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原因探析

时间:2022-10-26 09:10:33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原因探析

提要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加大,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关注。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由制度上和经济上的双重原因造成,而减小差距则应在提高农业生产收益率、改革户籍管理制度,以及加大农业投入、减轻农民负担上着手。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二元户籍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本文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制度性原因与经济性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城乡间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一)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制度原因。收入差距的扩大是一个分配问题,更是一个制度问题。它不仅仅是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问题,更主要的是国家资源、社会机会、基本权利和国民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的社会制度安排问题。社会等级关系和市场经济相互作用形成的分配关系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

1、二元户籍制度是城乡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本质性根源。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在政治上和身份认同上给农民造成的歧视远远超过在经济上给农民造成的伤害。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农民没有享受到平等的国民待遇,他们在履行公民义务的同时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公民权利,使中国社会分裂成了工人和农民两种不同身份的阶层,由此造成了社会结构的分裂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此构架下,农民被紧紧地困在土地上,失去了自由流动的权利――而这正是使资源达到最优配置的最重要前提。农民创造的财富在计划和市场条件下始终处于不等价甚至被无偿征调的劣势地位。这种人为的工农隔断和城乡分割,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民族工业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这一政策取向目的的达到及政策效应的逐步递减,这种二元结构的存在只能损害农民的利益,无益于社会整体福利的改进。

2、过度集权的行政体制使乡镇机构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民是基层政府错误决策的受害者,农民在反对基层政府错误决策的行动中存在严重的搭便车行为,难以向中央政府表达自己的利益要求。对地方政府的绩效,中央政府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难以从有独立利益的第三方(农民)那里取得相关信息。同时,即使农民将自己的利益成功地向中央政府表达,农民对中央政府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农村基层政府领导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自行其是,在公共事务中谋取个人利益。农村基层政府领导人的行为具有外部性,基层领导人的个人收益和成本与社会收益和成本是不一致。

(二)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经济原因

1、失衡的财政政策扩大了城乡收入分配差距。首先,财政支农增长太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和薄弱环节。虽然财政始终没有放弃对农业的投资,但近年来,为扩大需求,财政投资的重点放在城市建设和国有企业改革,对农村的投入明显不足。财政支出的偏向,使得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不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农产品品种结构不能得到及时调整;交通闭塞,电网老化等,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二元的社会结构必然会带来二元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制度。当等级制度和身份制度明确地把农民排斥于城市就业的大门之外时,社会保障及福利制度就直接与城市户口联系起来。城市户口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而农民,则只能望洋兴叹。最后,政府对教育投资不一致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农村教育落后,使农民很难掌握和推广现代农业高科技,也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在就业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不足,使得农村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本相对于物力资本稀缺。生产要素的不平衡必然导致经济的畸形发展,影响农村现代化的进程。这些问题正是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

2、增加农民收入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物价变动使农民收入不稳定。物价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农产品价格受到政府较严格的限制,一旦发生通货膨胀,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就会大大高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使农民的生产成本加大,降低了农民的实际收入。二是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是趋于增加。当发生通货膨胀时,农民由于消费价格指数的上升,生活水平和实际收入都会下降,但是城镇居民的工资却因为物价上涨而相应地增加,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在通货紧缩时期,农民收入受到的影响大于其支出得来的实惠,而城镇居民缩减支出后的收入还是大于农民的收入。因此,虽然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随着物价的变动而呈现出波动趋势,但实际上城乡收入的差距不会因为这样的波动而减少。

二是城乡外部市场体系发育状况不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资本积累的条件与发生作用的机制在农村经济条件下尚不具备,除了少数农民家庭开办企业以外,农村家庭只能靠有限的土地资源与劳动的投入来创造经济效益,是一种成本相对不变(不考虑价格变动)的投入产出循环过程。

二、解决居民收入差距加大的建议

(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要解决中国的收入差距,必须正视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前面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城乡收入差距是中国的最大差距,因此解决中国的收入差距,首要的是城乡差距。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键则是要千方百计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基本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所占的比例比较低,难以满足社会保障的需要。为了健全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首先要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网络。对于失业人员,政府一定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大对他们的培训和再教育,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逐步让他们具备现代社会所需的劳动技能并能融入到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就业大军中。

(三)加快经济增长,拓宽就业渠道。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就业难度加大,失业人口增加。由于我国总人口规模过大,且尚未达到较高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速度,导致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就是在结构调整和效益提高的基础上,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要实现这一目标,具体措施如下:首先,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政府要加大引导、扶持力度,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规范政府行为,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其次,针对性地加强技能培训,提高职业素质和能力。对主要依赖劳动获取收入的城镇低收入群体来说,个人的能力强弱,主要是基于其是否能够提供某个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熟练的操作技能。加强技能培训,自然会有助于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供给能力,从而有利于提高其收入水平。技术工人的供不应求在整体疲软的劳动力市场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对此,作为各地主管劳动就业的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当地劳动就业市场显现的相关特点,加强开展针对城镇低收入群体的职业培训工作的力度。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上一篇:海南高耗能行业发展分析 下一篇:我国自然垄断产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