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状况及护理

时间:2022-10-27 05:17:24

产妇分娩前的心理状况及护理

摘要: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但对其母子都有重大的心神应激。母体对应激的情绪反映主要是紧张、恐惧和焦虑。

关键词:分娩;产妇心理;产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59-01

子宫收缩、宫颈扩张、胎儿经过产道阻力娩出,对精神是极大的刺激。种种心理将会对分娩产生不利影响,现将产妇分娩前各种心里的调查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0例中初产妇280例,占93.3%,经产妇20例,占6.7%;年龄23-46岁,学历大学程度58例,占19.3%,高中程度85例,占28.3%,初中程度100例,占33%,小学水平27例,占9%,文盲30例,占10%。

2 结果

情绪紧张280例,占93.3%,原因是环境陌生,其他产妇的及亲属过分关心造成的紧张气氛等;恐惧心理240例,占80%,原因是怕难产,怕大出血,怕生女孩,怕受不了分娩的痛苦;焦虑心理约占90%。

3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神经、心理引起的身心疾病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引起身体的病理反应。人在紧张、恐惧时会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血浆中皮质醇和儿茶酚胺浓度增高,研究表明,过量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可使子宫收缩增强,而去甲肾上腺素与焦虑呈负相关,疼痛与皮质醇之间呈正相关。产妇不良的心理状况可以致子宫收缩力减弱。疼痛敏感,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妇疲劳,而这又会加重产妇的心理负担,使难产率、感染率升高,因此对产妇进行适当适时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1)加强卫生知识宣教,使产妇认识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消除分娩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增强产妇对分娩的信心;(2)良好的医院环境是保持病人身心舒适及接受治疗的外在条件。待产室应保持安静、清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良好的通风和风光,使产妇心情愉快,形成最佳身心状态;(3)产科工作者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操作轻柔、熟练,缓解产妇的紧张心情,有助于加快产程;(4)重视家属的支持与合作。

4 产妇的心理护理

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通过亲切交谈,细心观察,了解她们的思想状况及心理动态。介绍本科的技术力量和监测母婴安全的各种先进仪器,同时用易懂的语言向她们介绍妊娠、分娩知识。讲解阴道分娩的好处、剖宫产的利与弊,使产妇认识产程,认识宫缩疼痛,接受这一现实,树立正确的生育观,使之坦然面对整个生育过程,有信心与决心配合产程观察与护理。及时解决她们提出的问题与需要,使产妇感到亲切,从精神上获得心理支持和满足,树立分娩信心。指导产妇使用放松术达到心理镇痛;宫缩时做深呼吸,全身放松;宫缩间隙鼓励产妇多进食、充分放松、闭目养神、减少体力消耗,以保证有充沛的精神和体力完成整个生产过程;播放优美悦耳的音乐,使产妇心情舒畅,转移注意力;宫缩时按摩腰骶部,以减轻不适;供给充足水分,保持大小便通畅,随时将胎心、宫口开大情况告诉产妇,让产妇了解产程的进展,调动产妇的积极性,使生产成为一个互动的过程。

总之,一个产妇能否顺利完成分娩,与产妇的精神状态及护理人员正确的心理护理有很大关系。实践证明,加强产时的心理护理,可明显缩短产程,减少异常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且对产后身体的复原也是十分有利的。

参考文献

[1] 杜召云,成义仁.护理心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8,8

上一篇: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4... 下一篇:浅谈儿科护理特点与护士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