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校长执行力 成就职教新事业

时间:2022-10-26 04:18:44

提高校长执行力 成就职教新事业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执行者,具有导向力、规范力、牵引力等个人执行魅力。校长要在思想上、理论上、实践上引领并精心营造一个具有核心作用、极强战斗力、担负重任的领导班子团队。要驱动中层干部的执行内力,精心配强中层干部,悉心指导和热情帮助中层干部提高执行力。要激发教职工执行的综合潜力,增强教职工的亲和力、凝聚力、创造力,激发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

关键词:校长;执行力;提高

学校是知识分子集聚的地方,知识水平高、文化氛围浓、个人见解独到、权力意识淡、非权力因素影响大。而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贯彻、落实、执行上级和学校决策的第一人,承托着上级组织、师生员工的期望。对于一校之长而言,执行力就是将学校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就是把计划变成现实操作、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的能力。江苏省常熟中等专业学校是从2005年开始整合的一所规模型的职业学校,从整合到磨合、从磨合到融合、从融合到成为国家级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建设单位,每一次进步,都充分体现出校长的创造性领导力,折射出校长、校级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广大教职员工有效的执行力。几年的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的学校,一个执行力强的校长必然会办出一所高品位的特色学校。

施展校长执行的个人魅力

校长个人素质、魅力和行动,是校长执行力的根本因素。学校的目标规划是校长执行力的立足点,校长执行力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而作为职教校长必须是一名优秀的执行者,而且具有个人执行魅力。

1.校长要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具备导向力

校长的职业道德是做人之本,更是治校之本,校长的良好品行和人格魅力本身就是一种很强的领导力和执行力。在学校的管理中,要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和目标,确保执行力大方向。

2.校长要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能力,具备规范力

校长的工作能力主要是谋求学校与师生的发展,用最强烈的事业心去感召教职工,凝聚人心、惠及师生;用最大的限度去调动各方积极性,善于学习、敢于创新,规范行为,保障校长执行力的落实。

3.校长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具备牵引力

校长的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管理与经营学校的水平上。职业教育是走在市场经济最前沿的一种教育类型,一方面需要校长在办学思想、发展定位、队伍建设上具有拉动力,确保职业教育对接并适应市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需要校长全身心地经营学校,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规律,高效工作、追求卓越、创立伟业,同时,还要注重学习与反思,提高工作艺术,确保执行力落到实处。

引领班子执行的团队擎力

随着市场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政府交给职业学校的任务日渐增多,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形式多种多样,规模型职业学校的日常事务愈加繁琐。校长在管理学校中尽管是总揽全局角色,但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而且也不可能事无巨细地什么都抓,这就需要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共担重任,并把任务进行细致分工,共同为集体的发展进步出谋划策。作为一校之长,应该引领并精心营造一个具有核心作用、极强战斗力、担负重任的领导班子团队。

1.思想上引领有高度

有思想才能有理念,有思想必须不断学习。作为领导团队的班长,就要和班子成员一起,学习国家相关的方针政策、国外的先进经验、同类学校的成功做法、落实有效执行力提高的措施与制度,引领班子成员贯彻落实学校中心工作和上级的决策部署,把握学校的办学和工作理念。如学校要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校长提出了“大学校培养小老板,小老板成就大事业”的创业教育理念,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就从各自分工的角度,通过开设创业课程、开展创业模拟、开办创业工厂等方面着手,自动自发地建立机制、健全制度、规范执行,从而把创业教育打造成了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

2.理论上引领有深度

有理论才能指导实践,有深度的理论才能在执行过程中有创造性。学校建立了领导班子理论学习小组,除了学习领会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职业教育规律的理论,校长提出了“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引领各位领导班子成员深入教育科研实践,把问题作课题,确立了“学校职教资源利用与开发的实践研究”的主课题,带领骨干教师从职教资源的物力、人力及社会资源等方面,开展集约化与微型课题的研究,从而使学校六位正副职校长中有四位成为省级中心教研组成员、两位成为省级领军人才,最大限度地应用所学理论,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开展。

3.实践上引领有力度

校长执行力讲究的是实践的结果,结果好才算好。校长要发挥领导班子的执行才能,最主要的是提高他们雷厉风行的执行意识、发挥他们有力度的执行作用。传、帮、带、教,明晰责任、授权委托,找准学校中心工作、上级决策精神与本校实际的结合点,把实施决策的原则性和解决问题的灵活性统一起来,在实施思路和具体措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增强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预见性,努力提高校级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使学校的决策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不延误,及时落实到行动上,善于成就“创优”的实践。

驱动中层干部的执行内力

学校中层干部是校长的左臂右膀,是落实学校发展规划、贯彻学校战略意图最重要的实践团队。在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中,校长必须精心配强具有执行内动力的中层干部,而且要时时处处体现出较高自觉性、创造性的执行力。

