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博物馆对馆辖区的影响分析{1}

时间:2022-10-26 02:31:49

生态博物馆对馆辖区的影响分析{1}

摘要: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以村寨社区为单位,没有围墙的“活体博物馆”,包含了自然和文化两方面的内容,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旨在将自然环境和长角苗的文化遗产完整地保护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之中。开馆至今已近14年,系统性地研究分析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及其对馆辖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利于寻求生态博物馆与当地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促进发挥生态博物馆扶贫和带动馆辖区经济发展的功能。

关键词:生态博物馆 馆辖区 民族文化 生态环境

一、关于生态博物馆

生态博物馆,一个有着偶然性但又是世界博物馆事业在经历近两个世纪发展历程后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必然产物,是法国博物馆学家雨果·戴瓦兰在1971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九次大会期间偶然提出的。1981年,法国政府给生态博物馆作了官方的定义:“生态博物馆是一个文化机构,这个机构以一种永久的方式,在一块特定的土地上,伴随着人们的参与、研究、保护和陈列的功能,强调自然和文化的整体,以展现其代表性的某个领域及继承下来的生活方式。”{2}1985年,我国博物馆学会安来顺先生将之翻译入中国,此后,被誉为“中国生态博物馆之父”的著名博物馆学家海先生等努力促成了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实践。海先生和张文彬先生一致认为:“生态博物馆是对自然环境、文化环境、有形遗产、无形遗产进行保护、原地保护、发展中保护和居民自己保护,从而使人们与物与环境处于固有的生态关系中并和谐地向前发展的一种博物馆新理念、新方法。”{3}1998年10月31日,中国第一座生态博物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自此,生态博物馆在中国的开始了实践和发展的新篇章。

二、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及馆辖区发展状况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位于贵州西北六枝、织金和纳雍三县的交界处的六枝梭戛乡,馆辖区平均海拔约1800米,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包括12个少数民族(长角苗,又名箐苗)村寨,共计5000余人。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自1998年10月31日正式建成开馆以来,至今已近14年。在此期间,受博物馆的影响,一批批的有着不同文化背景及身份地位的人或旅游、或科研、或单纯地对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的求新求奇求异……于是他们来到了这个生态博物馆的馆辖区。该馆是在中国和挪威两国元首签署的文化合作项目的引导下,秉承“保护、传承、弘扬、发展”的建馆理念,经过长期的实践调查论证和规划建设而成的,以整体保护箐苗社区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为目的,旨在促进整个社区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发展。开馆至今,生态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着重收集整理箐苗传统文化录音录像、图片、文字等有助于生态保护和研究及传承的丰富资料。

以生态博物馆为契机,馆辖区内综合开发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软硬件设施得以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十余年来,博物馆及其馆辖区不断有游客以及研究者进入,同时受近几年少数民族文化热的影响,生态博物馆成为各地媒体关注的焦点,大大提高了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知名度,同时,也带动了馆辖区内各项事业的发展。然而生态博物馆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际的游客,他们的到来,有外来经济的融入,更有外来文化与馆辖区文化的交流、融合与碰撞。如此,馆辖区文化的完整性受到冲击、原生性面临挑战。在面临冲击的挑战的同时经济的发展和外来思想文化的进入也不是一无是处,例如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人们有意无意的参与到旅游接待中来,就业率也有所提高。

14年来涌入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大批人流中,有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和学历以及不同目的人。对当地的生态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为馆辖区的经济和生态文化保护研究提供了资金,并同时有效地刺激了馆辖区交通运输与零售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据不完全调查统计,馆辖区在建馆以来的不到14年的进程中,新增交通运输从业人员便多达百余人。

当前看来,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发展势头良好,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慢慢被当地人接受、理解和认同。馆辖区综合及专业接待能力大幅提高,与外界的交流大大加强,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及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三、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馆辖区显性问题及隐性问题思考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生态博物馆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传承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同样给馆辖区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就利益方面来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其他方面的发展和进步,都或隐或显的存在着与之对立的一面,利与弊的抗衡,共同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从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自1998年建成开馆至今,就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现状及问题作如下简析。

社会方面:一批批外来游客的涌入,或休闲旅游、或学习调研,都需要馆辖区具有相应的软硬件设备设施,这客观地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解决了部分闲置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医疗卫生及教学事业随着社会进步而日趋向前发展,人口综合素质逐渐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也正是这样,馆辖区原有的发展模式受到影响和冲击。

