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打造良好的执行力

时间:2022-08-30 08:32:34

执行力的含义

学校管理,是全体教职员工对管理的态度、情感、信仰、价值观,以及所遵循的原则、传统和习惯的总和。它是在具体的执行活动中传承、延续和创造中形成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见之于教职员工日常行为的方方面面,积淀于每次执行过程的点点滴滴。

再好的决策,没有被执行,或被错误地执行,都是一纸空文。可以说,执行力是一所学校、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到底是什么呢?

执行力原创美国,通俗地说就是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检验执行力的标准即是否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学校的执行力是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决策目标变为现实的关键。人们常说:一位好的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的学校。可见,学校的执行力首先体现在校长身上。作为校长,要不断提高分析形势、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提高依法治校、规范行政的能力;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能力;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群众工作、带好队伍、激发积极性的能力;提高经得起各种考验的能力。而这六种能力的提高归根结底都要通过提高执行力来体现,需要良好的执行力作保障。

提升执行力的现实意义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是知名的管理培训大师余世维在他所著的《赢在执行》提出的观点。实践证明,再好的思路要靠操作来保障,再好的决策要靠执行来落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结论。历史上有许多空谈误国的教训,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只会“纸上谈兵”、“坐而论道”,以致40万赵军全军覆没,赵国从此一蹶不振直至灭亡。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教训,此类误国之鉴,发人深省。

同志强调“一件事不做则已,做则必做到底,做到最后胜利”,“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和正确政绩观,培育知难而进和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发扬求真务实和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抓好大事,重视小事,破解难事。努力把思路变为举措、把举措变为行动、把行动变为效果。

现阶段,执行力不强、执行标准不高、执行效果不优等问题,已成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隐形绊脚石”,“提升执行力,强化竞争力”成为学校所关注的问题,也是对学校各方面建设提出了更加务实的要求。切实树立干不好活就寝不安席、干不成事就食不甘味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满怀激情地干事创业。

执行力不强的表现与原因

人们经常用两句俗话“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雷声大雨点小”来讽喻个别地方的“泡沫管理”现象,上级好政策、好决策到群众面前变了样;少数领导干部不重视抓落实,不愿意抓落实,不敢抓落实,也不善于抓落实。所谓“泡沫管理”,认为开过会了就等于解决了,说了就等于做了,而问题依然存在。

1.执行力不强的基本表现形式

一是该做的没做,执行无效,执行不坚决。少数教职工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要求不严格,对制度、规章掌握不透,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在制度执行上是你讲你的,我做我的,导致工作质量下降,违章现象发生。

二是做了没有做好,执行低效,执行不到位。一些教职工在贯彻上级重要指示、重要制度时,鉴于自身综合能力存在差距,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见树林不见森林。有的虽然也执行了,但只是轻描淡写,只鳞片爪,对工作的安排缺乏沟通,不能充分发挥激励作用。

三是做了不该做的,执行负效,执行不规范。少数教职工麻痹思想严重,认为制度是束缚,漠视制度、逃避制度、违反制度,造成制度难以完全贯彻执行,致使结果大相径庭。表面接受任务,事后落实不到位;不注重细节,对待事情经常马马虎虎;对偏差和失误缺乏敏感性,认为不是什么大事;喜欢为不想接受任务找借口,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喜欢为没有完成的任务找借口,敬业精神和责任心较差等。

2.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学校没有建立好正常的管理秩序和教育秩序,达不到“令行禁止”,没有规范好管理行为和教育行为;没有很好地建立健全学校的规章制度、规定以及标准,在严格遵守上做不到“持之以恒”;学校领导没有做到常抓不懈;监督和考核机制不痛不痒,或流于形式;对教职员工的培训教育不到位,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能“与时俱进”,不能适应学校规范、科学、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学校领导干部没有以身作则,没有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党、政、工、团没有真正做到“齐抓共管”,达不到较好的协调和统一,有利益就争,有麻烦就推,目无组织、讨价还价、欺上瞒下、推诿扯皮,协调配合时,态度不积极,各行其是;没有形成教职员工积极向上和较强凝聚力的学校文化与氛围,学校患上“组织末梢神经麻痹症”:越到执行最关键的基层,教职员工越是对工作拖拖拉拉,习惯不痛不痒、马马虎虎,习惯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工作倦怠现象正在袭扰中国。教职工缺乏大局意识、为了一己之利,一些三令五申、明令禁止的事情,依然我行我素、屡禁不止,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明诺暗抗,大搞变通、另行一套,有意地进行“灵活处理”,“在有些地方,不利于本地和本部门利益的政策,就很难执行下去”,存在只看成绩、回避矛盾、报喜不报忧的现象,看不到问题和困难、遇到困难绕道走、有了矛盾推责任、出了问题捂着拖着的现象,对于执行瞻前顾后,生怕出乱子,影响自己的人情,最终影响自己的前途,明哲保身。

如何打造良好执行力

1.想方设法,努力提升中层干部执行力

中层干部,既担负着具体的执行工作,又是一名领导者,其作用发挥得好是校长联系群众的一所桥梁,发挥得不好,是横在校长与群众之间的一堵墙,即中层干部处在承上启下的特殊位置。因此,学校的执行力,主要体现在中层干部身上。如何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的规划转化成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素质提高的现实,是中层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目标的达成度直接反映了学校中层干部执行力的强弱。因而,提升我们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学校工作落到实处的关键。

