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需求 助推民生改善

时间:2022-09-13 01:45:51

关注民生需求 助推民生改善

当代中国进入了以人为本、民生为重的时代。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不仅是党的宗旨,也是政协的使命。中央和省委强调要“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政协各级组织、各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应深刻认识促进民生改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人民政协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把关注和改善民生作为立身之基、履职之要,作为政协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在促进民生改善中发挥应有作用。

关注民生,肩负时代使命

民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特征。随着时展和社会进步,民生的需求日趋多样、层次逐步提升,改善民生成为民众的普遍愿望和时代要求,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高度重视和持续推进的重要问题。政协工作作为这一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准确把握民生内涵,自觉肩负时代使命。

认识民生的基础性。“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本质上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中具有基础性特征。从经济层面看,民生包括人的衣、食、住、行、用,生、老、病、养、死等方面的内容,涉及民众的“生存状态”、“生计来源”、“生活质量”等不同层次,是人们基本的生存与生活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全部经济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生存下来、生活改善;人们总是在较低层次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追求实现更高层次需求,这种“增益不可逆性”在整体上推动着经济向前发展。在这个意义上,民生既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又是经济发展的原生动力。从社会层面看,民生贯穿人类文明的始终,体现社会文明的进步。民生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具有广泛的受益面和较强的公共性,是国家机构和社会组织活动的根本目的。社会的发展最终要归结到利益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民生的改善,实质是社会成员获得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和机会,以满足自身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要的过程。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治理,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发展机会相对均等,才能不断满足民生需求、促进利益均衡,也才能消减社会冲突、实现社会和谐。从政治层面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影响政权。古今中外,朝代的更迭和政权的兴衰一再证明:重视民生则政通人和,无视民生则民怨政息。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权的基本职能,也是执政合法性的重要依据,这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就是为广大民众谋利益,民众生活不断改善、利益不断实现的过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都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宗旨。党的十七大顺应民众意愿,彰显时代特征,鲜明提出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明确“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目标并务实推进,成为我国对民生内涵最具体、最现实的解读,对民生改善最广泛、最生动的实践。可以说,民生是发展之源、社会之基、为政之要。

注重民生的阶段性。民生是一个渐进发展过程,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诉求。人类文明越发展,民生内涵就越丰富,并呈现阶段性特征。远古文明时代,先民岩居穴处、茹毛饮血,民生是果腹之“食”和御寒之“衣”;农业文明时代,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民生增加了“耕有田”、“居有屋”等要求;工业文明时代,人居密集的城市化和劳动分工的专业化,激发了社会发展的蓬勃创造力,带来了社会成员的较大流动性,民生诉求拓展到发展自由、机会公平等方面。在我国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进程中,我省客观存在“三个最大”的基本省情,处于继续应对危机、推进“两个加快”,“爬坡上坎,蓄势突破”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民生既表现为衣、食、住、行、用逐步改善的需求,也体现在稳定就业、教育公平、社会保障、分配公正、医疗服务等方面的诉求。我们应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使命,围绕“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阶段目标,协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

把握民生的差异性。民生的差异性主要指不平衡性,既存在于不同国家和不同区域,也存在于不同群体和不同领域。动态的差异客观存在、难以避免,关键是防止过分悬殊、差距扩大。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应重点关注低收入群体、受惠最少者和处于不利地位社会成员的利益。这既是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也是践行宗旨的现实任务。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民生水平快速提升、较大改善。由于事实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区域资源禀赋差异以及政策机制不完善等多种原因,城乡、区域、群体、行业之间差距明显、继续分化,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就我省而言,差异因“发展不足、水平不高”而较为明显,由于自然灾害严重频发、贫困人口面广量大等导致的特殊困难也较为突出,改善民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地震灾区、边远山区、民族地区及其相互重合的地方,民生困难叠加,差距更为凸显。要把这些地区困难群众和城市低收入群众的民生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协力推动“八项民生工程”和民族地区房屋建设工程、文化体育工程的实施,“把群众安顿好,把民生保障好,把灾区建设好”,防止因危机影响和特殊困难而降低民生水平。

