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时间:2022-10-26 07:54:35

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探究

近年来,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纷纷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尝试采用多种形式与重点行业、支柱产业合作办学,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办学机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对校企合作中的三方,即企业方、校方、学生方分别进行分析,论证校企合作模式对经济社会带来的有益影响。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20世纪初美国大学的工程技术学科领域,近年来被我国社会及高等院校所重视,是一种由学校方和企业方协同合作进行人才教育培养的运行机制,一般情况下是由学校和企业自主合作联系,不受相关所属部门制度上的约束,具有较强灵活性。双方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及就创业竞争力为核心,利用校方教育资源和企业方实战环境相结合,采用课堂理论教学、实训教学之间的有益结合,培养复合型培养模式。

我国的职业教育因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学校与社会相脱离。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我们国家认识到,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机制,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关注校企合作,从国家到省份、从企业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都认可了这种模式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和对高职教育的社会作用及价值。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为谋求自身发展,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的与企业合作方式,借助学校和企业的两种不同环境和资源,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完美结合。在相关理论研究及科研成果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在对社会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贡献等,无不体现了加强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对于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具对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重要意义。

1院校方面

由于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依托教材讲授,而教材的软肋主要是理论相对落后于和社会实际情况。一般情况是教材编写者看到某个社会热点或知识点,然后再把这个内容提炼到理论高度,之后再形成教学内容也即是书稿进行出版,可以想象这个过程需要消耗的时间。因此当教材面世时其实其内容已经落后于现实一段时间,加之学生再去学习掌握,往往走上社会后发现所学理论作用很小。因此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对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有着积极意义。通过合作,学校能够有效地与企业在教学内容、实习实践内容等方面融合沟通,这样做不但能有效提高其教学质量,学校甚至可以根据企业喜好及用人需求特点为其量身定做“学生”,在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基本”的合作关系外,帮助学校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之间的“零过度”,可以形成一种校企“双赢”的局面。还可以进一步延伸、探索,例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建设、实践环节设计、就业推进等方面进行多方位合作。

2企业方面

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依靠的是其核心竞争力,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因素之一是人力资源。而企业人力资源的集聚也会消耗企业的成本,人力资源的成本主要包括前期人力资源的获得成本,中期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成本以及后期的人力资源保障成本等四个方面,其中人力资源的获得是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首要解决的问题。由于企业和应聘人员双的的信息不对称因素存在往往造成企业难以招募到所需人才,而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相对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储备人才,规划企业长期的人才培养战略;另一方面,基于校企层面的紧密合作关系,便于企业了解学生的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通过引荐到企业实习也有利于企业掌握学生的实操能力,鉴于“学而优则仕”的原则可以将优秀学生直接纳入企业的储备人才系列,降低企业人力资源在招聘、选择和录用等方面的获得成本。同时也让企业意识到接纳相关学生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不仅不会成为其负担,反而可以成为有效的劳动力构成,便于制定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在校企合作的具体内容上,企业可以将其人才培养需求和实施方案的思想与院校交流,便于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课程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到企业的需求,将学生培养成企业所需的人才。在校企合作的具体操作方式上,企业可以定期委派专业的技术人才知道学生的实践,并在假期期间提供学生在企业实习机会获取专业技术,使得学生的自身综合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通过相互合作,企业将自己的文化与理念传输给学校广大师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其品牌知名度、社会认知度,为企业孵化出潜在合作伙伴及客户群体。

3学生方面

校企合作工作的实施,归根结底最大的收益者是学生。其最大的收益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可以让学生在学校就可以直观的了解到自己将来所面对的岗位特点及环境,通过了解企业的用人要求,便于找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便于学生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此外,优秀学生基于校企合作的平台,深入到企业实习接触一线的工作更可以提升职场发展所具备的优势品质。具体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作能力素质得以提升,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企业实习,可以了解和熟悉整个工作的业务流程,提高日后工作的效率并创新发展新业务。二是团队合作意识得以提高。在现代企业中,一项企业目标的实现并不是由单个体完成的而是由项目成员组队共同参与,企业可以将学生分入到各个项目组中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三是学生的敬业精神得以塑造。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企业的管理制度更能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企业通过一定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施于学生一定的紧迫感和动力感,企业文化在无形中渗入到实习学生的思想观念中,塑造他们爱岗敬业的职业素养。

综上,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必然选择,在市场竞争激烈到白热化的今天,任何职业院校要想能够生存并获得发展,校企合作已不是开展不开展的问题,而是如何才能开展好的问题。参考文献:

[1]张志恒.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数控专业课程建设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17)

[2]罗汝珍.职教集团组建模式与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适应性[J].教育与职业,2013(9).

[3]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构建P2P信息披露制度为哪般? 下一篇:合理运用学具操作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