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不同于施“仁政”

时间:2022-10-26 12:30:51

改善民生不同于施“仁政”

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是这次“两会”的重点和热点。政府计划今年将为群众“送”上4778亿元的民生“大礼包”,其中教育经费、推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安排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是主项目。大力改善民生,确实是大得民心的良策善政。

然而,为什么要大力改善民生,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却不见得已达成了广泛的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共识。

应该说,政府工作报告本身对此是有清晰表述的,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出于“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理念,目的是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可是,从媒体对此的解读来看,诸如“新政惠民”、“送……大礼包”之类的字里行间,我们隐约可以感觉到的,不仅是媒体习焉不察的感恩颂圣的老调调,而且有这些年一些国情研究专家学者关于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施仁政”的观点的幽灵在游荡。

其实,我们今天的改善民生与建设和谐社会绝对不能等同于传统的施“仁政”。众所周知,作为中国传统的正宗的政治思想――嚅家的“仁政”,是建立在民本主义基础上的。《书经》所谓“民维邦本,本固邦宁”,孔子所谓“民不足,君孰与足”,显然出发点都是为了邦国和君主,而不是为了人民大众;怕的是阶级剥削过于残虐,导致“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惧的是阶级冲突过于激烈,“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专制社会牧民者的以民为本,不过是把民众当本钱,提倡像爱惜牲畜一样爱民使命罢了。而我们今天讲的“以人为本”,是人民本位,是坚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是基于现代政治文明的根本价值观――在民的民主主义理念。

正是出于这样的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理念,这次“两会”将高扬“民主、求实、和谐、奋进”的旗帜,开成一个“精心谋划发展大计”的大会。毫无疑问,没有民主法治,就不可能实现公平正义;没有公平正义,就不可能调动广大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就不可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将可供分配的财富蛋糕做大。不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总要求”去做,所谓改善民生,就很难与传统的施“仁政”区别,无非“轻徭薄赋”,再加搞点赈灾济危的善事,缓和一下社会矛盾而已;设若如此,就是“好行小惠”,言不及社会主义,言不及社会正义,要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文明国家此缘木求鱼更难。

要想民生取得较大幅度的有制度保障而可做长期预期的根本改善,有赖于民主执政的落实。所谓民主执政,当然不仅是指党政工作人员基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而完成管治型向服务型的行政职能转型,而且要有广泛的民主参与,从民意表达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个环节也不能少。这不是一个思想理论问题,而是十分紧迫的现实需要。

总理在报告中谈到政府工作四不足时,有一段说:“食品药品安全、医疗服务、教育收费、收入分配、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方面还存在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土地征收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仍未能根本解决。”这些直接涉及民生的问题,之所以解决得不好甚至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可以说桩桩件件都与群众的民利没有得到尊重或发挥有关。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公共资源分配倾斜得极不合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中的当事双方缺乏平等谈判补偿费用的地位;国企改制中职工没有发言权……概莫能外。

民生问题的根本改善有赖于各项民利的落实。民利始于民意的表达。值此“两会”召开之际,正是人民群众通过民意代表参政议政的最佳时机,我们对此满怀期待。

(摘自3月12日《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篇:刘奇葆:群众向你投诉是对你有信心 下一篇:七千二百亿央企利润该如何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