总之,对政协履职而言,民生的基础性决定了肩负的共同使命,阶段性提出了现实的紧迫任务,差异性指明了关注的重点方位。实践中,必须把三者统一起来,清醒认识我省民生问题长期性中的阶段性、普遍性中的特殊性,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把握改革发展的结合点,找准加快发展的关键点,选准深化改革的着力点,促进民生持续改善。

关注民生,明晰阶段重点

改善民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各个领域。政协组织关注和促进民生改善,既要围绕中心助推经济加快发展,又要科学谋划推动体制机制完善;既要调研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又要抓住关键助解现实困难。在履行职能中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要促进科学发展。民生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民生的改善,根本要靠科学发展做大做好“蛋糕”。否则,就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面对我省经济发展不足、水平不高的主要矛盾,面对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发展质量的双重任务,面对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西部全面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省委贯彻中央“五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既明确了今年“巩固回升,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又提出了“投资拉动,产业支撑”的着力重点;既明确了“拓展新空间”、“培育新增长点”、“创造新动力”、“形成新增长极”的阶段思路,又提出了“基本完成重建任务”、“保持投资持续增长”、“促进结构调整优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年度任务。这既是四川发展的紧迫课题,也是民生改善的现实要求,是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任务。政协要坚持把全省工作基调作为基本指向,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助推民生改善作为履职重点,引导全省各族各界人士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部署上来,增进加快发展的共识,汇聚科学发展的合力,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促进发展,关键在促进市场主体发育,推动全民创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基本力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发展经济必须依靠市场主体、培育市场主体,“使一切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惟其如此,发展才会有不竭活力和持续动力。从现实来看,国有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领域发挥着主导作用。就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应当把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形成“国有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蓬勃发展局面,防止和避免发展不足而实力不强、主体单一而活力不够。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本质上是民生经济,在创造就业岗位、增加民众收入、服务民生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央提出“要完善促进各类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应积极促进把民有民营作为基本途径,把民享民富作为基本目的,把行政推力、政策引力和体制张力结合起来。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增强参与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实力和活力,推动放宽市场准入,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激发主体自主创业潜能,提升经济自主增长动能,在发展中积累财富、改善民生。

要助推完善制度。促进民生改善,既要做大“蛋糕”,也必须分好“蛋糕”。如果只求做大而不重分好,就可能导致分配不公、引发社会矛盾。分好“蛋糕”,关键靠制度保障。现阶段,应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完善民生投入制度。民生投入的状况,折射执政理念,体现价值取向。民生的广泛受益面和较强公共性,决定了政府应当在改善民生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应看到,民生既包括关系民众基本生活和切身利益的“直接民生”,如居民收入、社会保障、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等,也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环境优化等配套民生改善的“间接民生”,如铁路、公路、机场、文体设施、生活环境等。现阶段增加民生投入,应在保持间接民生投入适度增长的同时,重点增加直接民生的投入,既不断增加总量,更注重提高比重,特别要促进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居民消费、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以及对广大农村、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积极促进公共投入向直接民生领域“优先”。这是弥补历史欠账的客观需要,也是践行“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二是完善居民收入制度。居民的收入水平,决定消费能力,影响消费预期。中央提出“要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出口带动,“三驾马车”中的消费驱动力度不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居民收入偏低,特别是劳动收入份额比重偏低。“干得多,挣得少”,“实际收入较低,生活成本较高”,明显抑制了社会消费。居民收入上不去,扩大内需难落实。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这一问题更加凸显,转变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在当前形势下,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具有更加突出的作用。因此,必须从制度上保障“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居民收入增加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而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投资、出口和消费对经济的协同拉动。这不仅是应对危机、巩固回升成果的应急之策,也是着眼长远、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之举。三是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精义在于确保社会成员的生活底线、基本权利和发展空间,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经济运行的“调节器”,在现阶段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但仍需进一步完善。要着力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险、低收入群众帮扶救助等制度的完善,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推进各项制度相互衔接,推动解决覆盖范围较窄、保障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总之,要着眼于既让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又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自由发展空间,突出制度完善,强化制度功能,促进把“恩惠式”政策举措定型为制度规范,把“将来式”目标愿景落脚到现实利益,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直接化、常态化和稳定化。与此同时,要积极促进权益保障。民生体现权益,权益保障民生。如果公民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护,民生改善就无从谈起。在这个意义上,基本权益保障是实现民生改善的公平底线,也是法规界线。我们要在促进民生改善中更加关注权益保障,在依法维护权益中促进民生改善。

