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初探

时间:2022-10-27 02:17:20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初探

摘要:安徽省宁国市港口生态工业园位于宁国市北陲,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近年来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在推进产业升级,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先行区的背景下,根据宁国市委、市政府——“城市副中心新城区、工业主战场新园区”的定位,园区开展了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建设,使之成为宁国市“一核三聚”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高地。本文作者以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核心区城市设计方案为例对生态工业园区规划进行初探。

关键词:宁国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城市设计

1.规划范围

港口生态工业园,南距宁国市区14km,北至宣城市31km,东临水阳江畔。本次规划核心区位于生态工业园区中部,两翼为工业园区,南北为居住组团。城市设计范围总用地面积约2.5km2,北靠架子山,南至纬五路,西贴经四路、东沿宁港路。东西长约2.8km,南北进深约1.3km。

2.现状概况——主要有利因素

2.1区位优越,交通多元

港口生态工业园交通多元便利,从陆路可通过省道215、104省道与周边联系,规划建设的宁宣杭高速和扬绩高速在宁国市交汇,为港口与南北沪渝高速及杭瑞高速的联系增加了更为快捷的便利通道。

2.2政策引导、规划有序

根据“安徽县域科学发展试验田”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中小城市”发展方向之要求,实现港口生态工业园城市副中心、工业主战场的目标,园区近年来编制了多项上位及专项规划指导建设,包括港口镇总体规划、宁国市港口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港口生态工业园区绿色城区发展专项规划、及电力、道路等多项专项系统规划。

2.3生态优越、依山伴水

基地内部现状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整体地势形成西高东低的态势,内部较为平整,坡度基本在10%以内。区块北部的架子山相对较高,为区块提供了良好的绿色屏障。同时基地西拥水域,东贴湿地,内部水系潺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良好的基地开发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园区的可持续绿色开发提供了优越的基础。

2.4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港口古名杜迁镇,在宋《元丰九域志》、明朝王廷相诗歌《港口舟行》及民国《宁国县志》都有记载,是宁西北和古宣州西南物资集散地,有丰富的内河港口文化。明万历年问贡士何应玄更留有《杜迁八景》的诗句——“遥指风帆天际头,天边秋色片帆收”描绘了港口往昔繁忙的景色。如何充分挖掘港口的历史人文特征,结合园区景观节点打造,使港口形成集“人、正、商、文”四气汇聚之地,体现文化内迁是规划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有待完善的问题

随着园区不断快速发展,现状工业园区也面临了一些问题:

3.1配套设施亟待完善

园区现状内部在汪港路南侧有在建港口居民安置小区,同时部分工业企业已开工建设,但配套设施仍然较为匮乏。如何从园区产业配套服务及居住区多元配套着手,增加园区吸引力显得至关重要。

3.2支路网密度有待优化

从上位规划来看,园区基本以棋盘格式布局路网,但支路网体系密度偏低,划分地块较大,需进一步根据基地情况进行完善优化,增加支路网体系。

3.3景观资源尚未利用

区域内虽然生态环境优越,但未成体系加以利用,同时部分山体林相季相混杂,公共开放空间与城市景观通廊亟待提升;同时还应充分挖掘利用港口历史文化,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绿色生态工业园区。

4.规划研究

4.1规划整体定位

通过“生态绿城、产业兴城、幸福融城、交通畅城、文化蕴城”打造“生态工业绿城,幸福和谐港口”,使得区域成为集生态工业、行政服务、和谐居住、商务商业、市场商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工业园区。

4.2城市设计框架

从生态要素的基点出发,规划通过界面分析、提取节点、生成路径、确立通廊、形成网络的城市设计框架,以生态为框架确立基底关系从而对区域组团进行进一步功能明确及细化。

4.3功能结构

区域整体形成“一带环绕、两轴发展、三核共导、八片围合”的功能结构。

(1)一带环绕:以西侧滨水休闲公园为核心,以贯穿居住组团以及商业、商务、行政、文化等功能组团形成的绿色景观带。

(2)两轴发展:分别指联系东西两侧工业组团,穿越中部核心服务区域的,沿汪港路形成的东西向工业园发展轴,和以架子山为背景景观山体,沿行政中心、市民广场、商业商务中心所形成的工业园区服务轴。

