、探究提供必要的在线学习支撑环境;既便于学习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也能满足教师为学习者提供个别化学习支持服务。综合多门学科,知识获取多样化项目任务的设置综合了多门学科,与课程专业知识开设的其他课程都有紧密联系,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涉及各个学科,往往为跨专业的知识,或者会灵活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样使得知识学习更为丰富,也提高了项目任务的含金量。要求学习者在知识应用中具有创新性,适合把各学科知识内容整合起来,能够找到适合问题解决方案,知识获取多样化。

3基于项目学习的课程设计与实践

课程特点和学习者特征分析数字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是面向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课程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数字教育资源教学设计和界面设计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掌握设计多媒体课件、微课、电子教材等数字教育资源的技能,熟悉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制作工具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编程能力,能够自主开发一些典型的数字教育资源。学习者已经具备一定的多媒体素材制作的基本操作技能,有比较好的在线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课程内容结构设计与资源开发课程内容主要分为数字教育资源概述、数字教育资源艺术设计、训练练习型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游戏型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模拟实验型数字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自定选题实例开发等6个模块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的目标导向是不同的,在资源开发方面也各有侧重点。1)前2个模块内容主要是为学习者提供微课视频和PPT课件,解决理论讲授问题。为了便于分析讨论、加深理解,为学习者提供实例;为了帮助学习者开阔视野、拓宽项目制作的思路,在线平台上还展示了一些全国获奖的优秀作品及教育企业的产品实例。2)中间3个模块内容以项目制作为核心的,为此提供基本操作技能的微课视频,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启发思路、关键讲解、演示操作等几个环节。此外,根据每个项目的任务进行概括说明,从制作、反编译、3个项目彼此之间的联系来提出问题,为学习者提供以启发思考为主的问题讲解视频。3)最后一个模块以任务性项目为核心,这一项目贯穿前面3个项目的所有技能,因此也是难度最大的,要求学习者自定选题,完成教育资源的教学设计、界面设计、制作和开发。提供的教育资源有往届学生优秀项目作品设计和开发方案。项目学习的设计与实践为了突出项目所具有的实践意义,项目选题组特意走访中小学的一线学科教师,向他们咨询在实际教学中对数字教育资源的需求,又结合学生实际的制作水平,准备6个方向的选题供学习者选择。项目学习步骤:1)走访调研,确定项目作品选题;2)分析项目作品选题,转化为具体问题和任务,设计出项目作品的评价量表;3)根据具体问题和任务,整理出完成作品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4)分组制订项目计划表,确定各组员的具体任务,指定观察员和记录员;5)激活原有知识,提出新的问题以及需要新学习的知识和技能;6)把原有知识与新学习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作品设计与开发中;7)分组展示作品,开展小组互评;8)反思经过项目作品制作而提高和学习到的新知识与技能。课程评价主要包括:第一个学习阶段的讨论、测验占15%;第二个学习阶段的练习、作业、讨论占35%;第三个阶段的作品开发、作品展示、作品互评占50%。反思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例如:如何分组以及进行小组内部成员的表现测评;讨论发帖、回帖的质量评价;项目学习会因学习者畏惧困难而质量下降,更多地依赖教师提供的支持和帮助。这些问题或不足仍然需要后续研究,将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宋华明.“项目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实施与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20):51-52.

[2]张鹏.项目学习:推进课程优化与改善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4):93-96.

作者:周媛 韩彦凤

上一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研究 下一篇:经营管理在油田开发经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