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时间:2022-10-26 10:44:29

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提要 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这三者任何一个发生变动都会使经济发生较大的波动。现阶段,随着我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其对消费、投资和出口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对消费、投资和出口的影响,进而间接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证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对经济发展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收入分配;消费;投资;出口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根据统计局数据,“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1.2%,远高于同期3.5%的世界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居世界的位次从2005年的第5位提升到2006的第4位、2007年的第3位,2010年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2010年GDP的总量达到397,983亿元。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表示收入绝对平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相对合理;0.4~0.5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6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其中0.4为一个警戒线。而我国的基尼系数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早在2000年就已经在0.4以上了,如图1所示。(图1)

收入分配不均的加剧,导致其对经济的影响加剧。因为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投资和出口。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对消费、投资和出口都产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从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对这三个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所产生的影响来进行分析,以证明收入分配的不均对我国经济的增长已经产成了很大的影响。

一、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对消费的影响

尽管我国经济增长迅速,已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GDP还是很低,人民生活水平尚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长期依靠投资和出口,内需不足。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近年来不断升高,早已突破了60%。以2007年的数据为例,2007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66,740.18亿元人民币,而200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9,210亿元。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要大于消费。金融危机后,外贸需求减少,我国提出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口号,使得近几年内需有所上涨,但是不平等的收入分配不利于我国国内消费水平的进一步上升。

一方面收入分配的不均将大部分应分配与低收入的财富聚集到高收入的群体中去,这一过程必然导致两个极端,即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下降,而高收入阶层消费奢侈品的需求则增加。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的奢侈品消费大国,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国还是有许多人生活在温饱水平线上。一般地,在收入分配不平等较为严重的社会中,由于社会财富聚集在极少部分群体中,其所带来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将远远小于社会极大部分人群因未获得相应财富而减少的消费需求,这就是说,收入分配不平等越严重,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也就越低,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越弱。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经典理论,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因此收入高的人群,消费较少,储蓄较多,而收入少的人消费少,更少有储蓄。结果形成高储蓄,低消费,并最终导致消费减少,减少有效需求。这一现象极为符合中国现阶段“高储蓄和低消费”的经济现实。

另一方面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很容易使市场生产出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富人更倾向于消费高端奢侈品;另一方面低端产品则为穷人所青睐,而处于中间水平的大部分工业产品的需求则较少。因此,它极有可能导致国内工业品的有效需求不足,而国内工业品狭小的市场又制约了国内工业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从而进一步影响该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质量。所有这一切在我国现实中反映出来就是:有些地区厂商由于市场的滞后性,不知道收入分配不均所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这一事实,从而因为盲目扩大投资而产生产能过剩;另一些地区的厂商则因为缺乏利润激励,产生了较为普遍的投资不足,从而最终形成产能过剩和估计不足并存的现象,这一现象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对投资的影响

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对一国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2003~2007年期间,消费需求偏低且消费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经济的高增长,我国不得不实行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了在此期间平均10%的增长率。由此可以看出,投资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投资分为物质投资和人力投资,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对这两种投资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首先来看物质投资。按照宏观经济理论,由于投资系数的存在,投资的增加可以导致收入的成倍增加和消费需求的成倍增加,刺激生产,增加就业。但投资乘数的大小是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相联系的,他等于1/1-mpc。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投资乘数越大。而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加大,势必导致社会大部分财富集中于少部分人手中,社会中大部分人因为财富的减少而减少消费,虽然会增加富人的消费,但是这种贫富差距过大的总效应还是会使社会中总消费量减少,从而最终导致这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小,继而减小投资乘数,降低物质投资的投入对产出的多倍扩张效应。另外,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变小也会导致有效需求降低,从而减少生产者扩大生产、增加投资的动机,最终减少整个社会物质资本的投入量。

其次从人力资本来讲。理论上,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假如经济增长仅仅依靠资本积累,而这种资本积累有又不过是靠用现存的生产技术来增加工厂的数目的话,那么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会停止。要使得经济增长能够保持持续稳定地增长过程,而不出现停滞或后退,只有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进步。在社会实际中,尽管穷人所拥有的初始禀赋较少,但是由于投资与人力资本,提高教育水平可以使下一代人脱贫致富,获得较多的社会资本,因此穷人虽然投资水平低,但相对而言,人力资本的投入对他们而言有更大的偏好。但是,在收入分配差距日渐加大的今天,第一,由于收入差距的加大,使得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投资支出占了家庭消费支出的很大部分,当所得收入仅能维持正常生活水平时,人力资本的投入就会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收入差距的扩大也使得下一代拥有不同的教育起点,获得不同的教育资源,并且高收入家庭的子女在就业方面又往往会占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关系,处于竞争优势。这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人们进行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第二,收入差距的加大,不利于广大民众平等受教育的权利,虽然现在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各大高校四年的各种费用加起来平均每年也在1万以上,这对于低收入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第三,收入分配的差距也影响着人力资本的流向。地区间经济的不平衡增长以要素的初始禀赋不平等为根源,国家的发展政策更导致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和人力资本积累程度低。反过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后更希望去东部发达地区,很少人愿意回到西部去,导致了人力资本在东部发达地区的聚集,而西部培养出来的人才大多都被吸引到发达地区,很少有人愿意留在不发达地区。在市场体制的收入分配机制下,人们向收入高的地方聚集,各地贫富差距加大更使大部分毕业生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向高收入地区转移,导致了低收入地区难以进行人力资本积累,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地区之间经济增长的不平衡。

三、收入分配差距加大对出口的影响

按照凯恩斯主义的经典需求理论,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突出表现在其净出口余额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大,贸易顺差也在不断扩大,外贸对经济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在这些年,我国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到2011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达到了30,447万亿美元。在骄傲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一方面匮乏的人力资本和低廉的劳动价格使得中国能够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发挥较低的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从而能够承接发达国家产业链的转移;另一方面现阶段我国高额的国内储蓄率使得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内企业不得不寻求国外市场以求销路。这种出口增长方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特征所带来的对外贸易的巨大发展与收入分配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其一,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导致低收入阶层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这进一步使得低收入人群的社会网络资源无法得到补充,因而使其收入来源更为有限,更难以改变现有的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低收入阶层因为缺乏足够的教育,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低附加值工作,这种工作的工资通常较低,无技术含量,大部分都分布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加工行业。由于有这种低廉的劳动成本,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但也由于大量出口这种低附加值的产品,使得我国处于国际贸易的低端,只能承接一些发达国家转移的低端加工贸易。因此,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加大不利于我国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其二,收入分配不平等是经济转型期产生储蓄剩余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前面已经交代了,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使社会财富聚集在小部分高收入群体中,大部分人因为收入有限,再加上生活成本大,会选择缩小消费,增加储蓄,结果导致平均消费倾向减少,储蓄剩余产生,从而促进了国内企业的外销,但这种低成本、低附加值靠出口数量取胜的模式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及稳定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碧松,张少杰.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基于消费需求视角的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9.18.

[2]任燕燕,姜明惠.收入分配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6.

[3]牛似虎.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研究的逻辑线索[J].渤海大学学报,2010.4.

[4]乔榛.消费结构:收入分配影响经济增长的一种机制[J].求是学刊,2003.6.

[5]汪同三,蔡跃洲.投资、净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深层次原因[J].东北大学学报,2007.1.

上一篇:论城市文化品牌构建 下一篇:文化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