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生物复习效率的探索

时间:2022-10-27 08:58:25

提高初中生物复习效率的探索

摘 要:该文结合生物新课程教学实践,就初中会考前的有效复习策略作一探讨。主要包括:统一师生认识,制定复习计划;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加强学法指导,减轻学生负担;加强技巧训练,提高答题正确率。

关键词:生物教学;初中生物;复习;策略

现代教学理论不仅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重视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品质;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品质。笔者在初中生物会考前的复习中积极采用多种手段,在发挥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注意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努力实现有效复习目标。

一、统一师生认识,制定复习计划

目的明确、目标一致,才能有统一的行动,才能使学生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久的意志力,从而对智力因素进行有力地支持和维持。

1.统一师生认识,明确复习重点

要营造良好的复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考好生物的重要性。生物虽然不是中考科目,但会考是否合格将直接作为高中录取的重要参考依据,并且若不及格将直接影响初三毕业。另外,生物学会考重点考查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复习中要狠抓双基训练,坚决摈弃偏题怪题。

2.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有了复习计划,才会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复习计划大致分两轮,第一轮复习可按章节梳理知识点,建构知识网络,强化重点知识、基础知识的复习;第二轮可根据考试题型分专题复习,重在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的能力。计划应尽可能详尽,要留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在复习中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行为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所以在生物复习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加强考试重要性的教育,加强形势教育,增强其内在动力

这在前面已讲过,这里不再赘述。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首先,在第一轮复习中,笔者改变过去复习课老师唱“独角戏”的做法,努力改变呆板、单调的课堂复习模式,尝试新的复习模式:先自主看书十分钟,找出自己认为的重点;然后,找一位同学上讲台当小老师,讲解对这一部分知识的理解;再由其他同学补充完善。学生学习积极性都很高,效果也不错。

其次,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将知识系统化、将书本由厚变薄。构建好知识网络,了解知识点在网络中的相关位置,有利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激起联想记忆和知识迁移。笔者改变教师写、学生记的做法,而是通过示范、指导,教会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然后布置学生课前自己试着画出网络图,在课上请部分同学将自己的网络图写在黑板上,由其他同学对其进行完善与补充。长期坚持能训练学生的归纳能力,又能提高复习效率。

再次,在复习完每章后由学生反思“我在这一章还有哪些困惑、疑点”,然后,通过讨论、讲解澄清一些似懂非懂、模糊混淆的概念。

最后,在练习时,为避免旧题重做,笔者对做过的练习重新设计,给学生以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复习热情,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3.利用课余时间多和学生交流,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通过交流增进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同时也可了解学生有哪些知识不懂,从而加强复习的针对性。在交流中,对学困生多鼓励、多指导,甚至可采用激将法,如有一位成绩极差的学生,每次考试都不超过45分,在复习的最后几天,这位学生突然问:“老师,我背出这四张复习卷,能考及格吗?”“当然能,只要你努力,一定会及格!”听了这话,这位学生开始认真背诵。最终生物会考中取得68分的合格成绩。

三、加强学法指导,减轻学生负担

“学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学习方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过来,又能增强其信心、浓厚其兴趣,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当前学生的学业压力、学习负担确实较重,要减轻学生负担,关键是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以下学习方法:

1.列表对照法

初中生物有很多需要区别的概念,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排泄与排遗、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等,通过列表、对照就会一目了然。

2.亲身体验法

人也是生物界的一员,有很多生物学知识,特别是和人体有关的知识,可通过亲身体验来记忆。如屈肘伸肘时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可通过亲自示范来记忆。

3.口诀记忆法

教学中引入浅显易懂的顺口溜、谐音,能激发学习兴趣、加强记忆。如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氨、水蒸气、氢气、二氧化碳、硫化氢――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时空;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课堂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和谐课堂的主人应是学生,应给学生创造一些张扬自我个性、展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和谐课堂的时空应让位于学生,应最大限度地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讨论、活动、思考。甲氨水轻儿(二)流。

4.形象记忆法

有些知识的记忆可采用联想和想象,如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可想象成一顿午饭:米饭中含糖类(淀粉),一块肉中的瘦肉为蛋白质、肥肉为脂肪,一碗青菜汤中有水、无机盐、维生素。对于书中的一些叙述性文字的理解、记忆,可要求学生参考插图记忆,如尿的形成过程如能结合尿形成的示意图就能形象、深刻地记住。

5.尝试回忆法

根据记忆规律,为提高记忆效率,笔者要求学生读完两遍就尝试背诵,不会的跳过,再读时重点看没背出的后再背,这样可节省时间。

6.错题摘录法

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本笔记本,将平时做错的题摘录下来,分析做错的原因;将复习中的疑点、难点都整理在上面,以备自我反思和与同学互相交流。

四、加强技巧训练,提高答题正确率

答题马虎是学生中的普遍现象,这是由于非智力因素中的动机、性格等缺陷造成的。提高答题规范性、准确性,就好象足球比赛中的临门一脚,是检验复习成果的关键。近年来苏州生物会考全部采用客观性选择题型,答案全部涂在答题卡上。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加强对学生答题技巧的指导和训练。

1.注意答题顺序训练

我市生物会考卷为60道选择题,其中30道为每题2分的单项选择题、5道为每题3分的双项选择题、其余25道为每题1分。根据这一分数结构,合格与否关键在于这2分的单选题及双选题。为此,平时加强单选题和双选题训练,努力提高正确率。考试时要求学生先把高分题完成并涂好卡后再完成其他题。

2.遵循先易后难的规律

会做的先做,不会的最后完成。如果仔细思考后仍无头绪时,可用猜测法,即每一选项的出现次数大致相同,当时间过于紧张而你又有不少题空着没做时,不如综观前面所选,找出现最少的选项填上。

3.培养仔细审题的习惯

选择题考查的内容具体,范围广泛,能力与知识并重。对选择题的审题,主要搞清楚是单项选择还是双项选择,是选择正确陈述还是选择错误陈述。

4.多用淘汰错误法

把选择题各选项中错误的答案排除,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

5.进行必要的涂卡训练

初二学生平时涂卡的机会不多,而生物考试时间只有60分钟,题目达60题,因此总体时间是紧张的。为提高熟练程度、提高准确率,必须进行涂卡训练。

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笔者所任班级在近年苏州市生物会考中的合格率、优秀率均领先于苏州市平均水平。这也初步验证了上述策略的有效性,同时也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流。新课程的实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做中学”。新课程的这些理念,实质上也体现了对非智力因素的重视,通过非智力因素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以达到两个因素的共同提高。

上一篇:新课改下的中学体育教学 下一篇: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数学课堂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