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叶圣陶(六)

时间:2022-10-25 08:07:36

之一:教育是一盏灯

教育固然有一点缓不济急之嫌,然而总是我们程途中的一盏灯,能够照着我们的四周使之光亮起来,又能照见我们的目的地,使我们加增前进的勇气。我们有了它,虽然感觉现在站得不大稳定,但并不感觉空虚,因为丰美的秩序和境界出现在我们的想象中了。如其没有它呢?那就不堪设想了,当前这样昏暗,前途这样渺茫,我们即使不甘颓废,又何从振作起精神来呢?(《教师的修养》)

朱永新解读:

叶圣陶先生90年前讲的这段话也一直是我心中的一盏灯。20年前撰写《中国教育思想史》的时候,接触到这段文字,心中一下子感到很温暖。

尽管我们对教育有这样那样的批评,有这种那种的意见,但是,教育对于人类,对于我们的社会,的确是不可或缺的一盏灯。是啊,教育应该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应该是帮助人类社会不断前行并且走向崇高的力量。

人是世界上最少受遗传力量支配、最多受教育力量影响的生物。这是人类的伟大之处。因为教育的力量,人类可以不断超越自己,而不必像其他生物那样不断复制自己。

孩子来到世界,正是教育帮助他成长。教育是我们每个人的一盏灯。

之二:习惯养成从最初开始

养成习惯不容易,习惯养成了要更改尤其难,所以在最初必须注意,要使孩子们养成好习惯。也举个浅显的例子来说,在孩子们识字之初,就注意养成他们辨认笔画和咀嚼字义的习惯,他们笔下就不会有很多错别字。现在大家看到学生笔下错别字很多,感到头痛,想方设法消灭错别字,老师消灭不了。原因何在呢?我说,原因就在于开始不曾注意使他们养成辨认笔画和咀嚼字义的好的习惯,他们就自然而然养成了忽略笔画和字义的不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也是习惯,既已养成,要更改就不容易了。跟其他习惯比较起来,字写的错不错不算太重要,譬如待人接物,就比较重要。务必使孩子们养成好的习惯,而且要一开始就注意,我看也是教师终身的座右铭。(《小学教师的工作》)

朱永新解读:

万事开头难,开头就不难。叶圣陶先生对于习惯养成非常重视,他非常敏锐地发现,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过程。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语,他在解答什么是教育的问题时说,教育就是把学校教的所有的知识全部忘记以后剩下来的东西。我想,这个东西应该就是习惯。

叶圣陶先生告诉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比改正一个坏习惯要容易得多。这就是说,与其等孩子们形成不良的坏习惯后再去纠正,还不如在坏习惯没有形成之时,先用好习惯占领之。

例如随地吐痰,一开始就让孩子随时准备小手帕或者卫生纸,吐痰时或者进痰盂,或者用卫生纸包住,再丢进垃圾箱。形成了动力定型以后,就不会再随地吐痰了。

再如高声喧哗,一开始就提醒孩子,任何时候在公共场所与别人交流时,都不可目无旁人大声讲话,而应该轻声细语,不影响别人。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轻轻说话的习惯。

记得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经说过,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教的,那就是像前面提到的这些好习惯。所以,父母们不妨给孩子列一个好习惯清单,一项一项地培养、落到实处。

之三:不要站在孩子的对立面

你说你不愿听从在行的同事的话,举起教鞭或戒尺来打学生。你说你如果环境使然,非举起教鞭或戒尺来打学生不能耽下去的话,你宁愿卷铺盖走路。你这一个不愿,一个宁愿,我都极端赞同。这是准备认真当教师的人的起码条件。为什么说起码?因为,像你这样,至少表示你并不跟学生对立,而教的一切施为,必须不跟学生对立才谈得上。你若一想到“制服”,一动手打,你跟学生就对立了,那时候,你的指导和训诲就蒙上了压迫者和侵略者的色彩,任你说的是金玉良言,对学生全无实益——他们凭什么要领受你的呢?你说宁愿卷铺盖走路,对,环境迫着你教你非照样做不可的时候,那就表明你不能在那个学校里当老师了,自宜一走了之。专任的薪水跟几斗尊师米虽然可恋,但做事得做成个样儿尤其要紧,不成个样儿勉强要做,是痛苦,也是罪恶。(《给教师的信》之一《多刺目的两个字呀》)

