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中的肌理艺术

时间:2022-10-26 02:01:33

书籍设计中的肌理艺术

摘要:肌理作为一种艺术表现语言,被广泛应用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它能充分调动人的视触觉器官,给观赏者带来富含人文情怀的视觉感受和多样的视觉品味。设计师在利用肌理进行创作时,彰显了材料自身的质感,创造了有意味的形式,强化了读者的视知觉感受,增加了书籍的艺术美,设计的艺术意味因此得以扩展。

关键词:书籍设计 肌理 艺术 视触觉 意味 空间

在艺术创作中,追求肌理感是艺术体验表现语言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肌理已然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重要表现手段,给人们带来丰富的视觉享受。肌理的身影亦闪耀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将肌理作为艺术语言在书籍设计中应用,能充分调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这与著名书籍设计家吕敬人所倡导的“五感”设计相契合。设计师通过肌理能很好地表现书籍的主题思想,展示作品内在的审美潜能,赋予作品更多样的内涵及生命力。无穷的变化、丰富的律动是肌理具有的特质,给观赏者带来富含人文情怀的视觉感受和多样的视觉品味,提供了无限自由的想象空间,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一、肌理的类型

肌理指自然物质材料的肌体形态和表面纹理,反映了材料表面的形象特征,使质感体现得更加具体、形象。肌理可分为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视觉肌理主要指物体表面和表层色彩纹理,包括光被肌理折射后对人的视觉的不同刺激,是通过视觉而唤醒触觉联想所致:电视机的显像管是玻璃制成的,其中影像却能让人感觉到种种质感;纸张是平面的材料,一旦在上面印刷上图形后,人们便能感觉到材质视觉上的肌理。触觉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光滑或粗糙、坚硬或柔软,以及其能触摸到的纹理。其表现是较为直接,只要触摸它,盲人也能感觉得出来,而一旦被拍成照片后,便失去了用触摸认知的直接性。[1]现在很多的书籍设计采用不同的材料组合就是为了让读者感受到其表面肌肤的触觉乐趣。各种高低起伏、纵横交错、平滑粗糙、色彩绚烂的纹理变化,以及材料表面自然形成的层次、节奏、条理所产生的形式美感,被设计师利用后可以创造出奇幻、和谐、新颖的审美形态。

二、肌理的艺术语言

众所周知,梵高的绘画有着极具个性的表现语言,他大胆突破古典薄画法的模式,将颜料的肌理质感夸张强化处理,给人以极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今天的油画创作中,油画颜料强烈的肌理塑造本身就成为艺术美感表现的内容之一。肌理有着天然的、变化莫测的形式,亦可以通过造型活动来创造出异于形态表面的崭新的组织结构和不同于原材质的感官效果。限于个体形态的比例、大小、尺度,有的肌理在视觉上只能看到点或线的效果,因而其形态往往被忽略,而更多地被关注其组织结构。材料肌理在艺术创作中是感性的微观的形式,它和色彩、线条、图像一样,也是一种语言,具有自身的艺术冲击力和感召力,它通过人的感觉印象唤起特定的联想,这种联想是共通的,但对不同性格、不同修养、不同文化层次的人也有区别。不管怎样,视知觉印象的冲击却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不论是自然材料的肌理,还是人造的肌理,每一种材料的肌理都有一定的意味,代表着一种物象特点,如果把它们恰当地运用到艺术创作中,就会形成一种语言,一种向人们表述一定概念并激发人们审美情趣的艺术语言。现代书籍设计作品中常能看到绳织物、金属、皮革、木质材料的身影,它们或独立或组合,显现出不同材质丰富的质感,通过肌理表现强化物质的生命力,把材料的视觉、触觉以及心理完美地表达出来,达到一种令人惊叹的境界。对材料肌理美的张扬,符合现代社会对个性设计的需求。

