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与绝活是语文有效教学的精魂

时间:2022-10-25 10:18:14

兴趣与绝活是语文有效教学的精魂

久觅语文有效教学之方略,不得要领。2011年12月3日上午,安徽省特级教师讲师团赴怀远一中巡回报告会上,省教科院副院长鲍文敏老师谈及的“小偷与儿子”故事,使我茅塞顿开。故事启迪我们:“兴趣”和“绝活”是语文有效教学之精魂

兴趣乃有效教学之精髓。小偷的儿子之所以能学成父亲的本领,是因为他有学习的兴趣,对小偷行当有着强烈的愿望。学偷,是小偷儿子的内在需求,是学习者自身内因的驱动,是思想深处的期盼。他没有精神上的负担,也没有肉体上的痛苦。险境是他求职的诉求,灾难是他谋生的门槛。作为教师,就要抓住教学契机,选准学生求知的拐点,把学生的兴趣激活、放大,使之想学、愿学,不学不快。

反思过去,我们往往代替学生做出了太多的选择,你有乔布斯、周星驰的才华,也得听从我的安排:统一化的教学、统一化的作业、统一化的考试。弄得学生身心疲惫,怎么可能再让学生有主动的、强烈的、生动活泼的、自由自在的求知兴趣呢?现在领略到:一个新时期的好老师,不是靠让学生死训硬练换来高分而扬名的,而是如何能让学生进入一个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学习状态。不是你教他什么,而是他自己琢磨出了什么。刘群老师告诫我们,当我们因为某些知识“有用”而要求学生“一定要学好”时,我们有没有考虑过,这是否他的内心需求?千万记住,不是学生的内心所爱,他不会走的很远。

绝活是有效教学之保障。小偷能一锤定音而将儿子教会,是因为他有绝活——亲自带领儿子深入“险境”,把儿子困在箱子里,使其置之死地而后生;此时小偷并非无事可做,而是忙于为儿子打掩护,以分散被盗家人的注意力,然后忍痛等待儿子施计脱身。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尽管他的偷盗行为必须否定,但是他的传道之术值得借鉴。可以说,小偷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教育家,而不是教书匠。

反躬自问,往日在教学上哪有绝活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己没有“把学习当做一种生活”,只把自己的职业当做是混饭吃的门路,使自己不知不觉坠入庸师之列。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练就绝活的关键诚如总理所言:“仰望天空,脚踏实地。”脚踏实地的工作、学习,把自己的人生“概括”进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这样,我们的人生轨迹就会呈现出三个梯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板凳要坐十年冷”,期盼“绝活”不会空。王梓坤先生“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半层楼”,揭示的更是练就“绝活”的一种辩证法则。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相信,当我们的新鲜知识处于一种触类旁通、神与物游的状态,就如张祥龙教授所言,“它必活化为人生的境域式生存、化入时间(历史)境域、语言(文)境域和艺术境域的原发意义的构成之中”,“使人超出一切现成者而进入一个充满机变、动人与乐感的世界。”

绝活的形成,还需要淡泊名利。想到刚刚去世的乔布斯,他执着于“求知若渴,虚心若愚”,几十年的执著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消费者。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方能致远。鸟翼系上了黄金,也就飞不动了。瓦伦达是美国著名的杂技演员,他在高空走钢丝创下了世界纪录,本没想占有绝活的他反而占有了。他自己总结说,我之所以能有绝活,“是因为我走钢丝的时候从不想目的地在哪里,我只想走钢丝这件事,专心专意地走好钢丝,不管得失。”

近几年,我总想把自己丢失的光阴补上,于是我一面工作,一面学习。虽没有什么“绝活”,却在教学上有了“质”的提升,即像同事们所言,我现在的课堂是: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代替了僵化的教学模式,生成性教学打破了课堂的沉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取代了知识技能的专制,教材由《圣经》转变为师生对话的文本,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取代了单一的知识灌输。我的课堂教学,不再像王从华老师批评肖家芸老师的《〈雨巷〉教学实录》那样:“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雨巷’影射当时‘阴沉、黑暗、颓废、悠长的社会现实’,‘是为学生预设诗歌解读设下的陷阱’”。

种即飞,教师,现居安徽怀远。

上一篇:近现代抒情诗歌的美读教学 下一篇:形象思维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