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模式下英语写作的建构与实践

时间:2022-10-26 10:56:26

启发式教学模式下英语写作的建构与实践

【摘要】启发式教学模式是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新课题,但在英语写作中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还有一定的困难,笔者从启发式写作教学的必要性、现状入手,理论结合实战来分析这种教学模式下的英语写作建构和实践

【关键词】启发;写作;表达能力;衔接

一,引言

英语写作是绝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对非英语专业语言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它与汉语写作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主要体现在写作的训练目的,写作的实践手段和评定标准三个方面。笔者在多年英语专业及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基础上,对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遇到的障碍,和常见的误区进行了总结,并将如何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并衍生出合理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手段做了较为细致的调查和分析。本文从写作的建构和进阶上进行一些浅析,挖掘写作中的专业因素、跨文化交际因素、综合能力塑造因素,以为英语教学中提供更多的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之用。

二,规划写作课程的目的

1、写作设置要求与现状

根据教育部 2007 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一般要求为“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在半个小时内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写出不少于120 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确,用词恰当,语 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①。”但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分析课文内容及语言知识的分析讲解上。有些写作能力的拓展和衍生往往被忽略,使之完全成为精读教学的附庸。这种教学现状无疑会导致学生对字词句的选择和变通上,整体思路的架构上,以及写作兴趣的激发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2、写作课程的设计初衷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写作作为输出性的英语应用技能,无疑会越来越受到广大英语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在写作课程的目标设定上一定要多元化、交融化。

首先,应当立足基本词句功能,培训学生在表达方法的多样化。这里的多样化不是简单的单词同义的替换,而是将语言知识和英文习惯用法从传统的思维中变更过来,包括单词、短语、句子之间的切换;词性的转化和表意抽象化与具体化的转换。其次,作为文章的重要特征,结构不仅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较为清晰地把握作者的写作脉络,更有助于作者本身的思路建构,并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推理能力,以达到“意”和“形”的完美衔接。最后是不断接触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以文化传播为最终目标,学会在文字处理上把握好“文化尺度”,尺度过小,无法起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一旦尺度过大,反而使文体风格难以体现。

三,写作教学的实践方法

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许多教师习惯于单纯地让学生模仿,再匹配相应的作业予以“巩固”。但却忽略了模仿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启发写作思路,并横向与纵向两方面的拓展。让写作成为一种惯性的思考和总结,才是真正的“渔”。

1,表达替换的启发

表达替换不单纯是同义的替换,要着手考虑为什么要替换,信息点来源何处,怎么样去替换,这三个基本问题。以“think”为例,很多老师在解释这个词使用频率较高,接下来就开始替换几个同义词显然是不完备的,根据以上三个基本问题,我们首先要去解释“think”的内在含义不一定完全能够达意,在使用argue、believe、suppose、deem、expect诸词时要考虑到上下文和语境,如“argue”会使用在用争议的语境中,不是单方面的“思考”,而是有对立面的“争辩到”。其次还要考虑到文体风格,是正式还是非正式,是论理还是说明……

在分析替换的原因基础上,要帮助学生寻找信息点,要避开传统的寻找字典和课本,启发他们多去翻阅课外读物、英美原生电影以及网络工具。尤其是网络上较为流行的“雅虎学堂”、“百度知道”,这些不仅能启发学生收集信息(information collection)的能力更能通过网络的交互式辩论培养自身的区分信息能力(information discrimination)。

最后是如何去替换,这一教学环节需要以上两个前提,并可以辅助语言知识来进行启发,学会举一反三,不求不变应万变但求以万变来归纳。如以上的“as far as I am concerned”还可以推导成“as far as he is concerned”、“as far as it is concerned”。

以上三个基本步骤也可以在实际的教学环境中打破原来的顺序,相互穿插和互补,旨在启发学生在写作中将表达方式的转变贯穿始终。

2多元衔接的启发

文章的衔接不是单纯的结构划分,而是包括思路、内容、文体风格在内的一种承上启下的关系。衔接是篇章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Halliday 于 1962 年首次提出“衔接”概念,1976 年他又与 Hasan 合作发表 Cohesion in English,标志着衔接理论正式创立。

当然也不乏有很多语言学家从各个角度来阐述这一概念,Beaugrande & Dressler认为衔接是使表层篇章成为互相连接的一个序列的方式,衔接存在于语法依赖②;Hoey认为衔接是篇章内句子里的某些词或语法特征,是能将该句与它前后的句子连接起来的手段和方式,一个篇章就是靠各句中这些成分的出现组织或者创造出来的,读者对这些成分的理解需要借助于周围的句子。③

而多元的衔接是在综合以上各类衔接基础上的一种归纳与总结,启发学生从结构分段着手,学会使用各类连词,最后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渲染效果如使用押韵、反复等修辞手法。

四,一点思考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交流方式,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论哪种文体风格或题材的文章,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共鸣与沟通。笔者反对在大学写作教学中模式化甚至是套模板的应试手段,而提倡启发式的教学。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思路,

注释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2.Beaugrande,R.de and W.Dressler. Introduction to Txt Linguis-tics[M].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81.

3. Hoey, M.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作者简介:袁婧(1980.2-),女,安徽蒙城人,安徽三联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

安徽三联学院2010年度院级科研项目《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写作教学方略探讨――过程法与结果法的融合研究》

上一篇:维吾尔族舞蹈的遗存及教学 下一篇:怎样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