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朗读指导策略初探

时间:2022-10-26 08:00:23

小学生朗读指导策略初探

朗读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从孟子“诵其诗,读其书”的说法中可知,朗读已经有了近三千年的历史。每当听到声音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朗读,我都在想:如果我们的学生也有这样的好嗓子该多好呀!虽然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得到应有的重视,但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运用的策略不当。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呢?我的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帮助学生扫清朗读的障碍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技巧的前期

读准字音有助于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庄重性、流畅性。读准字音的方法可以说再简单不过了,那就是遇到不认识的或者有疑惑的字词时马上查字典、词典,不要存侥幸心理。虽然这是十分简单的一步,但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忽略。

1.让学生读准文章中的多音多意字

与阅读不同的是,朗读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按顺序进行,只要有一个字不认识,读时发生疑惑,朗读过程就会中断。让学生弄懂文章中的多音多意字,确定它们的正确读音,是保证准确朗读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前期准备工作。

例如:塞外常常狂风怒号,狂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sè:闭塞 阻塞 塞责

塞 sāi:堵塞 塞子 塞住

sài:边塞 要塞 塞外

号 hào:号召 号角 号码

háo:号哭 哀号 北风怒号

我们不难看出这句话中出现的多音、多意字,如果稍不注意就难免在朗读的过程中造成干扰,影响朗读的流畅度。此外,还有一些姓名、古代国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常常有别的念法,要学生查证难读字的正确读音,看清区别,以提高朗读的准确性。

2.让学生读准声调,注重气息的控制,做到吐字清晰

声调是普通话的门面。每个音节都有声调,声调的调值是我们今天在朗读时最容易忽略的。许多学生能按四声调来读,但往往没有达到所读字的调值。所以,音节中升降、曲折的非音质要达到普通话所要求的调值,只有注意把“55,35.214,51”调值读准,才能使语言形成抑扬顿挫的语流。

气息是发音的动力。朗读中的气息用量不同于生活中的量,需要腹腔式呼吸。让学生学会自由地控制自己的气息是非常重要的,朗读指导中有吸气练习、呼气练习。教师一般采用数数、数葫芦、绕口令的练习来让学生学会控制气息,这样学生发出来的音坚实有力,音质优美,传送较远。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每个汉字分解为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朗读中我们要教会学生咬准字头、吐圆字腹、规全字尾,可进行如下吐字练习:

双唇:帮。舌尖:第。舌根:羔。舌面:记。翘舌:竹。平舌:自。擦音:发。送气:叉。合口:枯。开口:哥,撮口:许。齐齿:衣。抵腭:恩。穿鼻:迎。

通过吐字的训练,可以使字音准确、清楚、有力、完整。

此外,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还要掌握变调、轻声、儿化等问题。朗读是正音的继续,是说话的开始。成功的朗读,为分析课好铺垫,带领学生进入作品的佳境,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再现。

二、提高学生的文字感受、感知能力,帮助学生架起从理解到表达情感的桥梁

感知觉是丰富而多元的,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感知觉是否精密却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感受力。在朗读中也一样,每位学生的感受都会有范围和程度的差异,对于文字语言的感受更是如此。用一个人的“感觉阈限”来表示,感受范围越大、程度越高,就说明朗读者的感觉阈限越小、越精密。举例如下:

1.让学生抓住文章的灵魂,把握情感律动的红线

俗话说,“提纲挈领”“擒贼擒王”。运用到朗读上,就是要使学生先了解作品,表达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只有透彻地了解作品的内容,才谈得上正确完善地表达。朗读文章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要运用有声的语言把作者的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

例如这些语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我们在指导朗读的时候,把重点放在能提示作者创作意图、揭示作品主题的地方。请看,第一句,重音放在“从来”上,让你不由得想到白扬“始终如一”的品格;第二句,重音放在“哪儿”你会不由得跟着想:还有什么地方呢?学生能悟出白杨“生命力强、服从需要”的特点;第三句,重音放在“不管”“总是”上突出了白杨“坚强不屈”的形象,让你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不由自主地变得肃然起敬。

朗读还应该做到言而有序,明确重点和主次,这样,朗读文章时的基调就有了。也就是说,让文章的内容在学生的脑袋里排队,想想作者在写作时用了哪些材料?哪部分是详写?哪部分是略写?什么地方用了“曲笔”,什么地方是“直书”?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一部分是“枝叶”?学生明确后,朗读时才能设计好声音形式的运用。

