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26 12:01:40

我国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11-000-03

摘 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的货币政策从经济危机过后经历了由松到紧的过程。即使如此,深受金融危机广泛性的影响,我国经济仍未能彻底地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泥潭。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市场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凸显,GDP增长率的趋缓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面对这样的形势,通过对历次典型金融危机的分析,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得出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先行性指标衡量金融风险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货币供应量 货币乘数 金融风险 GDP

一、 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波及。我国的货币政策从经济危机过后经历了由松到紧的过程。即使如此,深受金融危机广泛性的影响,我国经济仍未能彻底地走出世界金融危机的泥潭。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市场物价上涨,房地产泡沫凸显,GDP增长率的趋缓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让我们不得不谨慎的分析我国当前的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关系。面对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我们更需要一个与经济发展运行密切联系的经济指标作为衡量经济稳定、预测防范金融风险的依据。

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比较合适的。一方面,中央银行可以较为准确地通过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的运行情况。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可以较为迅速准确地收集并判断衡量货币供应量的相关指标的数据资料。

避免金融风险的发生,归根究底是需要一个稳定的经济运行环境,而只有使货币供应量得到合理配置,才能提供这样的环境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换言之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是密切相关的。

(一)历次金融危机中的货币供给量

从历次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中我们发现,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在危机前与危机过后,同正常的经济运行时期是具有差异性的。无论怎样看待金融危机,货币供应量都是一个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来判断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根据实例的检验,货币供应量可以作为衡量金融危机发生的重要的先行性指标。通过历次金融危机中货币供应增长率的变动,进而更理性的分析货币供应量与金融危机发生的相关性。以下是三次比较典型的金融危机中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情况。分别为,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美国的次债危机。

由图1可知,美国在1929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夕,货币供应增长率呈现递减趋势,一直持续到1930年,并与1931出现急剧滑坡。在经济危机爆发后,经济一度萎靡,货币供应量呈现振荡性负增长,直到1934年后才出现回暖。不可忽略的是1931年的货币供应量的急剧滑坡。货币供应量的突变直接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危机的严峻性。而货币供应增长率从之前的缓慢下降,到经济危机的时的急剧滑坡都可以告知我们,货币供应量对经济发展的指示性作用。尤其是不规则不合理的货币供应将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索。

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一直呈现连续10年高速增长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的银行信贷额同样以更快的速度增加,短期外债也达到空前的高峰。其中大部分投向了房地产。投资增加等一系列因素导致了东南亚各国的通货膨胀。以日本为例,研究表明日本在受亚洲金融波及之前即1992年-1997年之间货币供应增长率呈现线性增长。在1998年出现阶段性高峰,随后回落。也就是说在日本经受亚洲金融危机前,其国家本身的货币供应量就呈现出持续递增的现象。经济的发展必然需要货币供应的同步理性投放,但持续的递增投放却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危险性,同样会引起金融危机的产生。:

由图2可看出,在这次由美国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中,美国的货币供应量在危机发生前与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经济危机过后,为了刺激经济的恢复发展,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仍持续升温于2009年达到阶段性高点。随后呈现走弱趋势。可见,金融危机常常会伴随着货币供应量的持续走强,货币流动性过快,也会影响金融危机的产生。

从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货币供应的持续增加或者减少,只要是不合理的,都会影响金融风险的产生。货币供应与金融风险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

(二)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然而,迄今关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于金融危机与货币政策关系的理论研究尚没有一个系统而明确的评价标准。对金融危机的分析,主要针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之对于新兴国家金融危机期间货币政策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虽然在这样的问题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争议,但可以明确的是,货币政策失误可能会诱发金融危机。

而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可以更好的反映出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防范货币政策失误。为了预测防范金融风险、使经济运行更加健康稳定,以货币供应量这个与经济发展运行密切联系的经济指标作为衡量金融风险的依据,是具有相当可行性的。

二、 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

通过分析影响货币供给量的因素来控制货币供应的理性投放,当货币供应量出现异常变化时,找到影响其变化的根源,以便更好更合理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

影响一个国家货币供给量的因素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是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投放总量与商业银行在基础货币的基础上所创造出的派生存款;二是货币乘数的变化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三是通过数量方程式中名义产出价值与货币量的同比例变动。

(一)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

所谓基础货币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和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总和。基础货币作为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的金融变量,不仅是银行体系存款扩张的基础,同时也是货币创造的基础,同货币政策目标有着密切联系。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会直接影响基础货币供应总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状况。因此基础货币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是最直接、最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

(二)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但是货币供应量仍然要依赖于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即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

总之,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变动影响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增加必然会反映到银行信贷的增加上,控制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是中央银行调控的两种主要途径,中央银行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工具调控基础货币,虽然超额准备金率主要是由商业银行控制的,但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调控可以调节货币和银行信贷的变动。

(三)从数量方程式角度分析影响货币供给的因素

由数量方程式,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产出,可知,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价格水平的变动视为通货膨胀率,而货币量由中央银行控制,产出的变动取决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进步。