三、书籍设计中肌理的表现

1. 彰显材料自身的肌理。材料是书籍设计师传达内容信息的物化载体,根据所表达的书籍内容,所采用的材料不同。纸是传统书籍的主要用材,有着特殊的弹性,用手指触摸、翻阅纸本书籍时,纸的肌理会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心理感觉。用日本设计师原研哉的话来说,纸是感件,直接作用于感觉它不只是充当一种书写和印刷的材料,更是激发人类感觉智力的永久媒介。[3]不同的原料和加工工艺使得纸张呈现出千变万化的肌理形态,如玻璃纸的透明、皮纹纸的粗糙、铜版纸的细腻、瓦楞纸的硬朗、牛皮纸的质朴。不同的纸材具有不同的质地,其本身特有的质感和纹理,能使人在视、触、听、嗅觉上直接产生相应的美感和情感。现代的书籍设计师亦热衷于将不同的材料应用到设计作品之中,通过彰显物质材料自身的特性,给受众以愉悦的精神体验。“质感各其有独自的秩序,这种体验是不能被其他东西代替的,不是用语言所能表达的,需直接用肌肤接触或用眼睛观看,才能有生理的直接的感觉。”[4]在书籍设计中充分发挥材料肌理的艺术表情,可使书籍的艺术表现力大大增强。材料的丰富性及材料丰富的肌理形态会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实现书籍设计的审美创造,设计的艺术意味亦得以无限延展。

现代书籍设计中,利用材质自身具有的肌理来进行创作成为一种常用的设计手法。小马哥和橙子设计的《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是一本与深圳相关的书,荣获2011年“世界最美的书”称号,其外观平淡无奇,却采用了8种以上不同的纸材。封面采用手写体和贴纸形式表现书名;翻开扉页后,出现多种不同质地和尺寸的纸张叠加在一起的效果;文章中穿插着各建筑项目设计师的手绘草图,用不同的纸张印制不同类型的图片,大小不同纸张的穿插追求变化,利用纸张的交错展示建筑的构成感、分量感;小说则统一为一种纸张和开度,朴实、严谨与开放、自由相对应,形成了富有节奏和层次的视觉感受。该书采用线装的装订方式,的棉线与光洁透明的纸张形成鲜明的对比,简洁明快,同时富有诗意和时尚感。(图1、2)

2. 创造有意味的人工肌理。人类的触感是直接的,而视觉质感是间接的,具有知觉性、遥测性和经验性等特点,所以也就具有相对的虚假性。[5]根据这一视觉特点,书籍设计师可在材料上施以各种加工工艺,利用视错觉原理,形成近乎乱真的视觉质感达到触觉质感的错觉。设计师根据创意需求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材料表层进行艺术化和技术化的处理, 促使其产生新的形式美感。通过工艺创造出新的肌理,这种人为的质感在现代书籍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书籍的制作技术可以说是无奇不有,不断地推陈出新。除各种印刷手段外,起凸、压凹、烫电化铝、过UV、激光雕刻等工艺手段各具特色,为不同的书籍塑造出各具表现力的个性形象。设计师借助这些造型手段,在二维空间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突出设计情感,以可感知的肌理形式体现书籍的本体意蕴。

在书籍设计中使用合适的制作工艺能够增加读者的实体印象,在真实的质感触觉中唤醒读者的潜意识,引发他们的情感反应。吕敬人在设计《北京民间生活百图》时就采用了压印工艺,在纸质表面形成了浅浮雕的凹凸效果,生动形象地展示出了书的信息。该书是一部清代北京民间艺人百行百业图谱,人物赋色用笔生动,神态栩栩如生,其外函套设计为全脸起鼓效果,深压出图中百人百行身影,内置护函丝带装,打开函盒,翻开封面和筒子页内文的设计,一种层层进入传统书籍形态程序表演的阅读再现,使读者从视觉、触觉及翻阅中得到强烈新奇的感受。(图3)透过书籍外在的形态,书的功能与艺术之美完美地呈现出来。拼贴、切凿、压印、打孔这些并不复杂的造型工艺在书籍肌理的塑造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它们能够在书籍的表面形成阴阳互补的形态,增加空间层次,强化读者的触觉感受,从而构成无限的审美意韵。

