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成就目标、社会目标和自我效能相关研究

时间:2022-08-03 08:09:51

高职生成就目标、社会目标和自我效能相关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成就目标、社会目标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目标、成就目标和自我效感量表对220名高职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成就目标和社会目标存在性别、年级差异。②除了消极同伴赞许,社会目标和成就目标中的其它纬度与自我效能感都存在显著性相关。⑨成就目标是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社会目标是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结论 高职生成就目标、社会目标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明显关联,成就目标在社会目标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

[关键词]高职生,成就目标;社会目标,自我效感;中介效应

1 引言

成就目标理论强调个体在与胜任有关情境中知觉到的执行任务的原因或目的。其理论的研究视角直指学校情境中的成就行为。因而成为“学生课堂动机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近来,Elhott和Pmtnch提出了成就目标四分结构观,四分结构观从逻辑分析的角度,将掌握目标、成绩目标和成就动机中的趋近、回避2个维度进行2×2完全交叉,从而构成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以此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成就目标理论。

相对成就目标而言。社会目标的研究处于较薄弱环节。所谓社会目标,就是个体对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期望。Nlcholls和Ford将社会目标划分为两种。社会赞许目标(如取悦成人)和社会责任目标(如按时完成任务,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指出这些积极的社会目标是解释学生学业动机的潜在重要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面对环境中的挑战能否采取适应的知觉或信念,许多研究表明成就目标与自我效能感有着密切关系。但研究者却没有将社会目标纳入成就目标中,进行系统考察成就目标、社会目标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关系。社会目标是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还是间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呢?这是本研究重点探讨问题。此外,国内大部分研究选择的对象主要是大、中、小学生,而对高职生的成就目标相关研究甚少。职校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其学历低,就业压力大。因此高职生是否以自信的观点看待个体处理生活中各种压力。即自我效能感,以及它与社会目标和成就目标之间关系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被试为广东省某职业技术学校220名学生,其中男生98名,女生121名(其中1名未填姓名)。大专1年级74名,大专2年级68名,大专3年级78名。

2.2 研究方法

2.2.1 学业成就目标量表采用刘惠军(2002)编制的四分法学业成就目标量表,共包括29个项目,4个维度。掌握趋近、掌握回避、成绩趋近、成绩回避。采用5点评分。本研究总体内部一致性信度0.860,分量表a系数分别为成绩趋近0.829、掌握趋近0.8249、成绩回避0.782和掌握回避0.742。

2.2.2 社会目标量表 包括两部分。社会责任目标和社会赞许目标。采用杨长君修订日本学者中谷素之编制的社会目标量表,社会赞许包括3个分量表:成人赞许目标,同伴赞许目标和消极同伴赞许目标。采用5点评分。本研究量表总体a系数为0.847;社会责任目标0.678,社会赞许目标0.822(成人赞许目标0.784,同伴积极赞许目标0.715,同伴消极赞许目标0.690)。

2.2.3 自我效能量表 自我效能感量表是由Schwarzer等人修订而成,用于测量总体性的自我效能感,共有10道题目。采用4点等级评分,高分表示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着积极的预期。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一致性系数a值达到0.836,具有良好的测量信度。

3 结果

3.1 高职生成就目标、社会目标的性别、年级分析对成就目标、社会目标中各个因素进行性别、年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成绩回避、掌握回避、同伴赞许和父母赞许存在性别效应,女生在成绩回避(P<0.05)、掌握回避(P<0.00)、同伴赞许(P<0.05)上显著高于男生;而在成人赞许维度上,男生显著性高于女生(P<0.05)。

成绩趋近存在年级效应(F(2,217)=17.3。P<0.00)。Duncan多重平均数比较显示,成绩趋近存在显著性差异,大专二和大专三得分比大专一较高(P<0.00);成绩回避存在年级差异(F(2,217)=9.5。P<0.00),专二得分比专三、专一较高(P<0.00);掌握回避存在年级效应(F(2,217)=3.1,P<0.05),专二比专三、专一较高(P<0.05),成人赞许存在年级差异(F(2.217)=5.9,P<0.05),专三、专二比专一高(P<0.05);同伴赞许存在年级效应(F(2,217)=11.2。P<0.00),专三、专二比专一高(P<0.00)。

3.2 成就目标、社会目标和自我效能感相关分析见表1。

表1可知,成绩趋近、掌握趋近、社会责任、成人赞许、同伴赞许与自我效感有显著的正相关。成绩回避、掌握回避与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负相关。而同伴消极赞许与自我效能感相关不显著。成就目标4个维度成绩趋近、掌握趋近、成绩回避、掌握回避与社会目标中的社会责任、成人赞许和同伴赞许存在显著性的相关。但社会目标中消极同伴赞许除了与成绩回避存在显著性相关,而与成就目标的其它维度不存在显著性相关。

