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时间:2022-10-25 11:20:59

优化管理学教学模式的探讨

摘要: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管理学的应用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管理学的教学中,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所学知识已成为教学的重点。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效率;教学体会

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管理实践活动的科学总结。它研究管理的原理、功能、方法技术、管理群体、管理环境、管理思想以及管理效果等诸多方面。由于这门课程理论性较强,涉及的经济管理范畴颇广,难以理解,关系复杂,再加上我们面对的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且起点不一,很多学生对管理学这门课缺乏热情,不感兴趣,给教学带来诸多困难。

如何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已成为教学上的重难点,要达到此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让学生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引起学生的重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今天我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因此,在上第一课时,不要急着讲授课程内容,而让学生知道学好这门课的意义,可以举例说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由230万块石头组成,每块平均重达2.5吨,最重的达15吨。当时的统治者动用10万人,花了20年时间才建成。中国有秦时始建的万里长城,隋朝开挖的大运河等。所有这些巨大的工程都需要大规模的协作劳动,这些浩大的建设工程,既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历史上伟大的管理实践。现代企业如日本索尼公司90年代以来,以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公司坚持把音视产品领域作为主营业务,积极推进软件产品和硬件产品结合的系统产品,并且不断调整企业经营管理结构,引进外部董事,因此形成了富有活力的高度全球化的经营体制。再如中国的海尔,就是一部管理的百科全书。海尔的管理理念包括:“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的质量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的市场扩张理念;“首先卖信誉,其次卖产品”的营销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要干就干得最好”的科研开发理念等等。海尔的管理可谓丰富多彩,系统全面。然后告诉学生所有这些现象都将在以后的管理学中学习到,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这门课与实际生活很贴切,很实用。学习管理学,不仅能帮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周围的生活,而且还能发挥自己所能更好地提高经济生活质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管理学的自觉性。

二、认真备课,根据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习基础薄弱,各自起点不一,接受知识能力不尽相同,因此我们的教学应针对职业类学生备课。在备课前,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摸清学生。所谓吃透教材就是把教材涉及到的知识点及内在联系搞得明明白白,对教材的重点把握得清清楚楚,对每章节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抓住重点,也才能在授课时把抽象的管理学原理用恰当的方式通俗易懂地表达出来,易于学生接受。所谓摸清学生主要是指摸清学生学习该课程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基本能力,以便在授课时做到心中有数。为了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作为教师,应明确自己的教学对象,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解决好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这样才能优化课堂资源配置,提高课堂效率,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实施多元化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质量的提升

1 注重授课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是一种信息交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达为主要媒介的信息传递,课堂教学应当注意讲课中语言艺术的科学运用。教师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来避免干巴巴地照念教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在讲授中,力求做到语言上严格的逻辑性、准确性和生动性,适度把握语气上的轻重,再加上各种生动的例子,尽量做到使自己的语言表达既严谨周密,又风趣幽默,让学生感到听课并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语言艺术的得当运用,再结合教学内容,有目的地、经常性地开展科研、交流。这样,不仅有利于不断更新学术观念,吸取别人的长处和养分,博采众长,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而且也改进了教学质量,增强了授课的艺术性。

2 注重导入式教学

导入教学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导人教学方法诸多,如开门见山,直接导人法,教师通常以简捷、明快的讲述或设问,直接阐明本堂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引起学生注意,使学生有目的地开展学习;也可采用呈现情景,设疑导人法,教师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联想,渗透本课学习目标或研究主题,也可采用温故知新,以旧导入法,因为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学生的学习应是循序渐进的,学生只有掌握了较低层次的知识,才能保证与此相联系的较高层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常常要以旧导新,在摸清学生原有知识的水平基础上,找准与新知识的联系,精心设计问题,精选课前练习题等。这样的导入,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使学生感到新的问题并非突如其来,新知识不觉其新,易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3 结合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具有典型示范作用,既深化了学生的理论学习,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既向学生传授了知识,又大力发展了学生的智能,提高了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和选用案例应注意几个问题:要体现针对性,要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紧密结合管理学教材,在设计过程中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案例的关系;要体现典型性,要选用能够反映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能够比较有代表性地说明教学内容,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要体现可操作性,不能使案例的内容十分复杂,应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将使学生减少兴趣,甚至不易理解,起不到好的效果,要体现系统性,所谓系统性是指案例本身的完整和各案例之间的关联性。由于管理学的范畴广,各案例之间的关联性常常表现为内容上的连续性,前后说法的一致与相吻合。不同案例所采用的管理理念与方法,不得前后矛盾,前后相抵触。所以,在案例教学中,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前提,刻苦钻研,不断探索,认真设计和选用案例,并充分发挥案例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4 注意师生互动,实行双主体教学模式

双主体教学模式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两个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双方相互合作、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录”的现状,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种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要求师生共同参与,相互配合,通过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为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涌发强烈的求知欲,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教师拓展了学生的思路,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主体精神得以体现,同时,也获得了成功感、满足感,自信心也增强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师对学生更加了解,对教学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这种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但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表达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管理学是一门实用型很强的学科,如果仅仅记住一些理论,不会应用,那是管理学的书呆子。书是死的,我们必须把其学活。根据认识的规律,在认识的过程中,要完成两次质的飞跃。即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从理性知识到实际应用。管理学的学习和教学必须很好地完成这两次飞跃,最后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很好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开发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吸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结合讲课内容,引导学生善于思考,在启迪和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方面下功夫,着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应用的能力。这样,促使学生能够注意结合实际,用发展的观点去学习新知识和探讨新问题,既使学生学好课本的知识,又可以使他们学到课本中没有编人的内容,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从而学会如何应用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上一篇:浅谈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 下一篇:本科专业就业实习基地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