四、肌理在书籍设计中的作用

1. 强化视知觉感受。当人们翻阅书本时,书的形状、尺度、大小等视觉表现形式会将承载的信息传递出来,这一过程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完成的。在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中,视知觉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肌理被广泛应用到现代书籍设计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具有强化视知觉感受的效用。传统的纸本书籍以物化的形态凝聚知识和信息,材料所具有物质特性成为书籍设计的重要语言。书籍设计师在设计中不应只局限于形而上的意境追求,还应注重工艺纸品的形而下可触摸翻阅的表现力,材质的选择和质感的处理演绎着无穷的可能,这使书籍设计具有了现代精神。织物、木材、皮革、PVC、纸张等材料的应用丰富了书籍材质对比的肌理效果,特别是不同质感的自然肌理纸的使用,从视觉效果的视感,到手的质地触觉,还有表现效果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知觉感受。如木纹、石纹、布纹或是笔墨、水痕、凿痕等人工肌理,充分利用这些设计语汇来表现不同的创意思想,将大大扩展书籍设计的空间。材质的组合和搭配使用会彰显其性格语言和独特意韵,如使用金属材料会让读者产生坚硬、阳刚感,使用木质材料让读者产生自然亲和的感觉,光洁与粗糙、曲散与平整、松散与紧挺,不同的质感体现出不同的肌理韵味。书籍设计中肌理的应用强化人们的触觉感,将人们的形象思维进行理性的扩张,激发他们的情感和联想,这样可以填补或者超越文字本身的表现力,从而产生增值效应,人与书之间产生了互动关系。

2. 增加艺术美。书籍是信息的雕塑,功能与审美的结合塑造了图书鲜明的个性。纸本书籍是实实在在的物化物,其材料本身不仅制约着设计作品的结构形式和尺度大小,还体现出材料本身的审美属性。书籍所体现的自然之美,通过其肌理、触感到承载印刷工艺装帧品质传达出来,并影响到读者的阅读体验。时代变迁、审美观念转变,读者对书籍审美的评判亦不再停留于静态、平面的视觉感知,而是扩展到动态、立体、多维度空间的视触感受。因此,利用和挖掘材料所具有的潜质,用其拥有的质地、肌理来表现创意,创作出书籍的艺术美,调动读者的视知觉感官,诱导读者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成为现代书籍设计努力的方向。

天然材料凝聚了大自然的恩惠,其蕴涵着许多让人难以预料的神秘美,人工材料凭借科技之力显现出有条理的秩序之美。因此,不管是天然肌理还是人工肌理,在设计中都应根据所要表现的内容,深入了解其表情、性格,通过恰如其分的艺术手段来彰显其原有魅力,展现出或粗放、或细腻、或外露、或内敛的肌理之美和情感色彩,表现出书籍独特的文化韵味。通过读者主体的参与,实现愉悦的阅读,促成现实世界到精神世界的自觉转换,达到设计艺术化目的。

结 语

物质材料所具有的肌理成为现代书籍设计中的重要语汇,因其能够增加读者的知觉感受,调动他们的情感,增强文本的视觉魅力,所以,无论是视觉肌理还是触觉肌理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肌理有天然的,也可人工创造,现代的书籍设计要根据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不断利用、挖掘和创造新的肌理形态和表现形式,展现物质材料的艺术美感,设计出更多、更好、更符合现代读者审美观念的书籍。让读者在眼视、手触、心读中接受信息内容,体会书籍的诗性意蕴,品味书籍设计的艺术之美。

基金项目:本文受到西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重点学科研究基金资助(ZD0908-09-1)

参考文献:

[1] 王丽梅.材料的视觉品位[J].文艺研究,2009(10).

[2] 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 成雪敏.书籍形态设计中的凹凸艺术[J].装饰,2011(05).

[5] 孙红阳.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美感刍议[J],.文艺争鸣,2011(04).

(作者单位:西华大学艺术学院)

上一篇:日韩手机出版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论大众传媒对图书出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