3.3 成就目标定向、社会目标定向和自我效能感路径分析为了检验成就目标、社会目标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层次回归分析。首先社会目标4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l其次以成就目标4个维度为自变量。自我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I最后将社会成就目标和成就目标同时纳入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3个回归方程都是显著的,社会责任目标以及成就目标中4个维度都能较好地预测自我效能感。但是将社会目标和成就目标同时引入回归方程后,成就目标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而社会目标回归系数显著性降低。社会责任目标由原来的显著变为不显著。依据Baron和Kenney介绍的中介回归分析,可知,社会目标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受成就目标的中介作用。为了对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以社会目标为自变量,成就目标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社会目标对成就目标4个维度回归方程都达到显著性水平,对成绩趋近、掌握趋近、成绩回避和掌握回避的解释率分别为43.8%,22.7%,16.9%和23.8%。依据上述回归分析的结果,可得到如下的路径分析图(保留路径均达到显著性水平)。

由附图可知。社会目标是通过成就目标影响自我效能感的,社会目标中的社会责任以及社会赞许(包括成人赞许、同伴赞许和同伴消极赞许)分值越高,将会提升成就目标中成绩或掌握目标,进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4 讨论

4.1 高职生成就目标定向和社会目标定向的特点 高职生

的成就目标和社会目标存在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容易采取成绩回避、掌握回避和同伴赞许定向。这表明,女生进入职校学习生活后,在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得到别人评价认可方面,比男生更担心落后于其他人,她们在乎别人看法,担心自己遇到失败或者处于尴尬境地。同时,同伴赞许在女生中尤显得重要,同学之间相互支持和鼓励是她们获得成功信念之源。但男生正好相反,他们比女生更渴望获得家长或老师的认可,其原因可能是父母或者老师给予了男生更高的社会期望和角色而导致的。

大量研究表明,采用成绩趋近的个体会引起焦虑以及其它的消极情感,不利于一些适应性策略运用;成绩回避会引起一些消极认知、动机、情感和行为表现;掌握回避是指尽力避免完不成任务或尽力避免失去已有的知识技能,具有掌握一回避目标的学生会尽力避免不能掌握、理解所学内容。而本研究发现,职校生的成就目标存在年级差异,年级越高,越倾向于采用成绩趋近、成绩回避、掌握回避。其结果越容易引起非适应性动机模型。这一结果与w11hame(1999)的结果不一致,他结果表明,大学本科生年级越高,越容易采用掌握趋近目标。这影射出高职生是属于大学生一种相对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加强职校生知识和技能和的把握,引导他们采用适应性动机模型。而在社会目标上,年级越高,更倾向采用同伴赞许和成人赞许,也就是说社会赞许在他们学习生活越来越显得重要。

4.2 高职生学业成就目标定向、社会目标定向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模式本研究考察职校生社会目标、成就目标定向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体现自我效能感的学业性和社会性。本研究首先验证了社会目标中的3个因子(社会责任、同伴赞许、成人赞许)以及成就目标中4个因子(成绩趋近,成绩回避、掌握趋近、掌握回避)与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性相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Baron和Kenney中介回归分析方法,结果验证社会目标的发展促进成就目标的发展,进而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也就是说成就目标在社会目标对自我效能感影响中起到中介效应。

Maehr等人认为社会目标和成就目标存在本质区别。当社会目标处于激活状态时,它的作用往往“较之成就目标更能暗示鲜明的意向或行为方式”,一般地,个体趋向于追求对周际群体行为予以肯定的社会目标,因此此类目标一旦被激活必然使学生处于“赞许动机所导致的高水平努力”这种心理状态之下。使得在面对困难的、没兴趣的任务时表现出很大的坚持性。本研究结果证实这一点,同伴赞许和成人赞许通过成就目标各维度来提升个体能面对环境挑战时采取适应的行动信念。本研究进一步证明消极同伴赞许也会通过成就目标影响自我效能感。也就是说如果寻求对学校有消极态度的同伴的赞许。将会将低学生的学业成就水平,进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本研究发现社会责任目标对自效能感有着间接预测作用,并且是通过成绩趋近和掌握回避来提升自我效能感,这说明学生进入职校以后,如果依据社会责任来要求自己,会导致个体注重对自己行动的控制或主导,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Blumenfeld认为社会目标与成绩目标、掌握目标与文化之间具有的复杂关系。例如,在集体主义文化传统中,做作业是为了得到父母赞许这种社会目标更与掌握目标相类似。在个人主义文化传统中,这种社会目标与成绩目标相近似。因此未来的研究还应将文化因素纳入研究范式中,以期更深入地理顺社会目标、成就目标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复杂关系。

上一篇:高中生物理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小学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