笔者认为要不断提高管理质效必须努力提升中层干部以下几点能力。领悟能力:中层干部一方面要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法规,做到执行时以法治校。另一方面,要求中层要真正领悟校长的决策意图,做到执行时不片面,不偏向,不走样。组织能力:这是中层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是把可能变现实,蓝图变成行动的过程。其间包括明晰工作流程、提炼核心内容、选择合适人员。其关键是指挥有方、调控有力、激励得当。实行目标责任制,一定要分解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能办的及时办,有困难的想办法办。协调能力:工作中出现问题或矛盾,中层干部要学会善于协调。通过协调,妥善解决矛盾,进一步提高工作质效。判断能力:学校中层干部虽然不是学校决策者,但也是校长的参谋,也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作出判断,给校长提供真实的信息,供校长决策参考。对教职工出现的一些现象要明辨是非,予以抑或扬。创新能力:中层干部执行校长决策不是简单地复制领导命令,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在制定计划、实施方案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好。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的执行力,最终体现在教师身上。教师是学校执行力的落脚点,学校的各项工作都需要教师去执行、去落实。在实际工作中,校长要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大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合力。有了职业道德、岗位技能和责任心,教师在工作中就会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出主意、拿措施、抓落实,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校长在管理过程中的执行力。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加强教师的政治素质的管理,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是我国社会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需要。我们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学习。组织他们学习组织学习党的政治方针政策,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先进人物及先进事迹,树立爱岗敬业的崇高师德;进行形势教育,增强教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和教学是两大基本活动,教师在这两大活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工作积极性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质量,甚至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所以,如何利用各种因素,较好的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成为学校管理需要研究的首要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需要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需要与工作是密切相连的,教师的自尊需要、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发展需要和成就需要。从而使教师增强对工作的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教师的需要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对于正常的、合理的、可以理解的需要,学校都应想方设法予以满足。对于有些过分的、不合理的需要,我们应当分析情况,区别对待,因势利导,将他们的需要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

其次,利用动机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要了解并合理满足教师的各种需要,使教师为满足各种需要而产生动机,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①加深认识,明了工作意义。要使教师深切感受到他所从事的工作与国家命运民族兴旺直接相关。具体方式是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参观等帮助教师看到自己劳动的重大意义,从而激发他们对工作的认同感而努力、认真地工作。②巧妙安排,使工作多样化。想方设法巧妙安排,让教师有机会从事不同内容的工作,从而增加对工作的新鲜感。③因人而异,确定工作难度。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对于能力较强的教师来说很受欢迎,即使那些缺乏建设性能力的教师若能经常有意识的适当安排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并鼓励、支持、帮助他们去完成,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姓。④适当放权,强化工作责任。协调各项管理工作,给予各职能部门更大的自,保证其相对独立性。各部门根据学校工作的目标和总体要求,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有创造性地部署工作。这样,在工作中给教师一定的自,使其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自主设立目标,选择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其明确工作责任感和自尊心的满足,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最后,利用情感特点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保持适当的期望值,启发教师从不利中看到有利的一面,学会自我解脱。对一些心境不好的教师可适当改变环境以化解不良的心境,同时要引导帮助教师调节激情,保护积极的激情控制和消除消极激情,使他们用理智驾驭情感。增强情感投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情感投入,优化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管理上以人为本,“爱”字当头。要理解、尊重、依靠、关心、信任广大教师,既要在工作中为他们创造条件,使他们努力向上;又要在政治上给予关心,在生活上给予关怀和帮助,结合日常管理中对一些细节问题的“人格化”处理,创造成一种温馨、和谐的心理氛围。

3.以坚强的团队凝聚力,保持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学校中各类人员的思想行为和人们之间的交往活动联系的,形成学校的“内部环境”(校风),特别是教风。如果学校内部有较大的凝聚力,就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推动学校整体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我们学校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领导班子的团结协作是形成群体内聚力的核心。学校坚持遵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体察班子成员和教师的苦与乐,尽力为教师办好实事。抓情感投资,提高教师的上进心。学校领导对教师政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生活上关怀。教师工作上不去,及时指导,病了去看望,家中有事去慰问。尊重他们的感情,保证他们的时间,听取他们的意见,理解他们的苦衷,积极改善他们的待遇。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他们的文体生活,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工作热情。搞好教师的团结。否则就搞不好教学工作,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加强政治上的团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注意教师队伍的纯洁性,坚决控制了相互拆台的现象和事情发生。让教师发挥专长,学有所用。学校根据教师的专长、能力大小给予安排工作,以便更好施其能,尽其才,学有所用,也能使教师们心理上有一种事业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当然,除做好以上之外,我们还结合自己本校实际,完善学校各项制度,尽最大努力,调动教师的能动的积极因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齐抓共管,团结协调、互相尊重、和谐的范围,逐步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上一篇:中宇“化蝶”记 下一篇:提高校长执行力 成就职教新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