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环境下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27 02:41:32

情景模拟环境下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研究

摘 要:该文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英语教学中图式交互可视化的概念内涵,即在英语教学中,应用视觉表征手段,将图式交互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从而促进 师生和生生之间深层次有序交互的教学策略。将图式交互可视化运用于课堂交互组织,能改善英语教学课堂交互的有效性,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图式交互可视化研究作为信息技术环境下交互式英语教学的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新探索,将为英语教学课程改革提供新的视野。

关键词:概念图;图式交互可视化;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47-01

一、什么是情景模拟环境教学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就直接步入社会从事社会实践工作。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一种近似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在一种人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二、问题的提出:英语教学需要进行图式交互可视化

在高职英语课堂中,课堂交互受个体、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阅读教学形式单一,教师照本宣科、以讲为主,学生聚焦文本、以应付考试为主的教学状况仍普遍存在,教学效果存在随意和沟通不深入等交互失效的现状,缺乏有效培养思维能力的课堂交互手段仍然制约着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化改革。

我国的图式理论由于其通过分析语言学习的理解过程而进行交互设计的特点,对英语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图式理论认为须具备两个条 件:一是具备与模拟情景相应的图式知识;二是在情景演绎过程中成功激活相关图式。图式理论提出了英语学习交互的必要性,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图式理论没有给出指导阅读教学交互的具体教学方法。

三、问题解决:用概念图支持客运服务英语教学中的图式交互可视化

1、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概念图辅助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点。概念图的图表特征包括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概念图支持下的交互式英语模拟情景教学模式,旨在教师的英语教学设计和引导下,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依据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特点,通过学生主动、互动、合作学习,形成主题结构概念图和主题拓展概念图,实现快速、准确、深度、扩展的英语学习,综合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英文能力,提高思辩能力。

基于情景模拟的铁路客运服务英语教学模式所开展的图式交互可视化教学设计,利用概念图技术支持师生通过交互扩展,整合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绘制以铁路岗位主题为核心概念展开的学生主题概念图、教师主题概念图、学生拓展主题概念图,构建学习共同体,支持学生主动、协作、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不同主题概念图的交互学习过程中,实现准确、深度、扩展英语知识储备,培养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提升思辨能力。其教学交互策略运用在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学生主题概念图绘制、学生主题概念图选组、教师主题概念图设计、师生主题概念图比较设计、拓展主题概念图设计5次交互中。

2、教学设计流程。(1)第一环节为课前学生合作交互,即学生主题概念图绘制图式交互可视化策略,通过制作学生主题概念图,搭建可视化学习诊断平台,让学生能够了解自己对项目的思维图式,进而调动学生思维。在此环节中下发客运服务英语中某一工作岗位项目任务书,描述项目学习目标;交代项目任务;如工作场景为车站候车室、学生根据其要模拟的环境课前进行查阅资料、掌握其工作岗位的具体作业内容,为对候车室场景的模拟打下理论基础。(2)第二环节为课中师生协作交互,包含三次交互。第一次交互是学生主题概念图选组图式交互可视化策略,指由教师主持、学生主讲的学生主题概念图互动。在此环节中、在补充和修正学生对候车室环境掌握的理论知识,着重老师对学生所查的工作岗位标准进行更进一步的讲解,提出其质量要求。第三次交互是师生主题概念图比较设计图式交互可视化策略,指可视化比较师生主题概念图中 高层次文化思维概念互动。通过探讨师生主题概念图的概念空间布局所展示出的不同文化思维 能力的直观认知数据,帮助学生就相同的概念进行重新认识进而修正原有图式(再概念化),从不同角度理解岗位需求,总结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积极的元认知体验和理性思维能力。(3)第三环节为课后学生自主交互。该交互是拓展主题概念图设计图式交互可视化策略,指学生运用网络充分开展主题阅读,总结设计出与主题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相关命题,深入文化熏陶;教师通过班级博客及QQ群引导交流,辅评价学生拓展主题概念图知识结构。

通过3个环节和5次交互,学生经历了图式“编码”―展示填充比较“提取”活动―重建图式“编码”的可视化有序知识建构交互过程。通过逐步构建多层次的主题概念图,学生训练了由点串成面的思维方法,进而形成从整体上了解自己对课文理解的思维图式。通过任务环境的模拟,有序地预设学生与教学内容、生生、师生间进行教学交互的程序规则,有效增强学生学习交互的频率和效率,整合多种学习资源,实现学习资源价值的最优化,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 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 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 界, 2010,(1): 11-16.

[3] 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2008,(10):29-34.

[4] 姜 虹.问题导入式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D].内蒙古: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上一篇:提高小学数学质量的方法 下一篇: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