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与参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27 07:47:43

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与参与体育锻炼的关系研究

[摘要]目的试图通过实证性研究考查我国部分青少年的身体自我概念水平与体育锻炼情况的关系。方法 以5所1379名中学生为被试,身体自我描述问卷(简称PSDQ)和自编的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为研究工具。结果 男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中除了健康纬度外,其他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P<0.01)体育锻炼的各指标,即锻炼年限等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由身体自我概念的运动能力维度来预测。结论青少年的身体自我概念存在性别差异;身体自我概念的各个纬度及总分与体育锻炼情况之间存在很多显著相关。

[关键词] 青少年;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体育锻炼

自我概念(Self-concept)是关于自己的技巧、能力、外表和社会接受性方面的态度、情感和知识的自我知觉(Byrne,1986)。它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个性发展的中心,与个体的社会适应、自觉幸福感密切相关。身体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评价,作为多维度自我概念的一个方面,是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它可能是整体自我概念中一个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与个体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前因(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效益等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相对整体自我概念的其他成分研究显得非常薄弱,针对身体锻炼与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不多,其中绝大多数研究只是从单一方向研究身体锻炼对个体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而反向研究的非常少,如果身体自我概念能对个体的身体锻炼情况有显著影响,身体自我概念水平的变化将成为影响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之一.为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全面健康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本研究根据Harter能力动机理论与Fox提出参与身体活动的心理模式,从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对体育锻炼存在显著影响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实证性研究考查我国部分青少年的身体自我概念水平与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的体育锻炼提供一条途径。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在湖南、山东等5所中学进行调查,随机抽取班级。从班级中随机取样(见表1),共发放1682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1379份,其中男生817人.女生562人,年龄在12~18岁之间.平均年龄15岁。问卷有效率为82.0%。

1.2 研究工具

1.2.1 身体自我描述问卷(Phymcal Self-Descnpuon Ques-tlonnalre,简称PSDQ) 此问卷由Marsh编制,包括70个题目,11个维度,适用于12岁以上的被试。这些维度分别为①身体健康;②身体力量;③身体耐力;④身体灵活性;⑤身体肥胖;⑥身体活动;⑦身体外表;⑨身体协调性;⑨身体运动能力;⑩整体身体;11自尊。杨剑(2002年)对进行了修订和信效度检验,结果为:①全量表的稳定性系数大部分0.60~0.85之间,重测信度大部分在0.65~0.80之间;②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抽取11个因素,累计贡献率达63%;③在11个分量表的相关距阵中,大多数都在0.40以下,④各个分量表内的题目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都很高。总之,杨剑对PSDQ进行的信效度检验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理论效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可以成为可靠而有效的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工具。

1.2.2 体育锻炼情况调查 自编体育锻炼参与情况调查表,共7项内容,包括锻炼的时间(每次锻炼时间)、频率(每周锻炼次数)、强度、体育成绩、坚持性(锻炼年限)等。其中锻炼强度用主观运动强度感觉测定表(RPE)测定。在2007年3月首测间隔1个月后再测,两次测验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1,且相关系数达到了非常显著性水平(P<0.001).表明两次体育锻炼情况调查测试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从而说明该调查表具有较高的重测信度。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综述查阅了国内外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相关资料。

1.3.2 问卷调查 使用经过杨剑修订的Marsh的“身体自我概念量表(PSDQ)”和自编的“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

1.3.3 数理统计 本研究采用描述统计、Blvarmte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其处理过程使用SPSS 12.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处理。

1.3.4 个人访谈 在身体自我概念水平较高和较低的两组被试中随机抽取志愿者进行个人访谈,以定性方法验证身体自我概念对个体锻炼参与的影响情况。

2 结果

2.1 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结果与性别差异

2.1.1 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情况及性别差异 将不同性别中学生的身体自我概念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在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所有维度上,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健康维度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身体活动、运动能力、协调、身体肥胖、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身体自我概念总分等方面的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

2.1.2 青少年体育锻炼情况调查结果及性别差异 通过描述性统计得知:①72.9%的中的中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在2次或以上,即拥有锻炼习惯;②约85.5%的中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30分钟或以上;⑧本研究的锻炼强度采用主观运动强度感觉测定表(RPE),有15个主观感觉等级,感觉运动强度在12~15之间的占到64.6%,说明大部分中学生的运动强度是中等强度,有24.7%的中学生的运动强度比较大,只有10.7%的人群运动强度较小。以上统计表明,中学生的运动多以中、大强度进行锻炼。符合年青人的身心特点.

