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物素质教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

时间:2022-10-26 01:48:35

挖掘生物素质教育内容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应试型”人才转变为“素质型”人才的现代教育观,已普遍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但具体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究竟要发展学生的哪些素质,有的教师认为生物学科素质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或者是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基础上渗透一点德育内容。这种认识是非常片面的。我认为高中生物学科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六个方面。

一、品德素质

品德素质是指个体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而在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品德素质作为学生整体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其他各项素质的发展起着保证方向的作用,居于各项素质之首。因此要强化品德素质教育意识,充分看到生物学教学活动与品德教育的密切联系,通过一系列德育教育的渗透,发展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改正及自我批评能力,进而教会学生自我修养的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渗透。

1、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生物学教学中存在着许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资料和有利契机。注意积累和运用这些资料,巧妙地把握契机及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于教学过程中,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介绍我国的生物学成就(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的合成、杂交稻技术……等)及特有的动、植物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危机感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事求是地介绍我国面临的生物资源危机和生物科学发展落后的状况,以危机感来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

2、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高中生物教材中蕴含不少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内客。通过进化论和细胞学说在唯物论战胜唯心论的过程曾起到重要的证据作用,能使学生明确生物科学结论曾是辩证唯物主义建立过程中的重要奠基石;通过原生质化学成份分析及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教学,能使学生明确生命的物质性观点,新陈代谢中的光合、呼吸、生长繁殖中的遗传、变异,物种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等许多对立统一关系,能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良好的习惯等等。

二、科学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是指学生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与基本技能及其相应的发展程度。高中生物教学中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科技道德

科技道德是具体与科技知识有直接联系的道德素质。通过生物科技对人类的重要贡献和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世纪的观点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从而增强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内容教学时,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观,产生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自觉培养高尚的生态道德行为;

2、科学价值观

在生物教学中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教育学生关心生物科学的实际运用,关心国家、地区和家乡的经济发展。如生物科技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作用,生物工程在科技和发展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各种利用生物学知识的日常生产诸如花卉繁殖、果树裁培、作物育种等技术都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科学价值观,从而使学生增强提高自己科学素质的自觉性。

3、科学方法

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会正确地观察、实验、模拟、比较、分类、假设、抽象和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和演绎等的能力。通过介绍生物学史和生物学家、学习生物学知识扣技术,充分发挥科学方法论在生物学教学中的科学教育功能,能为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产生直接效应或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4、科技能力

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程设置了许多生物实验、生物探究、社会调查、资料搜集分析等内容。这样在生物学教学中能达到培养学生对生物体和生物现象的观察、想象、描述能力;生物学实验和操作能力;生物学思维能力;获得新知识自我学习、评价能力;联系实际解决生物学问题的科研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

三、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提高学习成效的主观因素,也是决定学生将来对社会适应程度的重要条件。教学中可通过生物学史和生物学家的曲折经历介绍(DNA分子结构等发现)培养学生勤奋、求实、创新的认识品质;通过美育知识渗透,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通过生物实验培养学生耐心、刻苦的意识品质:通过生理与心理的互相制约和促进的健康关系,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人格、乐观的性格品质等等。

四、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指人的体质的强弱。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在学习期间顺利进行学习和将来从事工作的基本条件。这在生物学教学中也是可以培养的。如结合新陈代谢、人体内环境与稳态、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强体育锻练的重要性、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和科学的锻炼方法,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性格。

五、审美素质

审美素质对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和优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塑造健全人格的必要条件。生物科学本身就是大自然美的结晶,既有清晰严肃的科学美,又有模糊朦胧的艺术美,同时亦有和谐(如生物适应性、功能和结构、生物体和自然环境等)简洁(分类学将浩瀚无比、不计其数的生物分门别类、遗传密码等)、对称、奇异等形式可感受的美。教学中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感受美,另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创造和塑造美。

六、劳动技能素质

劳动技能素质是指人们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而逐步树立的劳动观点、养成的劳动习惯,以及获得的关于劳动、特别是现代生产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实施劳动技能素质教育,意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素质,进而提高他没的整体素质。在生物学教学中如结合生物学科的课外活动、生物实验及有关生物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自己实践过程中亲身感受到世界上一切物质文明都是劳动创造的,获得现代生产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劳动技能素质。

上一篇:浅谈英语课堂中的“交流—互动”式教学 下一篇:迷茫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