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当选择教学内容,搭建有效教学平台

时间:2022-10-05 02:51:13

恰当选择教学内容,搭建有效教学平台

教学设计是时下特别流行,也特别为教师、专家们所青睐,但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却常常发现,我们一些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似乎步入了误区。我个人认为,在进行教学设计(即怎样教)之前,教师备课中首先应该明白的是,这篇文章,究竟需要教给学生什么――即确定恰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才能实施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善于挖掘文本自身的核心价值。教材所选取的文章,大多是传统经典名篇,或有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或有其颇具造诣的艺术价值,或“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或有助于“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面对浩如烟海的作品,教师最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咀嚼和探究其精髓,从而陶冶情操,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学习,并非不加分辨,面面俱到。所以,对待每一篇文章,教师首先要深入阅读,领会其精妙之处。

比如季羡林的《幽径悲剧》一文,记叙了愚氓灭美的悲剧。先生剖心沥胆、如泣如诉,令人读之潸然泪下。真正地体现了先生自己所说“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季羡林《漫谈散文》)。”文章语言不事雕琢,却又通俗雅致;结构严谨,层层铺垫;心理描写极为细腻动人。教学之前,教师唯有读懂这些,挖掘出文本的原生态价值,才有可能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炼其教学价值。

确定教学内容,还应当依据文体特点。《幽径悲剧》是一篇散文,王荣生教授说:“散文语体属于文艺语体……散文是艺术,描绘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重在怡情;读散文以‘悟意审美’为目的。”“散文的教学内容,重点在于语言的品味与感悟过程……”“关键是引导学生往‘散文里’走,往‘作者的独特经验里’走。”那么,引领学生品读通俗、雅致而又精炼的语言,领悟作者写作的内蕴,自然就是这一篇抒情性散文的教学内容之一了。

散文之外,小说、诗歌、说明文与议论文等不同文体,各有其不同的文本特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依据文体特点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第三,结合助学系统选择教学内容。每一套教材的编写都有其内在的体系,都融入了编者一定的意图与理念。换句话说,就是教材编写者已经依据《课程标准》,兼顾教材的整体体例,考虑文本体式和学情后确定文本应该承载的教学价值,并在教材的助学系统里有选择的呈现了这些教学价值。所以,教师还应结合教材的助学系统,进一步梳理提炼教学内容。

所谓“助学系统”,包括“单元导读”“课前预习提示”“课后练习”等。仍以《幽径悲剧》为例,这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环境”,围绕这个主题,设计了这样一段单元导语:“‘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本单元的课文,为你打开了一扇新的视窗,你将倾听大自然的呼声,谴责愚氓的恶行,慨叹智者的无奈,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

细品文字,不难领悟编者编订本单元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随着作者的视野感悟山水鸟兽、花草树木与人类的自然和谐,从而激发对环境的热爱与保护之情。

而其课后的“探究练习”部分也设计了这样四道题:

1.课文中说:“每年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怎样看待“愚氓灭美”的事实?从中可悟出什么道理来?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为什么作者走到古藤下面,“嗅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就“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

(2)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

作者对他所说的“真正的伟人”是什么感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3)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

作者批评世人缺了点什么?

3.反复是一种有助于表达强烈感情的修辞手段。诵读下列句子,结合课文有关内容,体会作者运用反复抒发的情感。

(1)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2)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哭泣……

(3)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

4.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择你最喜欢的片段背下来。综合以上分析理解,最后就可以确定本篇文章教学时的内容要点:

(1)体会本文通俗、精练而又雅致的语言。

(2)学习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3)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唤起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教学并非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效语文教学的实施,离不开恰当地确定教学内容。这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需要每一位同仁长期而执著的追求。

(作者单位:河南省灵宝市第二初中学)

上一篇:紧抓学生心理特点,唤起学生缺失的爱 下一篇:试析问题式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