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拓展与优化中职政治课程资源

时间:2022-10-26 07:45:06

如何拓展与优化中职政治课程资源

摘 要: 在新的形势下,教材已经不可能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更多地将其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中职政治课程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来看,则要求教师必须关注社会,了解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丰富和拓展教材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保持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使政治课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 中职政治课程 课程资源 拓展优化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课改提出的重要概念。作为教师应树立大教材观,确立全新的课程资源理念。在新的形势下,教材已经不可能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更多地将其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结合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从中职政治课程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来看,则要求教师必须关注社会,了解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并将其及时充实到教学中去,丰富和拓展教材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保持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使政治课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科学利用课本资源,发挥教材的潜在价值

课本是重要的教学依据,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在实际教学中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现行的中职政治课教材编写过程中,为了充实最新信息,将一些内容作为知识卡、资料卡、想一想等形式来呈现的,未能很好地与教材内容融为一体。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研究,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教材资源,特别是一些事实性材料和数据材料,要进行加工整合并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笔者在教“恩格尔系数”时,除了让学生弄清楚概念以外,及时插入“我国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的资料和插图,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到我国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下降情况。这不仅帮助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同时还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居民家庭生活消费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作为政治课教师,不能停留在教教材上,而是要在用好教材、活用教材上下功夫,这样才能真正发挥教材的潜在价值。

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适时更新教材内容

政治教材具有稳定性和滞后性,而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教师在教学时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用活教材,既以教材为本,但又不照本宣科,及时输入最新的、贴近现实生活的、与当前联系密切的事实材料,大胆创新、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与生动。

在讲到“国民收入”时,教材中列举的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几年前的13万亿元,处在世界的第六位,不能说明当前我国的经济状况,更不能反映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将其更新为最新数据,通过课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到:目前中国GDP总量已经突破23万亿元大关,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跻身世界前三,从而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进步。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出现的积极变化,以及嫦娥工程、神七太空行走、海军赴亚丁湾护航等,这些内容都与政治教学密切相关。教师应及时关注时势信息,抓住不放,不失时机地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给学生提供最新的信息,这样才能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富新意、更加鲜活。

三、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教材的延伸

教材无疑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范本,但不管是哪一种教材都不可能涵盖现实生活的全部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可能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遥远,或者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不相符合。教学中人们往往会为了让学生掌握更多知识而忽略了对教材内容的延伸,而这些延伸其实是很好的教材资源的开发,它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教材,以教学目标为准绳,将现实社会中的事件、事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运用鲜活的现实材料,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拓展知识、开拓思维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在教材“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内容中,在谈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时,只进行了简单的表述:西部地区,地域广阔、资源丰富,但经济却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制约着西部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如果单凭课文里的这些叙述,让身处东部发达地区的江苏的学生来了解西部,显得过于贫乏,得到的体验也必然是浅显的。笔者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目标寻找相关资料,将西部风景名胜和物产资源、西部恶劣的生态环境,做成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形成强烈的反差;用图表的形式展示东、西部经济总量、人均值、城市化水平的巨大差距。这些素材经过整合加工,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西部,激活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发了其深刻的思考:没有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教材内容拓展延伸,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通过对社会的观察、情景的感悟,发现、解决问题,提高认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既源于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深化教材内涵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对现实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特别关注,喜欢探究。而教材受时空的局限,不可能反映当前的社会现象,但政治课的教学特点又具有很强的社会现实性。脱离社会、远离生活的教学,无疑会枯燥无味,事倍功半。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教材中与社会重大问题相关联的内容进行大胆处理,拓展深化。

关于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的教学,应让学生认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懂得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应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笔者在教学时,及时将全球关注的金融危机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围绕“美国的金融危机为什么会波及整个世界?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是挑战还是机遇?”等问题进行探讨,学生讨论热烈,积极参与,充分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市场的新特点,中国只有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并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才能在今后的世界经济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的思想特点精心选取社会热点问题、重大事件,有机地将其融入到教学中去,这样就会使得政治课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

五、释疑解惑,在探究中升华教材

课本无疑是重要的教学依据,但不能把教材奉为“圣经”。教材本身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可能解决现实中的所有问题、回答学生心目中的所有疑点;一堂课无论课前设计得多么完善,在实施过程中,也都有可能会出现“意外”,打乱原先的教学预设。面对这些情况,教师应因势利导,充分挖掘其中的合理因素,释疑解惑,在探究中完善、升华教材内容,使其成为新的课程资源。

在教学国家、国际组织时,笔者让学生议一议:台湾少数分裂分子蓄谋加合国能得逞吗?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因为它不是国家。至此,这个问题应该是得到了解决。但一位同学却提出了疑问:按照课文里对国家的定义,台湾符合构成国家的四个要素,甚至还能与一些国家建交,为什么说不是国家呢?这的确是一个既敏感又棘手的问题。笔者首先肯定这位学生善于思考,然后把这个问题作为课外作业,让学生去搜集资料,找出答案。当然笔者课后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制作成课件。在接下来的一节课中,针对这一问题组织专题讨论,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即从国家方面看,台湾不具有独立性,其内外事物均受到美国的控制;从国际法来看,联合国决议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国际社会的事实来看,世界上的所有大国和绝大部分国家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国家。总之,台湾不是国家,少数蓄谋分裂祖国的行径是注定要失败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又消除了认识上的误区。不仅实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而且超越了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更加鲜活、生动,在学生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现代教学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拓展和整合教学资源。政治课程的资源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生于社会生活的每时每刻。职业中学政治学科没有升学的压力,这为广大教师发现、挖掘、拓展教材资源,实施探究性教学,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重视研究,善于发现,巧于拓展,合理优化,就能生成丰富的政治课程资源,有效地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2]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育部教职成.[2008]6号2008.12.10.

上一篇:构建绿色课堂,点燃心灵火花 下一篇:自我效能感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