经济方面:外来经济的注入,增加了馆辖区的经济收入,馆辖区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水平均有较大提高和改善,市场经济概念传入当地居民的大脑中,产业结构也随着经济的增长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微妙的变化,逐渐趋于合理。但是外来的不同的消费观念的影响,势必冲击馆辖区原有的消费模式,出现了畸形消费,导致馆辖区内居民出现收入差距及贫富差距。

文化方面:长角苗可谓是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四千余人的族系在六枝梭戛的大山深处,原真、完整地保存和延续着自己的文化传统,丰富多彩的婚嫁丧葬祭祀礼仪、独树一帜的音乐舞蹈、精美绝伦的织绣艺术,都是馆辖区长角苗传统文化体系的有机元素。长期以来,受宏观大环境的影响,馆辖区内各种礼仪趋于通俗化,音乐舞蹈及织绣艺术等也渐趋形式化、演艺化、市场化。这样的变化对于文化的传承保护可以说是一条重要的路径,文化现象得以有声有色的流传和推广,但透过现象看本质,任何外来因素的影响都会导致其原生性、完整性及真实性收到冲击。

环境方面: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馆辖区平均海拔1600米以上,受此影响,馆辖区内农耕业欠发达,生态环境保存较为完好,但是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存完好是以没有开发为前提的,一旦受博物馆的影响,大批的人流涌入馆辖区无疑使馆辖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及自净能力受到严峻的挑战。

四、关于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自建成开馆至今近14年,可谓影响深远,特别是对管辖区12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寨,更是意义重大。十多年来过往管辖区的人流中,当然也不乏有的会对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进行探讨,诸如梁太鹏的《文化遗产的动态状保护与社会改造——关于贵州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思考》、李洪涛的《梭戛苗族文化研究》、张晓松的《生态保护理念下的长角苗文化——贵州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田野调查及其研究》等学术性文章及其中所提出的专业理论观点,在指导博物馆在良性发展层面均有较为重要的意义。诚然,在对生态博物馆的发展问题探究层面及其他诸多问题上,在他们的氛围中、就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保护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的建立,旨在保护馆辖区长角苗文化不受损害、不至流失,如果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这自当可以实现。

其一、政策规范、法律保护、文化促进。

强硬的政策规范和法律保护是生态博物馆这一概念在馆辖区得以生根落实的政治支撑保障,而文化促进则是在精神层面上为生态博物馆提供强劲的内在源动力,政策法律与文化,实则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合。

其二、档案建设维护、数字化保护。

这是很普遍而行之有效的作法,博物馆资料信息中心即最好的实证。就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而言,档案建设维护与数字化保护等工作都已经有展开施行,但似乎都只是单一的对一些常规图文声像的采集留存,有待进一步加强或引进新技术手段和创新思路。

(二)创新发展

实现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在馆辖区当地的发展,需要馆辖区相关工作人员及全区居民乃至各地各界人士的共同参与及努力。

其一、全民动员、共同参与。

开国领袖有说过“人多力量大”这样一句话,用到促进生态博物馆的发展当中也未尝不可,生态博物馆已经建成开馆,其生死存亡原本就取决于同时又反作用于馆辖区文化根源及居民群体。如此:一是增加就业,二是有益于当地居民加深对生态文化和生态保护的理解和重视。

其二、自然传承、教育保障。

一个地区居民长期的生活习俗是其文化形成的根源,在民族融合,经济交流与发展,社会繁荣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距离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把馆辖区传统文化凝练成可用作演教性的材料,在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及儿童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广泛推广,在学校及其他公共场合中进行促进式教育,激发馆辖区居民对自身文化传承保护的热情。

其三、市场带动、旅游开发。

借助生态博物馆现有的影响力,在馆辖区开发旅游市场,规范体制,建立健全生态博物馆的生态旅游模式。以民族文化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借助旅游推动馆辖区生态和谐全面可持续发展。

总体而言:一是保护,二是发展,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

五、感言

六枝梭戛生态博物馆之于六枝,可谓尽得天时地利,是否促进其在馆辖区的良性发展并发挥全面的功能效用,尚需广大民众及各界有识之士的共同努力和探讨。笔者此文当中愚见,或是前辈所提只是尚未施行,又或是已经施行但有待强化,为此,笔者当深表敬意,立于前辈们的肩上,借助前辈们的思想,渴求能为博物馆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绵薄之力。

{1}本文为“贵州师范大学学生科研重点项目”研究成果。

{2}李洪涛.梭戛苗族文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

{3}钟经纬.中国民族地区生态博物馆研究.[D].复旦大学.2008.

上一篇:浅谈电子产品的可靠性试验 下一篇:长篇幅英语文章阅读课堂导入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