朱永新解读:

叶圣陶是不主张体罚孩子的,因为在他的心中,孩子、学生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

从叶圣陶先生的时代一直到今天,“制服”孩子和学生似乎是许多老师和父母的共同“绝招”。他们认为,只有彻底把孩子和学生“制服”了,孩子和学生才能够真正开始“听话”,而他们也才能够开始实施真正的教育。

其实,这个立场从一开始就错了。因为,当你想着要“制服”孩子和学生的时候,孩子和学生就已经是站在你对立面的“敌人”了。他们会处处提防着你,时时反抗着你,故意地与你不合作。教育,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和价值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孩子与父母、学生与教师心灵的交流与沟通。如果你站在孩子和学生的对立面,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失败。

所以,学会做孩子和学生的朋友,学会与他们站在一边,与他们融为一体,是做好教育的根本。

之四:学生不是空瓶子

一个空瓶子,里边没有什么东西;把什么东西装进去,就不是空瓶子了。装得满满的,就是实瓶子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爱把受教育的人看成是瓶子,瓶子里短少些什么,就给它装进些什么。譬如,发觉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好,立刻想到恢复政治课,发觉学生的劳动观点不怎么强,他们不怎么热爱劳动,立刻想到在语文课里补充些“劳动教材”(有关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之类的文章)。这样做法,目的很明显,愿望很单纯:把政治课装进瓶子,思想政治教育就见成效了,把“劳动教材”装进瓶子,学生就加强劳动观点,热爱劳动了。

仔细想想,恐怕并不是这么回事。……瓶子是装东西的,当然不会独立思考。我们且不要责备学生不怎么善于独立思考,先得反省反省,我们的“瓶子观点”是不是学生不怎么善于独立思考的原因之一。

瓶子是装东西的,东西装在瓶子里,东西自东西,瓶子自瓶子,不起什么混合作用或是化合作用。两种作用都不起,还有什么旁的作用呢?于是巴望起作用的愿望落空。(《“瓶子观点”》)

朱永新解读:

我们学教育的时候,老师曾经说,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鼓励我们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

现在看来,这个比喻还是有点问题的,因为,学生不是杯子,也不是瓶子。水装得再多,杯子是杯子,瓶子是瓶子,水还是水。叶圣陶先生说,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够真正融化在学生的思想、感情、行动里,真正的教育就没有发生,没有开始。

问题在于,我们许多教育部门的思维方式仍然是这样的“瓶子观点”,认为学生缺少什么,就在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课程里面加什么,军事国防、计划生育、环境资源、心理健康……越加越多,把孩子们的时间空间全部填满了,就像把瓶子里的水加满了一样,其实是做无用功。

叶圣陶先生说,知识学问不是装饰品,而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生活,充实我们的人生。把学到的东西化为我们自身的东西,能够“躬行实践”,才是最关紧要的。

之五: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达比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可以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不要说小学毕业就学完了,中学毕业也没有学完,大学毕业考上了研究生,也不能算毕业。世界上的事情是学不完的,无论是谁,都要学习一辈子。咱们当教师的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一直学到老。世界的变化快得没法说。我们讲中国历史,唐朝宋朝有变化,明朝清朝有变化,清末到现在这一百年间,变化之快,跟以前相比恐怕难以用数字来说明。再看全世界,战后这三十多年的变化多么大,近几年的变化多么大!一个人到某一阶段也非变不可,如果到此为止,停步不前,就是落后——不进则退。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教育杂谈》)

朱永新解读:

这是叶圣陶先生在1983年8月6日民进举办的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的部分讲话内容。当时,叶老听力已经不太好,但是做过10年教师,又担任着民进中央副主席(次年,他接替周建人先生担任主席)的他,对教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是坚持与老师们见面,并且讲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

叶圣陶先生对民进的老师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成为学而不倦的模范,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

我想,教是为了不教也好,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也罢,都不仅仅是针对教师的,也是针对孩子们和父母们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不断地成长,学生如此,教师如此,父母也如此。所以,要想让孩子不断进步,不断成长,父母本身也需要同样的努力。

上一篇:省农委传达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第四次会... 下一篇:充盈教育之爱,实现教育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