1.精心配强中层干部,提升执行的理解力

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就要管好大事用好人,知人善任,任人唯贤,选择最合适的人到相应的岗位上去,特别是通过考核、选拔、任用和监督,选择有较强理解力的中层干部去完成赋予他的重任,使既德才兼备、又有效执行力的中层干部脱颖而出。只有理解才有深度、执行才有高度。有时候校长的决策和中层干部的思想不能得到有效的统一,这就需要校长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指点,提高中层干部理解力,帮助其尽快认识不足、纠正偏差,确定执行力方向。

2.悉心指导中层干部,提高执行的高效力

校长要指导中层干部正确处理学校教育教学中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前提和保证,改革是动力和手段,发展是主题和目的。没有稳定,学校就没有发展的基础;没有改革,学校就没有发展的活力;没有发展,学校就没有生命力。学校中层干部就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不断改进执行的方法和手段,校长要指导中层干部提高其工作效力。如根据江苏省关于职业学校“学生、教学、后勤”管理的规范和各级政府综合督导的要求,校长提出了“二级三层、重在基层”的管理策略,就是在原二级管理的基础上,把班级集体管理与专业组管理作为最基层管理,中层部门实行重心下移、加强基层基础管理应对措施,更好更快地贯彻执行了学校的各项管理决策。

3.热情帮助中层干部,增强执行的保障力

执行的保障力就是要建立执行力保障制度的体系。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建立学校的管理制度、规范、标准,协调好各方面关系才能确保上级和学校的各项决策、规划、计划、任务、指令等的有力执行。制度是一种纪律,执行制度更是一条纪律。管理制度需要执行,一项正在执行的管理制度往往会影响到学校整体发展的执行力。校长要帮助中层干部建章立制,做到制度文化理念必须先进;管理制度必须适用、管用、有用;管理决策等必须准确、正确、明确。用制度化的方法保证中层干部队伍的高素质,执行力强的干部能够及时得到重用,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干部体制和干部的评价制度,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示范作用和带动力强、执行力强的干部提拔重用到领导岗位。

激发教工执行的综合潜力

潜力就是潜在的能力和力量,也就是人类原本具备却未能使用的能力。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能,任何平凡的人,只要经过潜能开发训练,发挥最大潜能,都可干出一番惊人的事业。校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更有必要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潜力。

1.增强教职工的亲和力,激发教工特殊秉赋和素养

有句话叫“力在则聚,力亡则散!”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学校的师生员工须有一种信息沟通交流、共同作用的力量。亲和力是人与人之间信息沟通交流的一种能力,并且是一种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获得的能力。感情的沟通和交流能够让校长和教工之间建立一座信任的桥梁,信任的建立将会有效激发人的潜能。这就需要校长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优雅的谈吐和大方的举止。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亲和力,要深刻认识自我,不断地进行人际交流实践,增强人际包容能力,增强对他人的理解能力,使教职工对其有信任感;尊重教职工,尊重教职工的劳动成果;乐于助人,特别是多做“雪中送炭”的好事;心存感激,感激教职工在学校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

2.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激发教工工作的忠诚度

学校教职工的凝聚力是学校团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凝聚力强、有协作精神的学校,教职工就心情舒畅,工作热情旺盛,能够创造出骄人的业绩。校长在管理学校时往往要通过竞争激励、奖励激励以及个人发展激励等多种方式,一步步提高团队凝聚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校长要树立与教职工是合作伙伴关系的理念,给教职工以充分发挥的空间,采纳教职工的合理化建议,营造一个充分沟通和相互激励的氛围;要为教职工规划一个共同的愿景、给教职工完善和超越自己的机会、为员工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有利环境;要改善、优化、提升教职工队伍素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要改善、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保护、激发教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要增强教职工的责任心,使教职工敢于承担责任,信奉职责,忠诚工作。

3.增强教职员工的创造力,激发教职工工作的主动性

创造力是一种产生新思想、新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作品的能力。学校提出了“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就是要通过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来做强学校。学校用了六年时间,办出了“实施创业教育、促进创业就业”的创业特色,办出了“区校合作、校企一体”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特色,办出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创优特色,涌现出一大批高职称、高技能、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五高”教师;一大批优秀教学工作者、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服务工作者、优秀管理工作者、优秀科研工作者的“五优”教师。

在几年的实践中,学校把提高执行力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优化发展环境,创先争优,力促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落到实处,养成了“迅速反应,立即行动”的执行理念、“雷厉风行”的执行意识,优化了二级三层管理队伍,增强了教职工的执行力和创新力,确保了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

上一篇:校长如何打造良好的执行力 下一篇:打造良好执行力 实现学校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