2.结合生活,丰富想象,引导学生运用声音表达不同的形象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随着文字会让我们感受到一幅幅画面。例如:读字母“a”时,有学生联想到的是“苹果”,它是红色的,让人想到美好,你就体会到一种满足感;而另一位学生不巧去了医院,看到字母“a”时,联想到的不是“苹果”,而是大夫让他不情愿地发出的“a”音,他读时心就不由得变得紧张起来。因此,朗读要求我们要联系生活,丰富想象,运用声音表达出不同的形象。教学时要学生注意运用以下表达方式:

(1)运用气音。表示感叹、惊讶等感情或者模仿某种声音时,往往用到一种气大于声的音。比如:“哧,火柴燃起来了。”“哧”发气音时声门收缩,类似耳音,用以模仿生活中火柴燃烧时的声音。

(2)运用颤音。表示某种特殊的激动情绪或特定声音。如:“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中的“奶奶”让声门开放和阻塞急速交替,使声音带颤动,表现小女孩要奶奶把她带走的激动情绪。

(3)运用拖腔。表示领悟回忆、迟疑支吾、气力不足、声音微弱或者惊呼、断续等特殊情况。如: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中的“指导员……书……书……”有意把声音延长,表现指导员的气力不足、声音微弱。

(4)运用笑语。表示愉快或者嘲讽而发笑的情态,使声音带上色彩。如:“冒出火焰来了!……多么温暖而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就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5)运用哭泣。表示悲苦、惨痛、哀伤等情态,声音往往带上一定的呜咽、哭泣的色彩。如:“老班长,你吃啊!”中的“吃”要变音以表达小梁的惨痛。

如果学生能运用以上的表达方式,要让学生朗读文章时读得欢欣舒畅、声泪俱下、感人肺腑、惟妙惟肖就不难了。

三、引导学生运用重音与节奏,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

朗读中,我们要强调什么,不强调什么,仅靠停顿是不够的。重音与节奏在朗读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引导学生运用重音与节奏,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技巧。朗读中处理重音与节奏的方法如下:

1.重音

语音的千差万别正是通过不同的重音位置体现出来的,不同的重音安排可以体现出不同的语句关系。重音的位置是多变的,不同的重音位置可以强调不同的意思。例如:

①我知道你会唱歌。(――不用问别人了)

②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不用瞒我了)

③我知道你会唱歌。(――不是别人)

④我知道你会唱歌。(――你别谦让)

⑤我知道你会唱歌。(――不是别的)

朗读时,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确定强调的部分,不同的重音位置可以体现不同的语气,表达不同的情感。

你可真好看!(重音在“真”上,表示是好看,不是假的。)

你可^真好看!(重音在“你可”上,“可”字加长,由衷地赞美,感彩变得浓厚。)

你可真^好看!(重音在“你可真”上,“真”字加长,变成恶意的嘲讽。)

你^可真好看!(重音在“你”上,“你”加长,简直被对方的美貌震惊,给人一种目瞪口呆的感觉。)

任何一个句子都有重音,我们在朗读时,根据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地位,重音的强调程度就会体现出来。

2.节奏

节奏直接影响朗读中声音形式的运用,不同类型的节奏反映到声音上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所以朗读中要注意节奏的过渡转换。例如:

《月光曲》: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前面两句的节奏可以说处理得非常舒展、缓慢、柔和,给人以幽静、抒情、明亮的感觉;后面一句则要处理得强烈、紧张、有力,这样才能反映出作品所描绘的图景,使我们仿佛听到了《月光曲》的旋律。

节奏的转换方法一般可以采用: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欲快先慢,欲慢先快;欲重先轻,欲轻先重。运用好节奏更能展现我们美好的声线。

关于朗读的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每一位教师都要把读放在首要的位置,要以读为主。现在,有声语言的创造,在老师看来已不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学生已经掌握了语言表达的技巧,在课堂教学中已能听到学生们声音优美、情感丰富、寓意深刻的朗读。

【参考文献】

[1] 王宇红.朗读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任小方.小学语文朗读指导.

上一篇:小学数学中的交流探究式学习 下一篇:教学低段路漫漫 助于游戏以修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