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育人: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时间:2022-10-25 09:01:40

特色育人: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会议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

广东省惠州工程技术学校是由分别拥有64年和41年办学历史的惠州农业学校和惠州工业科技学校,于2012年重组成立的一所公办国家重点中职学校、广东省示范性中职学校。该校在农林类和工科类中职教育方面分别代表了当地最高办学水平,是惠州目前唯一能代表广东参加国家技能竞赛并获得大奖的职业学校,办学实力在全省中职学校中举足轻重。两所学校的重组合并,是惠州市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优化办学环境、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学校整合重组后,人数由合并初期的九千余人迅速突破万人大关。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实现了规模和内涵同步发展,学校品牌进一步擦亮。

强强联合谋发展,特色机制展新姿

尽管惠州工程技术学校整合成立时间不长,但依托两所学校之前的深厚的办学底蕴,通过对学校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与专业建设,学校教学等方面呈现出一派生机,大有“龙吟虎啸一时发”之势。

2012年11月,重组后的惠州工程技术学校迅速完成了制度、文化、专业、资源整合,此时教职工人心稳定、团结一心,使得学校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方面渐进佳境,招生形势一片大好,学校规模发展和内涵建设不断取得喜人成绩。目前,学校办学品牌在原有两校基础上淬炼形成并迅速推广,“厚德行远、强技立业”的校训引领全体师生共逐梦想;“农科强、工科优、商科精”的特色魅力彰显;“三合”德育、“111技能机制”孕育着校园一派生机;校园基础建设喜报连连,现代化新校舍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一座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度适应现代产业和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学校,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展示着傲人新姿。

“111”技能竞赛活动机制 人才培养创新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直接催生出部级“武状元”的“111”技能竞赛机制,是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人才培养创新的重要模式之一。“111”技能竞赛机制根据学生专业学习不同阶段的内容和特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梯次考核,逐级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并使之成为实践性教学的常规环节,这就是成效显著的“111”技能竞赛机制的核心指导思想。在“111”竞赛机制下,学校根据理论教学、技能教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时、因人、因教材、因教学进度开展,其旨在提升学生技能实战水平而非仅求竞赛成绩的各类、各层次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不论学习成绩优劣,学生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中展示技艺,提升自己。学校通过实践发现,一场竞赛下来,最让学生开心的往往不是成绩,而是学生的自我收获与突破。竞赛让学生找到了学习的动力、信心的源泉,在学习中竞赛、在竞赛中成才。

在学校全面推进“111”技能竞赛机制和技能活动导向教学方法期间,学校代表广东参加国家技能竞赛,共获得国家大赛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五项、三等奖三项,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一百八十四项,成为惠州市获得技能竞赛奖项最多、等级最高的学校,更是目前惠州市唯一有资格代表广东省参加国家技能竞赛的职业学校。

“三合”德育大合唱提升德育效能 所谓“校企融合、课管融合、知行合一”的“三合”德育新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青少年教育关爱组织,教师与家长、青少年工作者、企业管理者都是德育的工作者,集合多方,形成德育合力,把学校“独唱”转变成为“大合唱”。该模式以整体联动的机制重组德育工作实施主体,以公共德育和专业德育两大类型数十个模块的形式重建德育课程体系,以德育教师、学生科、班主任及企业共同参与改革评价办法,以课堂教学、日常管理和德育活动的同时实施强化德育效果,从内容、形式、机制、平台、制度等层面均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涵,实现了学校德育工作的“校企融合、课管融合、知行合一”,构建了德育合唱的大机制。通过践行“三合”的德育模式,近几年,学校共有400多名学生在全国文明风采大赛中获奖。

育优秀技能人才,建卓越特色学校

201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到2020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充分发挥整合前学校的优势,并在整合后挖掘已有资源的同时进行专业建设,成功将学校建设成为“农强、工优、商精”的高品质学校。

“农强” 原惠州农业学校是“全国百强农校”,农林类专业办学水平在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中处于先进行列。如今的惠州工程技术学校,拥有国家园艺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省级农业职教示范基地、省级中职教育实训中心,农林类专业实训设施设备总值近3000万元,是国家农民科技培训星火学校。学校在全国首推动植物生长过程课程体系。学校推行的“三合”德育和“111”技能竞赛,成绩突出,曾获得国家和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54个大奖,是唯一获得过国家技能竞赛一等奖的学校,被誉为广东省农林类职教的旗帜。

“工优” 原惠州工业科技学校,是广东区历史最为悠久、门类最全、实力最强的理工类专业学校。扎实的专业基础,让整合后的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很快成了电工电子与自动化部级实训基地、国家技能鉴定所、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浙江大学数控技术惠州基地。如今,学校实训基地拥有设备先进的58间理工类现代化的实训室和一体化教室,设备总值超过4000万元。在历届市级各类技能竞赛中,学校在工科类项目中始终以绝对优势独占鳌头,是惠州唯一在省级技能竞赛工科项目中取得过一等奖的学校,被誉为惠州市乃至整个广东地区工科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商精” 强强联合后的惠州工程技术学校,本着“人有我强”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策略,以“三高”为专业设置目标,围绕高端商务、高就业率、高待遇培养商科精英毕业生,努力打造优质商科品牌,凸现“商科精”的办学优势。

