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

时间:2022-10-27 06:39:59

高职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析

摘 要 针对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特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结合目前国内高职院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架构和专业建设改革中的宝贵经验,对职业岗位所需人才特征分别从知识、能力及素质等方面深入挖掘。

关键词 财务信息管理;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102-03

随着会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与高度融合,会计人员的工作形式与内容发生巨大变化,原来的手工操作转变为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此外,市场对该岗位提出了财务分析能力、资金管理能力等新要求。基于此,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以迎合市场需求。要能够直接对接企业是单位对此类人才的需求,首要任务就是准确定位需求[1],然后分析职业岗位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对课程展开适当的实施形势,创建校内外实训基地,达成培养目的。

1 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依据

财务信息管理行业发展情况 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在全球信息化影响下,会计工作越来越信息化、复杂化,传统的会计人才在职业技能上受到强烈冲击。因此,推动财务信息管理人才的发展,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合理方向。

职业面向定位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精神要求,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因此,本专业的培养以服务海西、发展海西财务信息管理行业为主要宗旨。

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培养财务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为主,面向福建省内财务管理行业的人才市场,其人才培养主要针对海西地区的行业或部门,如表1所示。

岗位能力分析 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相关职业岗位与工作任务、工作内容的对应关系如表2所示。

2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既具有较高的会计、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财务信息管理专业技能,能胜任各类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咨询机构等单位财务信息的搜集、分析和数据处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如表2所示。

知识结构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财务的基本知识与理论;

2)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核算方法、会计电算化基本理论和运用、相关管理等专业知识;

3)掌握财务管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4)熟悉我国有关经济、财务、会计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等职业知识;

5)能熟练操作各种常用财务软件和办公自动化软件。

能力结构

1)具备会计核算的能力,能正确制单、登账、编表;

2)具备财务分析、预测、决策能力,会财经应用写作、预算计划编制、作业执行控制;

3)具备利用现代IT技术进行财务信息管理的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使用多种主流财务管理软件;

4)具备财务信息系统维护与管理的能力,会正确配置财务管理软件参数、有效解决一般问题和故障。

素质结构

1)信息获取能力,即通过互联网和各种媒体实现信息搜集、下载和分析的能力;文档处理能力,即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对Word、Excel、PPT的处理能力;

2)写作能力,即工作文件的写作能力;

3)沟通能力,要有较强的演讲和良好的组织能力,富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和传递信息;

4)解决问题能力,大胆设疑,善于分析;

5)寻求问题解决途径的能力;

6)自我发展能力,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面对就业后日新月异的经济环境,能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尽快地适应,即面向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 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依照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岗位能力需求,遵从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从公共基础、课程实训和专业选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本院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中有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和公共选修课4个模块,其中职业技能课包括职业基本技能课、职业技能核心课、职业技能拓展课和集中实践课四类,共计37门课程,如表3所示。该专业学生须在3~5年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分,并至少取得1门职业资格证书。

根据“岗位能力课程”的基本过程,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中心,进行职业基本素质课程的系统化设计,在技能培养过程中融入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在此基础上,明确各课程模块对应的主要课程,构建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结构设计充分体现了高职高专的教育以市场为导向,树立“开放、融合、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努力做到“前沿、综合、实用”,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信息管理人才。

师资建设 要建设好财务信息管理专业,锻炼一支实践动手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关键。为此,学院充分利用福州市作为我国重要外贸基地及位于公司林立的软件园的优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技术过硬的专业教学团队,成立会计核算、财务软件操作与管理和财务管理3大课程组,建立课程组负责制,进行人员划分和方向定位,整合和汇聚教育资源优势。

课程实施 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提高职场核心竞争力。选取职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由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共同讨论商定,专职教师负责实施课堂教学内容,课程相关的校内、校外实训则由企业教师完成,将实际职业情境融入学生学习全过程,实现“课堂—校内—校外实训”一体化,学生学习过程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无形中主动将学习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工作经历[2],将来更容易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根本,资深企业家统筹规划、深度参与专业建设,以企业案例融入教学过程[3],企业工程师实施实训课程,整合企业实训与顶岗实习,达到与实际工作任务无缝连接,打造服务于海西地区,适应企事业单位需要的财务信息管理高技能型人才。

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为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学院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与福州多家企业探讨合作办学事宜,为学生完成上岗前的实训环节提供真实的场景。目前,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除了原有的19个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预就业培训基地、英语语音室外,学院通过多种渠道,设有校外实训基地14个,其中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公司、电商公司、软件公司等多个行业企业,为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有力保障。实验、实习、实训的开出率为100%,对现有条件进行充分的利用。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量和条件保证完成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等需要,管理规范、运行有效。

4 总结与展望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课程是落实和实现总体方案和蓝图的载体,课程教学是育人活动的直接手段和方法[4]。

本专业在详细调查海西市场对财务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分析原有岗位在职场上遇到的瓶颈问题,阐述本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各方面的知识与素养,制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打造良好的校内外实训基地,使培养方案得以全方位实施。这样,本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未来的职业岗位中游刃有余,满足海西社会市场对财务人才的大量需求。

以上是笔者就财务信息管理这个新专业的人才培养进行的一些浅析,已在2012级开展试行,经过一年的试验,已初见成效。笔者希望能够为该专业的建设继续发挥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高晓格,张雪源.试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6-7.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3]杨开城.论课程的易理解性与知识建模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1(6):10-14.

[4]王平.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与探究[J].金田,2012(7):164.

上一篇:高职院校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下一篇:金融工程学实验式教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