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

时间:2022-10-27 04:23:36

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

探讨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实质上就是运用逻辑方法为职业教育理论找出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前提或出发点。运用逻辑方法寻找职业教育理论的逻辑起点。实际上也就是运用历史方法追寻职业教育的最初生长点和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基本形态。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一直是职业教育领域被忽视的理论问题。正因为如此,在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这一问题又是一个常常被混淆或误解的问题,由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的严重不够,也就直接影响到科学的职教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直接影响到职教实践健康而深入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到国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战略决策的实现。

职业教育逻辑起点的前提和依据

一般说来,对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可从两个层面上进行解析,即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前者是以知识理论为起点构建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后者走以岗位技能为起点构建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

对于职业教育而言,逻辑起点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实践问题。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经过理论论证以后,还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首先,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应来源于职业教育本身形成与发展的实际过程,它是一根在更高层次上贯穿职业教育理论全部内容的红线。否则,逻辑起点的“起点”体现在哪里呢?所谓职业教育的逻辑体系就是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其特征是全面性、逻辑性和系统性。职业教育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既由职业教育的社会实践决定,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离开实践的职业教育理论是空洞的理论。科学的职业教育理论是在职业教育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并经过实践检验和证明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因此,我们必须遵循一条唯物主义的路线来探寻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其次,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应具有这样的特质:第一,由对它的分析可以推演出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壮大、衰落和消亡;第二,它规定着职业教育的性质、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办学模式和发展模式。再次,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任何一种科学而完整的理论体系都应有其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逻辑起点,这样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否则,便不成其为逻辑起点。这样的理论逻辑起点蕴涵着整个理论大厦的全部信息。作为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只能有一个,而不能有多个。在此问题上,我们一定要把作为构建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前提的逻辑起点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加以区分。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不仅要符合中国职业教育形成和发展的实际,对中国的职业教育有最强的解释力;同时还应具有与世界职业教育相接轨和对话的能力。在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中,尤其如此。

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只能从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和服务对象中产生,我们知道,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最大程度地满足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素质。因此,把岗位技能的要求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才能建立起职业教育的理论体系。以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就合乎逻辑地引申出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劳动者具备素质之间的矛盾就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始终。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必然规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逻辑顺序,一个是职前的岗位技能培养,另一个是职后的岗位技能提升。这两个逻辑顺序支撑着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职业教育和岗位技能结合得越紧密,职业教育就越发达,经济也就越发展。德国和日本的经济腾飞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科学建构。

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逻辑起点的现实意义

确立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建构职业教育的逻辑体系,是对传统职业教育逻辑体系的挑战,也是职前技能培养教育和职后技能提升的改革方向。

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对传统知识作为职业教育逻辑起点的挑战。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以知识建构起职业教育的逻辑体系,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意识仍停留在“知识的授受”上,学生的学习观也停滞在知识的接受与简单的操练层面。学生走上岗位后,虽然掌握了严密的正确的知识体系,但是,面对岗位技能的需求,学生依然无所适从。这样,既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也耽误了学生的职业发展,更满足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职业教育的需求。以知识为逻辑起点的传统的职业教育,也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这种动手能力不是从社会岗位技能出发分析出来的,而是对于科学知识的证明,它对于技能的培养简单地理解为增加实践课的课时,压缩理论教学的课时,将之作为“知识教学”的“添加剂”与学科理论的“掩饰物”。在这样的职业教育体系之下,其结果必然是一方面是社会上大量存在找不到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另一方面是企业技能岗位招不到合适的技能工人。近年来在南方出现的“技工荒”在全国范围内都有蔓延的趋势,因此,我们不得不对传统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进行反思,否则,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严重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也为职业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从岗位技能出发设计职业教育的逻辑体系着重于调动学校本身的教育资源,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结构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岗位技能的要求,关注学生实践理性的培养,把学科知识变为学生

的自身能力,体现在岗位的技能要求上。这需要改变以往的封闭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转化为订单式岗位技能培

养模式。

以岗位技能为逻辑起点

建构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系

以岗位技能为逻辑起点建构职业教育的发展体系,其宗旨是使受教育者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具备职业所必需的实际工作技能,而且把是否具备这种技能作为评价学生和教师乃至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准。岗位技能为起点的职业教育的逻辑体系也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强调教学的灵活多样性和管理的严格科学性,真正体现注重技能培养。

把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不仅仅重视职前学生的技能培养,同时,也强调学生毕业后的技能提升,真正做到建构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和终身教育。把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一方面,能够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动手能力较强的实用人才,另一方面,它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个性化教育,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的专业。岗位技能起点下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除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外,学校在专业设置、师资配备、基础设施等方面也要跟上学生的实际需要。

无论是学生职前的岗位技能培养,还是职后的岗位技能提升,都应按照岗位技能的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建构相应的职业教育体系:首先,对于社会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分类;其次,组织专家制定岗位技能分析表;第三,审查制定岗位技能分析表;第四,制定教学模块,建立和岗位技能相适应的学习信息资料库;第五,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职业分类指导;第六,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第七,按照模块进行学习;第八,学生对于理论学习和岗位实践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岗位技能进行考核评价;第九,评价合格后学生在预定的岗位就业,进行岗位提升,不合格的找出相应的模块重新进行学习。

按照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对职业教育进行整体设计,并不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在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岗位技能中也渗透着企业对文化精神的追求。例如:许多外资企业对于岗位技能都要按照“5S”基本的技能要求,即,“整理”、“整顿”、“清扫”、“清洁”、“身美”。这个要求不仅仅是一种岗位技能要求,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追求。那种认为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会造成人的异化的观点是片面的。

要实现岗位技能为起点的职业教育的逻辑体系,必须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在德国,职业教育对于岗位技能进行设计、学生进行实习,企业进行资金支持,政府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在我们国家,虽然还没有相应的政策,但是,已经开始起步,教育部已经开始制定相关的对于按照岗位技能进行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例如:2006年10月教育部制定了《逐步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制度》,在这个制度中,体现出了按照岗位技能作为职业教育逻辑起点的体系要求,对于学生的实习、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到企业工作半年等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构建以岗位技能为逻辑起点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就指日可待。

上一篇:论大学生基于职业生涯规划下的“先就业,后择业... 下一篇:简论英语诗歌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