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

时间:2022-10-25 11:08:28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式阅读教学研究

【摘要】新课程要求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就要求建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对话理论的角度探讨对话式的阅读教学改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尝试性的改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阅读教学,对话

一、当前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虚假的对话充斥着课堂。所谓形式化的、虚假的对话,是指教学过程中的那些表面上看似具有对话的形式,却无对话的实质性内容和真实意韵。从实质意义上来说,这些对话只是课堂的形式和摆设,本身不具教育性或教育性很弱。换言之,它们只是为了对话而对话,只有气氛的活跃而无思维的交锋,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深层次思维并无大益。

(二)一味追求对话,缺乏必要深刻的讲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互动与交流是教学的对话品性之一。对话教学更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一个重要属性和特点。强调和实施对话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话教学的一个现实追求。但必须明确的是,对话和教师讲授并不矛盾和对立。对话教学不但不排斥教师的讲授,恰恰相反,强调和追求对话,离不了教师精彩、深刻和必要的讲授。

(三)刻意注重生成,迷失了基本的教学目标。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单一预设目标而言,新课程加强了对教学过程中生成性目标的关注。对话教学更是把生成性目标作为课堂设计的重要目标取向。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话教学要排斥或抛弃一些基本的预设目标,因为这是教学效益的底线。

(四)有意或无意地疏离了现实生活世界。现实生活世界是师生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是一个蕴藏了无限教育资源的世界。教学一旦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会感受到知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就会觉悟到自身学习的责任与价值,这自然也就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换句话说,当教学与生活融为一体的时候,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因此,密切联系现实生活自然成了对话教学课堂设计的核心理念之一。

二、当前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问题形成的原因

针对对话教学实践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我们要直面现实并揭示问题的缘由,是对话教学研究的正确态度,为确保对话教学实践健康、良性发展的正确途径。研究发现,对话教学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对话教学的理论研究尚不成熟,大多数教师缺乏关于对话教学的全面、正确的认识。

初步的研究表明,在有关对话教学的理解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模糊认识:

1、对话即讨论、争论或辩论、交谈或问答。一般来说,讨论、争论或辩论、交谈或问答,都含有“对话”的成分,或者说都可能是“对话”的一种方式,但它们又不能完全等同于“对话”:“讨论”必须由双方或多方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来进行,最后得出一定的结论。 “争论”或“辩论”也是这个道理,当面对众多观点的时候,“争论”或“辩论”强调的是分析,力求用一种观点战胜或驳倒另一种或几种观点。“对话”则不同,它真诚地希望通过各种观点或意见之间的碰撞、激荡和交融来实现人与人之间最彻底、最自由、最无拘无束地交流和沟通。

2、对话即生成。在对话教学那里,生成和预设并不是对立的,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对话教学既重视课堂这个复杂的系统,充分关注和利用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同时又注意教学效益的起码要求,坚守预设目标这一教学底线。

(二)各小学教师之间缺少正常、必要的经验或学术交流。尽管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不少教师凭着自己的摸索和尝试,各自都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体会。无论是成功的收获,还是关于教学得失的思考,都是教学领域的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然而,很多情况下,这笔资源只能囿于教师个体的范围之内,不能也无法实现资源分享。其中一个原因是由于教师个人缺乏主动进行经验交流或学术交流的意识。

(三)不少教师的自身素养不高,不适应新课程中对话教学的实践要求。对话教学是一种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教学实践形态。它要求教师具有宽厚的知识基础,敏锐的洞察力,灵活的教育机智等。但现实的情况是,不少教师的自身素养不高,不适应新课程中对话教学的实践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面偏窄,难以应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各种问题。知识面偏窄是目前不少小学教师的通病。在这种状况下,面对教学中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只有避而不答或采取迁回策略绕过去。由此可见,发生在课堂中的诸多虚假对话与教师的知识面偏窄有很大关联。

2、缺少对教育前沿问题和有用课程资源的敏锐洞察力。只重视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发展,不关注教育理论发展动态是中小学教师的普遍现状。一些教师缺乏系统教育理论的学习,至今仍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教育学观念,从事今天的教育工作,对教育前沿问题的关注有所滞后。”缺乏对教育理论发展动态的必要关注,必然导致教师对许多有用课程资源反应迟钝。

三、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来源

同其他教学形式一样,对话教学的内容主要来自于:

第一,关注学科课程。作为一种既定的文本,学科课程通常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结构性、严整性、确定性等特征,但这并不影响教师在学科课程内容安排上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也不会妨碍学生在学科课程内容理解上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显然,只要教师能够充分地挖掘学科课程的资源,寻找并呈现更具教育意义的开放性问题,导引学生参与文本的理解和问题的解决,对话教学就可能以学科课程为平台得到有效的实施。

第二,面向生活世界

①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生活世界是人们在交往对话中建立的,教育根源于生活世界,因此对话教学也必须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如果师生在社会生活中寻找到了这种共同的话题,同时这些话题又具有深刻的教育或教学的意义,那么,课堂设计要联系现实生活,就应该面对和正确处理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如何从生活实际中选取合适的素材供学生学习;第二,如何使学生的课堂生活与实际的生活状态相一致。也就是说,密切联系现实生活的对话教学课堂设计,意味着教学要从单纯的书本和封闭的教室走向充盈而丰富的生活,意味着教学对身边的社区资源、学生资源、生活资源的全面地开发、利用和切实关注。

②关注学生自己的生活世界。以学生生活为教学内容,通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反思的能力,有助于建立起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一般说来,学生的生活空问相对狭小,主要集中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范围之内。他们面对的人际关系也较为单一,三要涉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与父母的关系、邻里关系等等。这些关系都无关乎利益上的冲突。但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正是从这些空间关系中,开始奠基并逐步向外拓展的。除了从学生浸染于其中的社会关系中发发掘主题之外,对话教学还可以把目光投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经验道德种种“物理”现象。总之,对话教学的内容从根本上是绕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的。

(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要将来自于上述方面的教学内容,纳入对话教学过程,还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检验:①是否有助于达成教学的目标?②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③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④是否体现了对话与对话教学的精神?

尤其是最后一点,是对话教学在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方面的独特之处。如果失去了对对话与对话教学精神的应有关照,即便是符合了前三个条件,也不能反映对话教学的价值所在。实际上,对话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的敞开性、理解性、参与性要求,归根结底都是对话与对话教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要检验教学内容是否体现了对话与对话教学的精神,就必须牢牢把握教学内容的敞开性、理解性、参与性特征。

(三)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对话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多向互动过程,它尤其凸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然而,要在传统的、单向的教学观念和行为仍占主导的情况下,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确保学生的主动参与,还需要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教学(心理)氛围的营造,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实际上,这里所指的教学氛围,并非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情境之中,而是指师生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环境。很难想象,一个一贯专制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对话的热情,一个惧怕教师的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形成一种良好的、和谐的教学心理环境,是落实对话教学理念和精神的重要前提与保证。

对话式阅读教学由于鲜明的平等性、互动性、人文性等特点,再加上语文课程本身的人文性和审美启发性,积极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热情和兴趣,不仅在学生对话的过程中提高了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人格、审美情操的提升,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形成鲜明的个性。此外,对话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本意义生成、教师能力提高和学生学习进步并举,也是一个让所有对话主体实现创新性发展的过程,因而,对话式阅读教学是一种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王向华著.《对话教育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72.

[2] 倪文锦,王荣生.《人文・语感・对话》.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293.

教改项目:商丘师范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对话教学中教师文本解读的策略研究》(编号;2013jgxm50)

上一篇:预设与生成共同演绎高效课堂 下一篇:如何营造高效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