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社交时代:无隐私时代

时间:2022-08-27 02:14:09

新媒体社交时代:无隐私时代

“80后”的你是否对“3・15”晚会那些陈词滥调毫无兴趣?是否强忍着看完央视“3・15”晚会后,觉得很震惊也很无奈。手机、电脑没有一样安全的,因为他们正在肆无忌惮地窃取着我们的隐私?《北京青年报》:网易追踪用户cookie、分析邮件内容,收集用户隐私并以价格6毛钱1条向直邮广告商出售用户邮箱资料……“3・15”晚会拉开了全民对互联网用户隐私的关注。

其实,你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免费的邮箱服务实际上在不断扫描你的邮件,语义匹配,给你显示精准广告。事实上,大型互联网公司都在做类似的事情,包括社交网、购物网站。用户决定使用免费服务,实际就是出卖隐私的过程。在新的移动娱乐时代,这样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事件1:谷歌眼镜

谷歌虽然离开了中国,但它是邮箱窥私技术的先驱者,至于离开的原因?就是不愿意用户隐私被某些单位掌控。大佬玩的是先人一步,在别人还停留在浏览器窥私的阶段时,谷歌已经在琢磨“可佩带式设备”的主意。谷歌眼镜目前已进入自愿者试戴阶段,它那神奇的互联网增强技术以及未来必然式的可穿戴发展趋势,让人无法拒绝。但是,凡事有利有弊。如果漂亮妹子的某些部位一眼就被你拍下来上传到微博分享给基友,问题的确不小。在眼睛一动就会被互联网分享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在群体中生活?

谷歌应该为其研发一种制约装置,进入装置范围后眼镜的某些功能自动屏蔽。隐私之外,你还要考虑在以下几个生活场景中它带来的一些问题:在某些角度偷拍异性;吃饭时尽情刷微博忽略亲友;大庭广众浏览;变身007街头人肉搜索。

事件2:智能手表

谷歌眼镜所谓分享视野,感觉是蛮酷的,但却涉及到每个人的隐私问题,谁愿意在你的摄像头前晃来晃去?最近异常火热的智能手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随着苹果iWatch的传闻,智能手表的市场瞬间点燃。除了苹果,还有诺基亚、三星、索尼、摩托罗拉等近10个厂商加入,其中不乏早已量产的产品。这一设备相比智能手机更容易被追踪或许也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隐私担忧。我们总在抱怨自己的隐私问题,但只要给抱怨的人提供一个最便宜的“小玩意”――内置GPS、摄像头、WiFi信号,安装安卓、iOS系统的智能手表便可以让我们毫无忌惮地披露出自己生活中最私密的信息。

在“机不离身”的时代,并非只是智能手表这一款产品受到跟踪。而对于一些基于地理定位的LBS服务,如找同伴、商家促销等软服务,暴露隐私的问题你怎么看?

事件3:APP隐私泛滥

智能手机软件将个人隐私、手机通讯录、身份信息等外送,这一点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安卓隐私泄露问题,太多人不懂保护。安装个靠谱的权限管理,各司其职,很容易搞定。当然iOS用户也存在这样的问题,越狱用户尤甚。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2013移动隐私安全报告:1前1400位安卓市场中的应用66.9%在抓取用户隐私,34.5%在进行服务功能并不必需的越界抓取;2短信记录、通话记录、通讯录抓取中越界抓取占61.1%、73%、38%。iOS平台审核相对严格,很多APP因为不符合苹果隐私策略被下架,但越狱之后通过各种源和助手安装的应用就很难说了。而苹果的照片icloud早已成为黑客大玩特玩的黑洞,论坛上早有出售批量包括照片的帐号……

事件4:新媒体社交

“315”之后,免不了各大公关公司的忙碌。根据Altimeter Group的调查报告显示,危机公关重要程度依次为“公司机密泄漏”、“法律诉讼”、“隐私信息的泄漏”。你想定位别人,就得让别人定位你。微信、啪啪是小圈子社交,你分享的都是比较私人的东西。而QQ空间、微博的做法刚好相反。在你用各种社交ADP晒照片,交友,发牢骚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背后的眼睛可以通过跟踪使用习惯,推测出你的性取向、政治倾向,甚至小学时代的丑照等私人信息。比如豆瓣、人人、微博之类,关于喜好关于加入的群,这些都大量被公开给网站其他用户。如果你越透明,通过你这个点的链接就越多,通过你传递的信息就越多。

适度保护你的隐私

人类社会是从“黑暗森林”时代开始的,借用刘慈欣的小说《三体》:“生存是第一目的”。在我们无法判定一个陌生人对我们是善是恶,也无法预测对方行为时,隐藏自己观察别人是第一需求。随着互联网与现实世界产生更多的关联,信息泄露的几率还会增加。年轻一代中的一些人可能会完全抛弃隐私,无隐私时代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与复杂。“若欲享文明之幸福,必先经文明之痛苦。”《十月围城》这句台词堪称经典,每一次新技术的产生必将影响生产力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技术的进步本身又加剧了新阶层产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从IM到SNS再到弹性社交网络,虚拟社交在压迫真实社交,不仅仅是复刻,更是扩张。

上一篇:大刚带你玩游戏 下一篇:《论语》语气词的功能类型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