这就告诉我们,货币供给的增长决定了通货膨胀率。换言之,控制货币供给的中央银行最终控制通货膨胀率。如果中央银行保持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也将稳定。经济会平稳运行。如果中央银行迅速增加货币供给,物价水平将迅速上升。那么,会有较大的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当我们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数量方程式告诉我们: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名义GDP。经济学家把按现期价格衡量的产品与服务的价值成为名义GDP。由于假定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货币供给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名义GDP的同比例变动。我们可以得到,货币供应量的增多,在产出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价格的上涨。不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会导致通货膨胀的发生,经济泡沫会愈加严峻,由此为导火索,会增加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三、对我国货币供给量的实证分析

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衡量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面对200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也应该重视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变动情况,通过其变动趋势说明的经济意义,来预防、化解金融风险对我国经济的负面打击。

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我国经济同样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选取1978年至今的货币供应量作为基本依据,以此分析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潜在金融风险。

CPI作为消费物价指数可以衡量价格的变动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到1983年,我国的货币新增量以每年平均400多亿增长,货币增长速度保持在22%。1984年-1989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造成了1988年的18.5%和1989年17.8%的通货膨胀率。出现了奔腾的通货膨胀。从1990年-1993年,虽然货币增长量每年控制在数千亿元之内,但90年与89年相比,M1新增1120.17亿元,91年比90年新增1682.62亿元,92年比91年新增3098.22亿元,93年比92年新增4548.88亿元。随后M1超过万亿。持续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的提高导致我国于1990年-1996年间平均10%以上的通货膨胀率(1994年最高达到27.7%)。1997年5月起,M1开始突破30000亿。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长,不可避免的产生了通货膨胀。致使国家在用经济手段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又造成了我国1998年-2000年CPI的负增长。使经济强制性趋稳。

在1998年-2010年间(除去2007-2008受经济危机的波及致使经济低迷),我国的CPI振荡上升,一直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通货膨胀。

在GDP增长与稳定物价的矛盾中需要货币供应量的均衡调节。不能一味地追求高增长而忽视通货膨胀。在刺激经济增长同时,要防止经济过热现象。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

(二)我国货币供给量对GDP的变动分析

在这里以GDP衡量产出。

图6 1978年至2010年GDP增长率变化

由图4可看出,1995年-1998年,M2增长率呈显著下降趋势,该时期GDP同样呈下降趋势;2000年-2003年,M2增长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该阶段我国GDP也以递增速率增长;2003年-2007年,我国货币供应增长率高位趋稳,GDP货币供应量持续增加下稳步增长。值得一提的是,M2增长率在2009年急剧增大,可以肯定的是,这是我国应对经济危机所进行的持续的扩张政策所致。使得我国GDP在2007年-2008年度出现滑坡后在2009年度得以继续增长。

(三)我国货币供给量同CPI、GDP的相关性分析

从图3可看出,我国货币供应量从1978年以来呈现出基本上升的趋势。货币供应量同CPI、GDP呈线性关系。从短期来看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同GDP的相关性并不是很明显。M0增长率与GDP增长率、M0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变化具有大致相似的同增同减的长期趋势,在这里可以近似的用CPI表示通货膨胀率。即它们三者具有长期的一致性。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货币供应量与金融风险的产生是密切相关的,并且是衡量金融风险的重要指标。当货币供应量呈现出异常变化或面对货币供应量的持续非理性增加时,此时很可能蕴藏着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政府及监管部门需要加以重视。

四、合理控制我国货币供给量

我国货币供应量从1978年以来呈现出基本上升的趋势。但是,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增加,一方面虽然带来了GDP的稳定增长,另一方面却令我们陷入通货膨胀的尴尬境地。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更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货币供应量对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指示性作用。以货币供应量作为先行性指标,当货币供应量出现异常变动时,及时采取相应举措。一方面保证经济的正常平稳运行,另一方面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的因此货币供应量的理性投放,国家政策的适度引导是应对经济危机过后解决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中国人民银行对基础货币的合理投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了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即保持货币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在这里强调的是物价水平稳定(币值稳定)只是一种相对稳定,具体而言就是抑制过高的通货膨胀和避免通货紧缩两个内容。

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货币需求增加却一直是最常见的,也是最主要的。在这种货币需求增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超额货币”现象,即超过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的货币需求之外的货币增长部分。这一现象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引起整个社会货币需求增加,人们追逐货币的情形下,我们不可以忽略经济的稳定、币值的稳定。

由于我国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即使国家在经济出现问题时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也不会及时达到预期效果。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事前防范。在中央银行控制基础货币投放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使货币供应量张弛有度,稳定经济。

(二)货币乘数的间接调控

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呈负相关性。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

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政策工具中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间接调控货币乘数,在经济过热时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经济萧条萎靡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适应经济的发展状况。

(三)GDP的合理增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世界金融危机对各国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影响,我国同样受到波及。这次金融危机过后,我国单纯依靠出口和投资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是不理性的。在当今形势下,思考我国GDP的潜在增长随着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约束的强化,以及劳动力、土地成本上升,过去依靠低成本优势支撑贸易出口高速增长的现象不会再出现。同时,随着投资过度扩张,不少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世界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提出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同时也应该积极扩大内需。

因此,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不应一味地追求GDP的高增长率,合理的GDP增长率,才是使经济健康运行的最佳条件。

参考文献:

[1]曼昆.宏观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中国统计年鉴.2008.

上一篇:基于经济学理论的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的加强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