要协力破解难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办”。“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是民众的现实期待,也是政协关注民生的重要切入点。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否有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关系民众的生存依托和生计来源,影响其生活水平。解决就业矛盾在我国既是紧迫课题,也是长期任务。要围绕创造就业机会、拓展就业领域、扩大就业容量、营造创业环境等重点内容,积极助推以自主创业增加就业,以政策扶持带动就业,以技能培训促进就业,以城乡统筹推动就业,以维护权益保障就业。特别要引导和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重点关注和推动解决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新增劳动力、低收入家庭和被征地农民、“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安居是民生之基。住有所居才能心有所安。“居者有其屋”,是民众的基本需求,也是政府的职责所系。一些大中城市出现的“漂流族”、“蜗居族”、“城中村”、“学生村”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住房之难、无房之怨。缓解这一矛盾,关键是要善于把行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不断满足居民基础性、改善性等不同层次的住房需求。当前,要继续推进灾区居民住房加快重建,助推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藏区“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彝区“三房改造”、棚户区和农村特困户住房改造加快建设,促进制定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各项住房惠民政策真正落实到低收入家庭。教育是民生之愿。教育牵动千家万户。受教育的权利,是现代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对于公民个人而言,教育机会是重要的发展机会,教育平等是重要的机会平等。要继续促进优先发展教育,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特别要促进教育资源向广大农村、边远山区、贫困地区倾斜以改善条件,提升层次,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继续促进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问题、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医疗是民生之需。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中央和省委明确要求逐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事实上,城乡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治病靠拖”、无钱买药和因病致贫、返贫的并不鲜见。要继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保障水平,继续关注和促进阿坝州大骨节病和甘孜州包虫病的防治,促进重点解决老、弱、病、残以及低收入家庭等困难群体的医疗服务和保障的问题。

关注民生,发挥职能作用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不仅是执政的宗旨和任务,也是参政的内容和职责。否则,政协坚持以人为本就会悬空,“广泛的代表性”也无从体现。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立足职能,发挥优势,把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关注民生的实践要求,融入到思想观念、工作部署、履行职能等各个方面,建为民之言、谋利民之策、办惠民之事。

