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探析

时间:2022-10-26 11:40:18

新媒体时代个人隐私保护探析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技术的进步使得个人隐私的保护愈加困难,社交网络、商业网站、智能手机等都存在隐私泄露的潜在风险。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隐私保护的几种新问题,并尝试给出了改善的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 隐私 隐私权

一、隐私与隐私权

我国媒体法专家魏永征先生把隐私定义为“个人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而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受到他人干扰的私人事项。”①

隐私的概念不是恒定的,是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的,其权利边界尚未确定,不少法学家还在为隐私权的定义争论不休。隐私的法律定义最早始于1890年《哈佛法学评论》中的一篇文章,文章要求隐私成为宪法的权利。而隐私权是指个人有依照法律规定保护自己的隐私不受侵害的权利。隐私权的确认,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以美国法律为例,最初并无隐私权的规定,它是美国最高法院利用第十四修正案的“正当程序”条款之创造。道格拉斯法官发展了其独特的“权利伴影理论”——宪法中虽无隐私权的明确规定,但不同的具体条款都隐含了隐私概念,合起来创造了“隐私区域”。②

同样,我国宪法中也未明确提出隐私权,但是涵盖了某些属于隐私权保护内容的具体条款,诸如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等等。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将隐私权视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而是将其置于名誉权之下加以保护,直到《侵权责任法》出台,才首次将隐私权视为独立的民事权益。

二、技术、媒介与隐私

从媒介诞生之日起,技术的变革总会对媒介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同样,技术进步也总是给隐私权保护带来或大或小的冲击。华盛顿电子信息中心主任罗滕伯格曾说,“隐私之于下世纪(21世纪)的信息经济,如同消费者保护问题和环境问题之于20世纪的工业社会。”

当各种隐藏的摄像机使偷拍偷录可以无处不在,媒介使用权限已经超出了传统媒介的精英掌控模式,原本稀缺的媒介渠道获得了极大的扩展,以及新媒介中个体责任的分散化、无理性化带来更多关注和传播隐私的行为,这也使得网络时代侵犯隐私权逐渐超出可控的范围。

网络为言论自由提供了新的平台,也就间接为侵犯隐私权益提供了平台。公民的知情权借网络之势“崛起”,而公民隐私权却受到空前的挑战。

但是不论技术如何革新,都没有改变问题的核心。“隐私权的伦理基础是个人对私生活自由的追求,这是人性的体现,具有稳定性。许多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使人类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确实对私人空间、私人信息形成冲击,但只要人类追求私生活自由的价值不被最终颠覆,隐私权就不会消亡。”③

三、社交网络:自媒体时代的隐私难题

社交网络的隐私问题突出表现为被动的隐私泄露与主动的隐私披露。被动的隐私泄露指个人隐私在社交网络上被他人故意或者过失的披露。这种侵害隐私权的方式是直接的,侵权主体、对象是明确的,只是用社交网络作为平成的,与传统的隐私侵权差异主要体现在社交媒体的裂变式传播速度上。在飞快的更新速度和极大的访问量面前,即便侵权行为的发生概率再小,可是一旦发生,带来的损害也会被放大而产生严重的后果。④

主动的隐私披露是指个人在使用社交网络时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导致部分个人信息的泄露,这是社交网络在改变信息传播方式后带来的最大隐私难题,有学者称之为“无解的隐私难题”。

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年,人们在享受社交网络带来的自由表达时,也承担了社交媒体带来的风险。社交网络模糊了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界限,使二者的区别变得难以把握,给原本泾渭分明的分类带来了一个“灰色”地带。美国学者菲利普·帕特森在其著作《媒介伦理学:问题与案例》一书中给出一个“隐私圈”,隐私可以看成一个同心圆,是分成数层的,同一个人的隐私,对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内涵。发生在亲密朋友间的对话,当事人很可能不希望所有人都能听到。社交网络恰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使得现实中的陌生人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发生在朋友间的对话。正如拉夫·格罗斯教授所说:“现实中人们交往时对亲疏远近关系的界定可以被分为无数个层次,但在社交网络上这些都被简化为‘是否是朋友’。”而事情远没有到此为止,社交网络的转发功能,不仅为隐私泄露的影响范围扩大提供了条件,而且使得许多话语在情境缺失的情况下碎片化的被传播出去。网络上层出不穷的口水战很多都是因为一句不适当的话而惹出的“轩然大波”。

