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时间:2022-10-27 08:31:21

人文关怀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不仅是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考入理想的大学;不仅是让学生让学生拥有高尚的道德、健全的人格,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还要让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幸福,并且获得终生幸福。这种幸福的感觉对学生自己,对他人都是受益终生的。而学生获得的这种幸福感,离不开教育工作者的人文关怀教育的成功就是建立在这种人文关怀的基础之上。

一、教学效果不显著,源于没有从实际出发忽视了学生的感受

我有一个学生叫朱震,写作文缺少文采,内容上也没有新意。我常在作文课上批评他:“朱震,怎么搞的?这次作文又没写好?”朱震望着我,一脸的委屈。

一次,我在一本《中学生优秀作文选刊》上,看到一位初二学生写的作文。文章很好,很有思想。有趣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也叫朱震。我把这篇作文拿到班里,念了一遍,然后对我们班的朱震说:“看看人家的作文……”“老师,这是我写的”朱震轻轻地对我说。我一下子愣在那儿。

原来,朱震刚上初中,就跟二中一个叫刘慰增的老师学作文,进步很快。朱震现在是我的弟子,都高三了怎么反而退步了呢?“是老师讲得不好吗?”我问朱震。“不是的,老师您讲得很好。可是您每节课都讲得太多了,我没记住。”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讲得太多,那讲得少点行不行?一课一得的思想初步在我脑海中形成了。

有人把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关系比喻成“大太太和姨太太的关系”。语文名义上是第一主科,实际上却不受宠爱。学生在语文上花的功夫最少,数理化上花的功夫最多,语文老师羡慕理科老师补课的学生多,找语文老师补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是语文出问题了,还是我们出问题了?

忘不了,学生向我们请假时,请假条不会写;忘不了,学生把饭卡丢了,一份“失物招领”要花上半天力气。语文老师忘不了,多少与语文相关的尴尬与无奈。我们的学生到底从我们这里学到了多少?

相反,刘慰增老师的作文班却门庭若市,朱震告诉我刘老师的课堂讲得很少,有时一节课只讲一点,但教学效果却很好。

二、重视每一名学生的感受,更应该注重倾听与交流

一次批改作文时,我看到一篇题目为《角落》的文章。写作文的同学谈了自己切身的感受:她从小成绩一般,也不象其他孩子那样爱说爱笑,爱表现自己,外表也不出众,用她自己的话讲“属于一扎进孩子堆里,就再也找不出的那种”。她坐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老师很少注意她,几乎从不向她提问。不是老师对她有什么偏见,而是确实没注意到她。她既不像好学生那样常受老师的表扬,也不像差生那样常挨批评,批评和赞扬一样,对她来说都是那样的遥远,开始她暗自庆幸,从来不用担心受批评,可时间一长,总觉得和班里其他同学比少了些什么。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问,问题可能较难,没人发言。这位同学好不容易鼓起勇气举了手,老师向四下里环视一遍,说:“既然大家都答不上来,那么…… ”然后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做了讲解。那时她很伤心,本来她有十足的把握解答这个问题,从此她不再举手,并在作文中称自己在教室中的座位是“伤心的角落”。她说自己渴望哪怕是老师的一次批评。

老实说,在这位同学写这篇文章前我真没注意过她,但她倾注真情实感写下的这篇作文,说明她是信任我的,并渴望与我交流,她使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把这篇作文朗读给全班同学听,大家先是一阵沉默,最后爆发了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也从老师、同学的掌声和真挚的目光中得到了肯定。从此以后,她把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感受、班级状况、以及学习上的各种问题用周记的方式反映给我,我用批语的方式解答。我们的交流坦率而真诚,我们发现,自己多了一位值得信赖的朋友,她帮助我发现教学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根据她的反馈信息及时做出调整;我帮助她找到学习中的不足,走出心理误区,使她不在自闭,逐渐自信并开朗起来。

三、从学生的角度,对学生的行为及时给予正确的指导

班里有一位学生的父亲因工殉职,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不仅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更要承受今后生活的巨大压力,这个家庭从此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这是我当班主任以来,遇到的对学生心理打击最大的一件事,如何尽快帮助这位同学重新振作,尽快走出心理阴霾,成为摆在我面前的一道课题。全班同学得知这一噩耗之后,都急着捐款帮助这位同学,但我规定每人捐款最多不能超过二十元,最低不限制,捐一元两元也行,捐一毛两毛也行。大家都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呢?既然捐款为什么不尽量多捐点呢?好多同学提前向家长要了钱,多则一百,少则五十,见我这样规定,心中充满疑惑。我意识到孩子们还没有真正理解这次捐款的意义,借助这一契机,我对他们做出了指导:

我们捐的多一些,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不幸家庭的生计问题。捐钱不在多少,宝贵的是我们拥有一颗真诚帮助同学的爱心。

国家对工亡人员的家庭有一定补偿,请同学们不要担心。

同学们都来自工薪阶层的家庭,爸爸妈妈挣钱很辛苦,这个学期有好几次为贫困生和生病的同学捐款了,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这几次捐助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同学们不挣钱,不能按照成年人的能力来要求自己。

家庭情况不同,有的同学有能力多捐,有的同学家庭贫困,捐一元两元都很困难。捐钱数目相差太悬殊是不是容易在同学们之间造成歧视呢?即使没有歧视,捐得少的同学是不是会有心理上的自卑呢?我们不能帮助一位同学,却伤害了一部分同学。

帮助同学的方法有很多,不一定要靠钱。我们可以在学习上多帮助他,在生活上多关心他,在他情绪低落的时候多激励他……相信我们给予他的纯洁友情将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财富。

孩子们高兴地接受了我的建议,我拿出两百元钱加入了同学们的行列,并嘱咐生活委员:家庭贫困无力捐助的同学,由我来帮助他们完成这次捐助。

高中阶段的青少年,身心都在成长,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和难题。这就需要有人适时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班主任是肩负这一神圣使命的重要角色。用学生的话说,当他们感到困难无助或是不知所措时,我的身影一出现,大家就会心里有底,感到踏实。赢得学生的信赖,得到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发自内心真正喜欢你,一定要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导师,做学生生活中的益友。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唯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关爱!关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生活中许多微小里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着永恒,而教育正是这样一种职业。无论是这个职业选择了你,还是你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都要全力做好。教育需要人文关怀,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们的教育道路将会越走越宽阔。

上一篇:浅论怎样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 下一篇: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