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机智

时间:2022-10-26 07:18:46

数学课堂教学机智

课堂教育机智,作为一种教学技能和技巧,作为一种教学艺术正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重视。特别是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机智的运用显得更为重要。

一、教师的“预设”与“生成”

“生产”是相对“接受”所说的,“预设”是相对于“灌输”的一种行为准备,教师灌输、学生接受到教师预设、师生生成,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转变的结果。即如何在一节课中,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如一位老师在教“图形的特征”一课时,首先教师课件出示:一只聪明的小白兔在造房子,不一会儿房子就造好了(动画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看谁的小眼睛最亮。

生:我发现小兔的房子上没有窗户。

师:你真棒!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争先空后举手)

生:我还发现小兔的房子没有门。

生:没有烟囱。

……

老师本想让孩子们从小房子中发现平面图形,可孩子们想到的却是小兔的房子缺什么。教学的预设是让学生通过小房子抽象出平面图形,可学生却因教师的问题过宽,而生成了许多的“非预设”,这让教师措手不及。这就需要教师自身不断加强学习,以敏锐的眼光去观察,了解新时代的教改动态。

二、演绎过程的精彩

教学的过程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如在教“8的加减法”时(出示:想一想:5+3=( ),8-3=( ),3+5=( ),8-5=( ))

师:你能计算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生:我先数5,接着再数3个数,得6、7、8。

生:我知道5加3得8,3加5也得8,正在这时突然一个学生边举手边站起来大声地说:“5加3得1”。话音一落,全班哄堂大笑。

师:哦!5加3还会得1?你是怎么想的?请说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这位学生由于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不敢回答)

师:大胆些。不要紧张,老师和同学都在等着你说呢!

生:今天星期五,再加3天,不是星期一吗?所以5加3得1。

师:真棒!原来是这样。(这位学生开心得意地笑了)

师:这样的5加3得1,实际应该怎样说更好呢?(经过全班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后,老师小结)

师:5加3只能得8,因为一星期只有7天,8减去7才得1。

这样在师生间的大量交流中,学生积极思索、踊跃质疑、大胆探索,从而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绪飞扬、个性彰显的场所,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生生真诚交流、信息多向传递、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倾听的过程是激活思维的过程。倾听不仅意味着尊重和接纳,而且昭示着反省与重构。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激活了尘封的记忆,出现了思想的交流,观点的交锋,产生了思维的碰撞,迸发了灵感的火花,完成了思维的个性化向多样化的突变。如一教师在教“圆的周长”时,师:大家回忆一下,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

生: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师: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下面先请大家用长短不同的线段作直径画图。(生各自画图)

师:观察一下你所画的圆,发现了什么?

生:直径长,画的圆大些;直径短,画的圆小些。

生:圆的周长与直径长短有关。

师:请估计一下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几倍?

生:(猜想)3倍左右。

师:你们有办法验证码?(学生讨论)

师:我们可以用自备的大小不同的圆,在刻度尺上滚动去验证(学生各自操作)……

这样学生由听而思,由思而行。从而产生了超越他人、不断追寻真理的不竭动力。

三、多层次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灵活把握教学时机,变换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思考角度,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探索、发现和应用,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有效地提高个性化学习能力,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如一位老师执教《求图形的面积》老师课件出示:四边形AEBG和四边形CDEF都是正方形,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生:从整体上看图1,阴影部分的面积=AEBG的面积+梯形AEFC―三角形ABG―三角形BFC=6×(6+(4+6)× 4÷2-6×6÷2―(4+6)÷×4÷2=18(平方米)。

生:假如换一个观察角度,从局部看,又可以得到S阴=三角形ABE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三角形BFC的面积=6 ×6÷2+(4+6)×4÷2―(4+6)×4÷2=18(平方米)。

师:同学们,能够变换观察角度很好,能不能再把原来的图形作适当转化呢?

生:如果将图形转化,又可以得到其他的解法。比如,延长GA和FC相交于H点,得到一个大长方形。(大家议论纷纷,思维一下子又开阔起来了)……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运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一题多思”的教学策略,充分发挥的多种发展功能。

四、延迟评价

评价具有激励功能,通过评价,教师可以把课堂学习状况,调控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延迟性评价,能让更多的同学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一位老师在教《年、月、日》的教学中,这位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熟悉的年历。

师:同学们,请把2013年的年历上每个月的天数填在表格里。

师:观察上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个月的天数都接近30天。

生:我发现一个月最多31天,最少28天。

生:我发现一年有12个月,有几个月的天数是31天,有几个月的天数是30天,还有一个的天数是28天。

……

师:各位同学的眼光不同,你们的发现都有一定的道理。请同学自学书上的内容,对刚才的发现作出比较、分析、判断。课堂上,学生对事物观察的角度不同,对问题的见解往往是不统一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的评价。但如果学生答对后,教师立即作出评价,有时会使学生的思维趋同,从而失去个性化的答案。

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之所以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就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数学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

上一篇:“平面镶嵌图形”实验方案 下一篇:例谈中考中的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