(3)三核共导:由行政中心、文体中心及商业商务中心所形成的三大服务核心,从而引导服务两翼工业组团及总部居住、配套组团的发展。

(4)八片围合:围绕三大核心所形成的南北五大居住片区,西侧滨水休闲公园区,东侧生态公园控制区及沿宁港路设置的商业商贸市场区。

4.4总平面布局

根据总体功能结构,总平面布局围绕架子山南侧轴线分别布置科研孵化区、行政服务中心、市民广场及商务商业核心区。其中商务核心广场双塔点式高层及中央水景广场,以开放之姿对称呼应行政中心、市民广场及北侧架子山山体,形成显山露水之态势;行政服务中心西侧设置滨水公园,结合地形高差改造设置文体中心、酒店会议、风情小镇区域,通过充分利用滨水公园的打造提升区域文体、展示、休闲服务体系,为区域人群提供极佳休憩场所。同时在区域根据多元居住需求设置,以邻里中心为核心设置多层为主、小高层为辅的居住区块;沿汪港路结合总体规划在宁港路设置商业市场区块,为园区企业多元发展提供对外展示销售空间。

(1)生态绿城——依托景观廊道形成“一心一带”的景观节点格局,主要包括市民广场和商务商业中心的核心景观节点,同时结合各功能区块区域内形成贯穿各个组团的绿带网络体系。

规划设功能景观轴形成纵横两条轴线,其中东西向主要为沿汪港路形成的园区风貌景观轴,该段轴线平面结合两侧水带与水体,中部贯穿市民广场及商务中心水景广场设置;立面主要以丰富的城市天际轮廓线为图底关系;纵轴沿北侧架子山-科研中心-行政中心-市民广场-景观大道-商务商业中心,形成纵向上显山露水的景观通廊。同时结合水岸整治改造、并在小区内部设置的多处次要景观节点。

(2)幸福融城——规划根据园区产业人群需要设置多元居住满足不同人群需求,舒适住区为吸引镇区普通人群购买、人才公寓则吸引具有较高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共管公寓通过个性化的设计为短租高素质白领提供需求、安置用房及廉租用房则为安置居民及新入园区产业工人提供居住空间需求。同时规划根据服务半径设置五个邻里中心,安排社区级商业、文化、体育、农贸市场、卫生服务等综合功能,方便居民。同时位于滨水公园的风情小镇为园区产业人群提供下班之后集餐饮、娱乐、休憩的极佳场所。

(3)产业兴城——区域行政中心及政办公大楼位、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北面为档案馆及规划馆等功能于一体,为区域产业园区发展提供行政服务平台;南侧商务商业中心集商务总部办公、银行、咨询服务、会议论坛、信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为园区产业提升提供强劲引擎;沿汪港路市场贸易区,根据园区产业特色,功能集批发、零售、展示、物流等多元功能于一体,为园区产业提供对外交流窗口。

(4)交通畅城——区域道路网系统在已建设基础上增加支路网密度——根据地块功能布局需要,分别在行政中心及居住区区块增设城市支路,一方面增加道路通行能力,一方面避免地块划分过大导致操作性降低。同时因区域东侧控制为生态公园,避免规划道路对现有山体植被的破坏,建议取消步升路局部段(经一路——经二路)。

规划建设于汪港路与宁港路交叉口设置公交首末站一处,同时沿汪港路设置四对公交车站,满足公交出行覆盖率。区域内设置公共自行车服务点,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到达了、距离,提倡绿色出行。

步行通道分为人行道和地块内部人行通道。地块内部人行通道结合山、水、广场、公园、步行街、形成网络式的绿道系统,规划通过串联市民广场、生态公园、沿汪港路水系街头公园及滨水景观公园形成主体绿道慢行系统,同时结合休闲步道,打造网络步行系统。

(5)文化蕴城——通过“一心八景”的文化元素格局,围绕市民广场设置港口之心,同时结合滨水公园、生态公园及水系公园等功能区块根据“杜迁八景”分别设置古城烟影、港口风帆、钓矶月鉴、云峰霁雪、柳溪积翠、磨苑浮岚、金岭朝曦、兵府云屯八处文化景观节点,充分体现港口历史底蕴。

5.结论

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论证分析。经业态、功能、交通、配套设施及文化挖掘各方面的分析研究,最终通过控规进行绿线、蓝线的落实及指标量化,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

收稿日期:2013-4-10

作者简介:薛俊(1977-),男,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

上一篇:现代室内装饰施工工艺探讨 下一篇:探讨现代民居建筑如何利用好传统通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