表3表明:在体育锻炼情况的各个指标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兴趣和体育成绩方面。均是男生得分非常显著高于女生。

2.2 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情况的相关分析对身体自我概念11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与锻炼情况调查的6项内容进行两两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①没有显著相关的组:肥胖*锻炼兴趣(0.071),肥胖*锻炼强度(0.084),肥胖*锻炼年限(0.207),性别*健康(0.245),健康*锻炼强度(0.277);②其他各组均显著相关或非常显著相关。

2.3 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各指标间的多元回归分析以锻炼情况各指标为因变量,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为自变量。使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得到标准方程如下:锻炼年限=0.463*运动能力+0.321*耐力;每周锻炼次数=0.320*身体活动+0.217*耐力+0.179*运动能力;每次锻炼时间=0.327*运动能力l锻炼强度=0.239*身体活动+0.201*运动能力;锻炼兴趣=0.458*运动能力+0.203*自尊+0.201*灵活-0.158*外

表;体育成绩=0.546*运动能力+0.192*灵活。

3 讨论

3.1 青少年身体自我概念在性别上的差异 Fox以PSPP为研究工具,结果显示,不论在身体自我价值、运动、条件、身体或力量的得分,男性都高于女性。Marsh以PSDQ为研究工具,以青少年为对象进行身体自我概念性别间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在PSDQ的身体肥胖、身体活动、身体耐力、身体力量、运动能力、身体协调、外表、身体灵活、整体身体与自尊的得分上,男性均高于女性,即只有健康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国外的研究表明:整个青春期男生降低了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意,女生则增加了对自己身体的不满意。国内黄建等人进行的研究也表明。总体上男生在身体自我各量表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生。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身体自我概念量表的所有维度上。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健康维度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身体活动、运动能力、身体协调、身体肥胖、整体身体、外表、力量、灵活、耐力、自尊、身体自我概念总分等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与Marsh的研究结果是完全一致的。与其他国内外的研究结果也基本一致。原因可能是;①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后,身体自我概念的在时间调适上男女有差距。青春期身体的巨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不能立刻完全接受身体的变化,因而不易形成恰当的身体概念。一般男性身体变化进程中由于肌肉群的增加而趋向于正性情感体验。青春期的女性有的因为脂肪堆积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到不满,女性比男性对身体感到更加不满意,因而女青少年对身体自我概念在时间调适上较男性差。②社会文化导向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个体身体自我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受社会文化导向作用影响,并急切地想要改变或消除那些身体上不符标准或自己不喜欢的部分,女性特别受文化观念中苗条身体的影响,青春期的女性更容易产生消极的身体自我概念。

3.2 身体自我概念与体育锻炼Gruber在1986做的一项元分析表明,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Sa-10kun以12~18岁的青少年为受试对象,探讨篮球、曲棍球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结果发现,透过体育运动训练对于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与身体自我概念有显著相关,本研究是探讨身体自我概念的各维度对体育锻炼情况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身体锻炼的各指标,即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兴趣、体育成绩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由身体自我概念的运动能力维度来预测;运动能力和耐力两个维度进入了锻炼年限的回归方程,它们与锻炼年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预测锻炼年限;身体活动、耐力和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预测每周锻炼的次数,运动能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每次锻炼的时间;身体活动和运动能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锻炼的强度;运动能力、自尊、灵活和外表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锻炼的兴趣;运动能力和灵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预测体育成绩。由前述的回归方程还可以看出,体育锻炼的各个指标,即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兴趣和体育成绩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由身体自我概念的运动能力维度来预测。这与国内谢琴使用PSPP对大学生所做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她的研究表明:运动能力的得分可作为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预测指标。

4 结论

4.1 我国中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存在性别差异.男生锻炼情况明显好于女生。

4.2 男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得分显著高于女生。除了的健康维度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他维度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

4.3 体育锻炼的各个指标,即锻炼年限、每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强度、锻炼兴趣、体育成绩均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由身体自我概念的运动能力维度来预测。

5 建议

注重本土化研究,首先。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文化情境中去获得身体自我的具体内涵,将身体自我与不同文化、历史重新结合起来,建立适应本国特点的身体自我概念理论;其次,我国目前的身体自我概念的工具主要两种Marsh的PSDQ问卷和Fox的PSPP问卷的修订版,应结合我国的文化特点,根据身体自我概念的理论模型,创编更符合我国特点的研究工具,为实证研究做好坚定的基石。

上一篇: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自我和谐和自杀意念的... 下一篇:中学生网络依赖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