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篇章结构教学 培养高中生阅读解题能力

时间:2022-10-26 10:31:55

基于篇章结构教学 培养高中生阅读解题能力

1.问题的提出

高中英语新课标指出:高中学习阶段,重点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英语表达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文本”这个载体来完成的。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形成。

在中学阶段,英语阅读课尚未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开设,而是融入教材各个单元的话题中。阅读虽然只是英语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阅读教学只是从字词句等语言知识角度进行教学,而非教授学生语言技能。因而,教师一直无法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教学。受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们在做阅读理解测试时,往往见木不见林,忽略对篇章总体意义的把握,从而导致学生阅读理解试题得分率低。

根据以上分析,以下两个问题值得研讨:

(1)教师如何在课堂文本教学的基础上构建学生修辞图式,培养西方篇章思维意识。

(2)学生如何把西方篇章思维意识迁移到阅读理解测试中。

2.文献综述

2.1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认为,任何篇章,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其本身并不承载任何意义,而是向受言人或读者提供指示该如何从他们先前获得的知识中检索和建构意义(Anderson & Urquhart,1984b,p.45)。读者先前获得的知识叫读者的背景知识,先前获得的知识结构叫图式(Carrel,Eisterhold,1998:76)。在研究背景知识对阅读理解的影响时,通常区分出两种图式:一种是修辞图式(rhetorical schema),即关于不同种类的篇章的修辞组织结构的背景知识;另一种是内容图式(content schema),指的是关于篇章所描述的内容领域的背景知识(Carrell,1998:79)。在阅读中倘若读者未能激活适当的图式,无论是修辞的或者内容的,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理解障碍。在对修辞图式的研究中,Carrell(1984)的实验表明,在内容为常量的情况下,改变修辞结构会明显地影响到第二语言的理解。

同时,图式具有共同性和差异性特点。因为图式具有共同性,不同国家的作者和读者才能进行交流。图式的差异性是因为图式是在经验中形成的,不同社会的人们生活经历不一样,英语国家的人和讲其他语言国家的人生活经历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我国学生读外国作品时,建构图式会有一定的背景知识障碍。

2.2篇章结构分析法

篇章结构分析法即通过分析文本的篇章类型以及篇章模式,帮助学习者熟悉各类常见篇章类型的典型组织形式,把握篇章内部各成分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认识、解读篇章,最大限度获取文本所传递的信息。

篇章结构分析法通过向学习者介绍不同的篇章类型及其典型的篇章组织模式,培养篇章意识,建构学习者自己的布局谋篇意识,形成严密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解读文章、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篇章交际目的。

3.培养措施

3.1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素质

中学教师很少受过正规的、系统的阅读理论的训练。同时,由于教师忙于教授知识点、语法,而忽视了对文本篇章的深层次研究。因此,大部分教师缺乏在语篇层次上的阅读教学驾驭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图式理论和篇章结构教学理论的学习――集体备课,探讨篇章教学的有效落实;勇于探索阅读理解测试题分析课上课模式;从篇章角度,形成有效的解题策略;对于某一有争议性的问题,实行同课异构、课堂观察、课后案例反思等形式相结合;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制定一套完整的、系统的和科学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从理论的高度指导阅读技能。

3.2把理论应用于实际教学

3.2.1以模块阅读教学为载体,建构学生修辞图式,培养中学生对篇章类型的认知能力

通过阅读,帮助学习者了解英语篇章组织的特点,克服母语负迁移对阅读的影响。英语的语篇思维模式成“直线型”(linear),即先陈述中心思想,再分论点说明;而汉语的段落组织遵循东方式的“螺旋形”(circularpiral)发展,即在语篇展开过程中不直接切入主题,而是从各个角度间接说明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直线性、逻辑性和实证性的思维特点。在日常的模块阅读教学中,通过对篇章结构的分析,引导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模块阅读材料的总结分析,归纳出相类似篇章类型的建构规律,帮助学生建构不同文体的修辞图式,以此培养学生对各种篇章类型及变体的认知能力。了解西方人喜欢直接道明主题、喜欢用细节、数据、实例来论证观点等思维方式。

3.2.2以文本为载体,培养学生合理迁移篇章的思维能力

教师善于利用模块文本所传达的篇章结构模式,结合阅读理解常见题型,合理迁移学生的修辞图式,训练学生对该结构的敏感度。

3.2.3精选训练题型,突显特定图式结构

教师要善于识别特定类型的阅读题型,以强化学生在模块文本学习中所形成的思维图式。教师在分析阅读测试题时,也应从修辞图式的角度出发,强调篇章结构对理解精确性的重要性,从而训练学生在阅读解题过程中,考虑文章布局谋篇,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作者的写作意图,猜测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意义,推测作者选择细节的意图。

上一篇:浅谈人文精神与历史教学 下一篇:地理教学中自学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