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本—文本”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时间:2022-10-27 05:59:34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本—文本”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摘要]文章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以教育部统编教材为依托,以解决高职学生成长成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切入点,以提高学生科学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为落脚点,构建实施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本—文本”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体系 建构

[作者简介]邓宏萍(1970- ),女,江西萍乡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江苏 泰州 225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江苏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二等奖科研项目(项目编号:JG201015)和2011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资助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整合研究”(项目编号:TZYJY20110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34-02

“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书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同志的这一指示,为思想政治教师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高职思想政治教师教学既要遵循教材,讲授做到不变形、不变味、不变样,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成人,做到教学回归生活、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一、构建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本—文本”教学体系的依据

1.理论依据。一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中心,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强调把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和最终归宿。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在活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是体现全部本质力量的自由创造、自我确认和自我实现的生命历程。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是教师要重视并提升和满足学生社会交往和社会关系需要,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中获得全面发展。二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教育新思潮,建构主义对全世界的教育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和广泛的影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启示是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创设与学习有关的真实世界情境,注重协作学习,并为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提供各种信息条件。

2.现实依据。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自然科学学科知识的价值是中立的,教师在教学中主要是处理好认知关系,清楚地说明事实,在帮助学生进行“知识重建”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涉及价值评价,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处理好认知关系和价值关系,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在“价值重估”的过程中引起学生对相关内容的价值评价,产生创造性的价值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思想政治教师深入学生的生活,使普遍观念与具体情境相结合,启发学生建构相应的思想道德知识及其价值观念,并能创造性地将这些观念运用到某种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二是高职“90后”学生的发展特点。高职学生大多数是应试教育下“理论学习”的失败者,对理论学习和知识传授存有恐惧乃至自卑心理。“90后”高职学生成长在快餐文化和网络文化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其思想观念、价值倾向等与主流价值导向存有一定的差距。“90后”高职学生身处充满竞争与机会的时代,他们不仅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还渴望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上的成功,因而更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师要在坚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向下,结合学生成长成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二、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本—文本”教学体系的构建

1.“人本—文本”教学体系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高职学生成长的不同生活空间,从精神的四个基本维度“理”“情”“德”“法”将教学内容设置为四个专题。理,人生价值的理性追问(掌握和谐人生的真谛);情,爱己爱人的博大情怀(塑造快乐人生的环境);德,真诚和谐的道德境界(明确人生修养的准则);法,公平正义的法治素养(选择并践行人生正途)。由此帮助高职学生在成长成人过程中明确价值标准与行为规范,加强个人修养,实现知行转化。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见135页表1。

2.“人本—文本”体系下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中国社会变革,密切联系近现代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设置社会变革的理论指引、途径与方式、目标与任务、内容与力量四个教学专题,逐一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往哪里去”“做什么事”“谁来做事”五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明确责任、发展自我、服务社会,将自我发展融入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发展中,进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教学内容安排,见135页表2。

三、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本—文本”教学的实施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②,“人本—文本”教学体系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围绕四大要素展开。

1.设置情境。“情境”是指学习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境按其呈现方式可分为符号式(以多媒体课件为平台,借助文字、语言、图像、视频、动画、音乐、图表等符号形式呈现真实的历史事件、典型案例和社会热点问题)、模拟式(通过角色扮演、辩论、辨析、演讲、游戏等课堂互动形式,让学生体验成长环境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实践式(学生组建不同的实践活动团队,在课外按要求协作完成相关主题活动,在现实中解决所遇问题)、虚拟式(借助网络平台与技术,再现历史及现实中的一些真实事件,思考比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四种,教师可根据当前的学习主题及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设置。“人本—文本”教学体系下,教师创设的情境,必须对生活有所加工且具有情感渲染力,使学生形成学习上的心理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探究兴趣,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完成意义建构。

2.协作会话。“协作”与“会话”发生在师生教学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协作”学习的过程也是“会话”的过程,“协作”与“会话”是交叉重叠进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第一步,教师介绍课程专题教学安排,学生按要求组建学习团队;第二步,学习团队自主选择一个教学专题,讨论确定学习任务及涉及的各类信息;第三步,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情境,学习团队收集整理评价相关信息;第四步,教师呈现教学情境,提出引起“价值重估”的问题,解答学习团队交流汇报的问题,其他学习团队听取汇报并提问、评价或补充解答;第五步,教师点评与总结,提出将“价值重估”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做价值评价,产生创造性的价值观念。

3.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图式赋予当前学习主题以意义,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思想政治理论的“意义建构”既要“识理”(了解某一普遍观念的价值),又要“识事”(在生活某一情境中见机行事)。因此,“人本—文本”教学体系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课堂教学环节外,开拓课外实践教学及网络空中教学环节。将三个环节的教学相融合而实施的完整教学流程为教师在线调查、安排教学任务——学生组建团队、领取学习任务——学生收集加工信息、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教师设置情境、提出问题——学习团队协作、交流汇报——教师点评总结、再次提问——师生网上交流、探讨解答问题——实践活动成果评价与展示——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进行价值评价、完成意义建构。

“人本—文本”教学体系下,思想政治教师要打破教材、走出课堂、突破讲授,师生在具体情境下开展协作会话,在教学相长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意义建构”,实现教学目标。

[注释]

①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中学语文教学,2002(8):56.

②全,宋乃庆.建构主义的全息性概念与数学经验性教学模式[J].中国教育学刊,2003(5):41.

[参考文献]

[1]杨笑琪.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导刊,2009(10).

[2]杨维东,贾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述评[J].理论导刊,2011(5).

[3]孙迎光.德育理解——跳出传统教育学思路[J].南京社会科学,2010(10).

上一篇:“双行业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应用英语专业建... 下一篇:“知豆”引发电动车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