要畅通诉求渠道。政协委员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是社会各界的代表人士,与民众有着广泛的联系,能够更直接、更客观、更及时地了解民众意愿。政协要充分发挥这一独特优势,真实反映民情、民愿、民忧,为改善民生服务。拓展规范渠道:政协由界别组成,一个界别就是一条规范的表达渠道。畅通这一渠道,有助于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便于党委政府充分了解民情、及时掌握民意、广泛吸纳民智。要立足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丰富界别活动、强化界别功能,健全制度机制、发挥界别作用,使不同方面、层次的意见能通过规范有序的渠道得到系统、客观的表达。及时汇集反映:为界别群众说话,是委员的职责和义务。政协委员要努力成为民众信赖的“代言者”。要带着感情和责任“沉下去”,带着呼声与建议“浮上来”,广泛汇集社情民意,及时反映不同群体、不同对象的基本需求和发展愿望,特别要注重反映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社会情况、一些群体存在的实际困难、少数民众提出的具体诉求等等。对普遍性的问题宜以调研视察反映,对特殊性的问题宜以专报专项反映,防止不分轻重缓急、简单“打包”处理。注重适时疏导:疏导情绪、化解民怨,既是直接关注民生,又能促进民生改善。政协委员在界别群众中有较大影响,说话有一定分量。要积极宣讲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帮助解除疑惑,适时疏导情绪。特别要注意引导民众认识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认识社会稳定是共同利益、维护稳定是共同责任,理性反映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要深入调研献策。政协智力密集,委员中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有长期任职的领导干部,有党派界别的有识之士,具有较高的政策理解水平和较强的政策感应能力。在深入研究民生领域重大政策措施方面,可以也应当拿出有益的研究成果。总的要求是,设身处地为民着想、客观实在建言献策,力求系统性、相关性、可操作性的统一,防止“零星碎片”、“互相抵触”、“空泛建言”。内容选择上,要突出政策设计上的“盲点”问题、促进全覆盖,抓住执行落实中的“梗阻”因素、提高有效性,找准体制机制上的“掣肘”环节、增强协同度。具体研究中,要重实地考察,直接接触群众,多层面、全方位地掌握第一手资料,防止只听面上汇报、只看点上效果;重深入分析,以事实说话,用数据佐证,从表象中揭示本质,在个性中寻求共性,从细微处洞悉全局。提出建议时,要直入主题、简明精准,务求思路清晰正确,方案详实具体,措施有理有据,实施起来可操作,落实起来有抓手。防止反映情况一般化、研究问题表面化、对策建议空泛化。

要推动政策落实。涉及民生的政策,既包括面向全体民众、共享发展成果的普惠式政策,也包括指向特定群体、解决特殊困难的特惠式政策。这些惠民政策的落实,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政协促进民生改善,要注重过程的参与,既在决策前议要事谋大局,也在执行中抓监督,推动各项惠民政策举措落到实处。把好时机:对必须干的事适度超前,深入调研,提出对策,以有益之言促进科学决策;对正在干的事积极参与,及时跟进,把握动态,以过程监督推动工作落实;对一时未顾及到的事及时提醒,以利及早防范;对决策的实施效果注意收集情况、反馈信息,便于准确掌握、客观评价。讲求方式:通过提案、视察、社情民意信息等方式,反映了解到的情况,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办法,供党政参考。注重发现在政策执行时序、执行力度、执行效果等方面较好的典型,及时总结,适时宣传,引导和推动民生政策落实。跟踪督办:从落实的关键环节和实施的制约因素上着力,主动追踪、动态督办,促进相关问题解决和相关政策落实,促成“民生工程”的有序推进和民生改善的更大成效。防止参与中“越位”、“错位”,防止“领导批示是结果,批示之后无行动”。

要倡导多办实事。政协促进民生改善,既要“会说话”,又要“办实事”。这方面,政协有较为丰富的社会资源,有条件也有能力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协力引进项目: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发挥港澳侨台委员的作用,发挥专家学者的专长,通过各种渠道,搭建有效平台,帮助筹措资金,引进技术和项目,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生态移民和牧民定居等作出贡献。帮扶困难群体:发挥党派团体、企业实体、社会组织和各级政协的积极作用,引导参与定点帮扶、结对帮扶、慈善捐助等活动,既尊重意愿又适度调配,帮助解决地震灾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革命老区和城镇中生活困难群体就业、上学、医疗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加强智力扶贫:组织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界委员,开展智力扶贫、送医送药、文化下乡、科技服务等公益活动。倡导和鼓励委员特别是有经济实力的委员参与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力所能及为群众办实事,真心实意帮群众解难题。突出时代特色,注重示范效应,大力宣传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在这方面的典型事迹,推动形成良好氛围。

上一篇:援建,在严格的监管下 下一篇:公告天下 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