走科研兴校之路,构科学评价体系

教学教改成果推陈出新光彩耀人 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近年来,学校教学、科研重视投入,精心组织,取得了一项项可喜成绩。如:学校在全国首创“校企融合、课管融合、知行合一”的“三合”德育模式,成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德育课题和教育部的子课题;马骁勇教授和学校成为惠州市中职学校中荣获全市科研进步一等奖的唯一获奖者;学校获得惠州市职业教育教科研成果优秀奖等等。除此之外,学校与金种家禽、TCL、三星、中海油等企业深度合作的案例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人社部四部委来惠调研领导的高度赞赏。

科学评价体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管理等工作都与 “评价”密切相关。学校建立科学有序、操作性强、对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都具有“公信说服力”的评价,这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努力打造推行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常规教学环节、竞技成绩、学生满意度三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考核量化,其中常规教学环节占考核分的20%,学生满意度则占30%,以岗位资格证书要求为知识技能考点的学生技能竞赛平均成绩占到了50%,为了保证考核的公平性,每项考核内容都会有客观量化分值。用客观数据说话的新评价体系有效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力推动了教风学风建设,使课堂教学出现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开通高校直通车,校企合作同发展

一所学校开办的目的,归根结底是将学生成功送向社会。而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以“直通大学”“校企协同促产教”“实习基地保证就业率”的三大优势让其成了当地独具特色的技术学校。

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 据悉,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为广东省教育厅2010年第一批批准的可实行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中职学校之一。这意味着,在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不需通过紧张激烈的高考“独木桥”,也能顺利实现大学梦。这不仅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专注于专业技术的学习。

2015年,惠州工程技术学校共有电子技术、数控技术、计算机应用、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等五个专业可进入对口衔接的全日制3A院校接受大专学历教育,由省教育厅下达的总招生指标达330人。学校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为广大学生提供了一条由中职升入大专的便捷升学途径。自2010开始,学校已有610名学生被对口3A高职院校录取。

校企协同创新促进产教研新发展 学校长期坚持“教促产、产养教、产教结合、滚动发展”的产学研发展思路,大力开展校企协同创新,在校内建有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与长荣花卉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科研、生产工作。目前中心每年可向种植企业提供300万株各类植物的组培苗,种植销售灵芝、猴头菇、金线莲、铁皮石斛以及多种水培蔬菜,为园艺、园林、营销等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训、生产体验和创业岗位,促进了学校和企业产学研的协调同发展。同时,中心还充分发挥利用专业优势,深入周边县区农村为农户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积极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出力。协同创新中心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为产教研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此,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曾到学校调研,专门考察了学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中心,充分肯定了校企深度合作的做法。

实习就业基地群保证学生就业率 惠州,自古农业发达,随着电子石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新世纪以来,惠州迎来了发展黄金期。巨大的发展前景,为惠州市场带来电子等工程人才的需求。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依托本地产业需求开设专业,覆盖惠州市五大支柱产业,且办学实力强质量高,毕业生常年供不应求,学生在毕业实习前一年就基本都完成了首次择业。

目前,惠州工程技术学校拥有包括惠州三星、TCL、LG集团等全球五百强企业在内的近200家企业组成的庞大的实习就业基地群,每年为学校提供大量优质就业岗位,实现100%就业。由于前身是两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惠州工程技术学校6万多位校友遍布各行各业,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党政机关高级干部、著名企业家等,行业精英、管理能手、技术能手更是不可胜数。他们是学校的骄傲,是学友们的楷模。他们成功创业、立业的经历和经验,成为助力一批批学子走向成功的宝贵资源。

孜孜以求谋发展, 展望未来志高远

整合后的学校目前实行“一校两区”管理,原惠州工业科技学校为“西湖校区”,坐落于风景优美的西子湖畔;原惠州农业学校为“汤泉校区”, 毗邻汤泉风景区,山水相映,风景优美。学校新校区建设集中在汤泉校区,新建扩建校区后校园总面积达450亩。目前新扩建工程已完成三分之二,其中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已经完工,三期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投资预算由2.98亿元增加到6.7亿元,并将马上启动。新校区全部建成后,一座既有田园风光、又充满现代气息,既有雄厚师资、又有先进教育理念,既有现代教育制度、又有和谐人文精神的现代化职教园区,将成为广大学子孜孜求学、养性修为、实现职业追求和人生梦想的理想选择。

学校加快与高等院校办学管理模式接轨,目前已实行系部管理模式,师资建设看齐高职院,师资引进、升级培养计划正稳步实施。学校目前设有农学系、工学系、财经系三大系,专业涵盖生物工程、园林工程、交通工程、电子工程、机电工程、信息工程、环境工程、管理工程等,紧贴珠三角经济圈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高职办学体系基础初步奠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惠州工程技术学校以其“创新+特色”的办学思路为发展战略,依托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奉献精神,满怀信心,为尽快实现打造我国南方职教高地的战略目标而辛勤耕耘着。展望未来,相信惠州工程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之路会越走越远!

上一篇:混合式学习的实验课应用 下一篇:“智·爱”教育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