四、无处不在的Cookies

Cookies是一种能够让网站服务器把少量数据储存到客户端的硬盘或内存,或是从客户端的硬盘读取数据的一种技术。当用户浏览某网站时,由Web服务器置于硬盘上的一个非常小的文本文件,它可以记录用户ID、密码、浏览过的网页、停留的时间等信息。简而言之,Cookies记录了人们上网时的踪迹,正如陈力丹教授所提出的“你浏览网络,网络也在浏览你”。

去年10月微软IE10准备推出自动清除cookies的功能,但却遭到了商业网站的大力阻挠,习惯了通过cookies获得消费者信息的网站不愿意放弃这一简便有效的广告方式。微软与商业网站的较量还在继续,微软将如何平衡用户与广告商的利益,这不仅是微软一家公司的问题。

新媒体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使用时长大大增加,cookies使人们在网上的踪迹变得可以被追踪,如同人们不愿意被监视、追踪一样,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自己的上网活动被网站知晓。正如有国外用户所说:“一旦我离开亚马逊或Facebook,凭什么贝佐斯或扎克伯格还可以知道我接下来要去看新闻、网络银行还是视频网站?”

五、智能手机的隐私隐患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增长速度更加趋于平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可以推想这其中智能手机用户所占的比例。

人们越来越习惯智能手机带来的便捷,但是智能手机也存在明显的信息安全隐患。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位置服务的隐私问题。人们在享受位置服务的同时,也可能被人跟踪和监视。位置服务中如何保障用户隐私已经成为关于位置服务讨论中的核心话题。国内因手机签到等位置服务引发的刑事案件已有发生,其问题的严重性已经突破了隐私层面,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手机应用程序的隐私问题。智能手机带来手机应用被大量开发,用户在安装应用时往往会许可应用方获得其信息,但至于该应用将从手机中获得哪些信息,用户往往并不清楚。大量窃听软件、手机病毒开始通过热门应用捆绑进入用户手机,并窃听用户通话和短信,上传用户照片、视频、短信和通讯录,造成严重的隐私安全问题。如果这些软件提供商故意泄露或者不足以保护用户的信息,则将会导致数以万计的个人信息泄露。

六、突围之路

1、以技术消弭技术缺陷

虽然很少有人像麦克卢汉一样夸大技术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新媒体时代隐私权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正是技术带给我们的:技术的进步使得私人化的数据越来越容易被获得。

而技术措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之一。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使用技术措施来规避风险,完善隐私保护正是网络时代的特点之一。如果能用技术解决技术带来的问题,那将是用户与网站的双赢。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技术发展是把双刃剑,而我们要给予技术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因为现有技术存在弊端就对其全盘否定,予以遏制,惟其如此,才不至于阻碍时代的进步。隐私问题的核心始终是社会问题,而永远不是技术问题。使用技术的道德责任应当由技术的开发者、使用者和管理者共同承担。

2、完善立法保护

新媒体环境下,个人隐私频频遭受威胁,这除了个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构建自律机制之外,越来越多的人们希望法律能有所作为。

我国199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者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这将隐私权放在名誉权之下进行保护。虽然之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均有涉及隐私权保护的内容,2009年《侵权责任法》把隐私权正式列为受到法律保护的一项民事权益,但这些法律中都未能明确隐私权的概念与外延,隐私权边界仍然模糊,这导致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力度不大。再加上立法未能反映新媒体时代隐私问题的新发展、新变化,加剧了新媒体时代隐私保护的难度。

虽然法律的制定不能解决新媒体时代关于隐私保护的所有问题,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3、培育隐私文化,提高媒介素养

对于文明社会而言,培育一种隐私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如同培育公民意识一样,道路是漫长的,意义是非凡的。从公众的角度出发,应努力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进而提高媒介素养,树立健康的审美趣味,能够在媒体恶意传播隐私时提出质疑,自觉抵制,将兴趣关注点放在更多社会现实问题上,消遣娱乐也应有自己的尺度,不是追逐隐私,寻求刺激。在新媒体使用过程中,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隐私,在发表言论时,更加理性和谨慎,不泄露自己或他人的隐私及信息。这并不意味着对言论自由的钳制,相反,这是培养理性公民所必备的条件。

参考文献

①魏永征:《新闻传播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89

②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640

③王坤,《隐私权的边界——一种基于平衡的视角》,《前沿》,2009(6)

④孙辉筱,《浅析微博对隐私权的侵犯》,《法制与社会》,2011

责编:周蕾

上一篇:浅论图片怎样立新闻 下一篇:微博对佛教文化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