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手工教学发展儿童的综合能力

时间:2022-10-27 11:42:13

如何利用手工教学发展儿童的综合能力

手工制作对儿童来说是一种十分有趣、有效的提高动手能力的形式。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感到手工制作不仅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有推动作用,对儿童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美术教学中怎样利用手工教学发展儿童综合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以点带面,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学科都是老师讲解知识技能,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完全没有主动性。

手工制作课以动手为主,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究空间。教师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创设活动机会,让学生自主讨论,探究各种制作的方法,让学与玩融为一体,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如在教授《剪纸》一课时,我让学生先看看手拉手的小人是怎么剪出来的,怎样才能使所有的小人剪得一样,让学生明白在剪之前如果把纸折好,就可以剪出相同的图案来,折的次数越多,剪出来的相同图案也越多。接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剪纸作品窗花,想想那些各不相同的有规律的图案是怎么剪出来的。让学生明白叠纸的方法不同,剪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看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达到,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也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最后,小组合作一组剪纸窗花作品。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地探索,对剪窗花的知识技能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与体验。

手工制作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发现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地思考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引导提问,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现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才能。”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一项发明都起始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本身就蕴含着创造思维的火花。由此看来,引导学生在观察与体验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正是培养他们创新思路的起点。因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提出问题、甄选问题,以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及创造力。

如学生在学习制作纸花时,我把做好的纸花和制作时需要的材料放在每组学生的桌上,让学生们自己观察。一开始,学生都觉得这很漂亮的纸花一定很难做。这时,我引导学生把纸花拆开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做的。于是,孩子们立即动手,一边观察一边讨论,一番捉摸后基本上掌握了制作方法。细心的孩子看到,卷曲的花瓣很漂亮,可是自己却怎么也做不出这种效果,就问老师,经过师生的讨论最终明白了制作方法。在学会一两种纸花的制作方法后,我惊讶地发现很多学生都可以制作出其他种类的纸花。学生对于自己创造出来的作品,相当有成就感。越是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就越是积极主动地思考,作品就越是有创意。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久而久之就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三、培养技能,锻炼学生生活能力

一位女医生说:“我从事医务工作,所用的科学知识不全是小学学的,但动手操作能力却是在小学锻炼的。”可见,手工制作课对劳动技能的提高、在生活工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不可忽视利用手工制作的多样性、情趣性、愉悦性等内在能量,提高儿童动手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学习深造、职业选择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条件,打下牢固的基础。美术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相关的职业知识。如《有趣的服饰》一课,要求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特色的“服饰”。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服装装饰的基本元素,在动手的过程中,学生总是兴趣盎然,整个过程充满趣味和创意。这类的课程会在一些孩子的心里埋下一粒种子,也许有一天会生根发芽,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的一棵大树。

有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手工制作课不仅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提高了思索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试论幼儿合作交往技能的缺失及培养途径 下一篇:浅谈幼儿多元化阅读指导的尝试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