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环保?还是壁垒?

时间:2022-10-25 03:40:20

绿色:是环保?还是壁垒?

在技术性贸易壁垒中,绿色壁垒的作用日益突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程度已超过国外反倾销的影响,成为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主要技术性贸易壁垒。深入认识绿色壁垒的发展原因和特点,采取有效对策,是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的紧迫任务。

绿色壁垒的分类与特点

近年来,绿色概念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从绿色食品、绿色纺织品、绿色标签到绿色产业、绿色营销,等等。绿色壁垒又称绿色贸易壁垒、绿色技术壁垒、生态壁垒或环境壁垒。一般认为,绿色壁垒就是环境壁垒。由于动物和植物对人类而言广义地说也属于环境,而人类健康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认为绿色壁垒就是环境壁垒也未尝不可。但严格就其内容而言,绿色壁垒的范围要比环境壁垒宽得多。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规定可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五类合理依据中,保护环境是与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并列的,都属于绿色壁垒的内容,环境壁垒是绿色壁垒的内容之一。

绿色壁垒是指一国在国际贸易中,为保护本国人民、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或保护本国市场和产业,限制或禁止某些国外产品进口的技术法规、标准及合格评定程序等技术性贸易措施。

绿色壁垒并不是规范化的学术用语或法律用语,而是人们对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和保护环境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统称。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概念染上了绿色,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住宅、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会计、绿色审计、绿色工业化、绿色发展、绿色GDP,等等。(绿色的这一特定内涵可能借鉴于印度农业的绿色革命)绿色已成为环保、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代名词。因此,尽管国际上对此尚无统一的严格定义,但其内容易于理解,并已形成基本共识,成为约定俗成的用语。

绿色壁垒除绿色标准外,还包括绿色认证、绿色标签、绿色包装等,而符合绿色标准、通过绿色认证的产品则称为绿色产品或生态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纺织品、生态食品、生态纺织品等。

绿色壁垒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一,但与其他技术性贸易壁垒比较,又有以下几个特点:

发展迅速 WTO的TBT和SPS通报总体呈增长趋势,2000年后增长加快,2003年比2000年增长了77%。SPS通报量增长又超过TBT的通报量。1997年以来,SPS通报量增长加快,年均增长26.8%,2001年SPS通报量已超过TBT通报量。

影响广泛 环境、食品等消费者众多,损害难以在短期内察觉,而已形成的损害又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因而绿色壁垒较其他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更深远。

依据合法 绿色壁垒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本国人民、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保护环境,因而具有明显的合法性,也易于公众理解和接受,在绿色壁垒背后的贸易保护更具隐蔽性。

强制实施 构成绿色壁垒的环保标准和食品标准等,由于涉及大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因而主要靠国家制定技术法规强制执行。

刚性增长 从发展趋势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与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壁垒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即标准越来越高。

绿色食品与环境保护是世界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国的环保意识普遍提高,各种绿色壁垒也迅速发展。

在农产品食品领域,绿色食品市场在发达国家增长迅速,潜在市场很大,预计到2006年,欧盟的绿色食品市场销售额将增至580亿美元,美国将达到470亿美元。目前绿色食品只占世界食品总量的十分之一,其价格较普通食品高30%―60%,但市场销量仍不断增长。在近些年相续出现疯牛病、二恶英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下,发达国家纷纷提高进口农产品食品的检验标准,要求进口农产品食品进行绿色认证,加贴绿色标签。2001年,欧盟规定茶叶进入欧盟必须满足118种农药残留量的检验标准,农药残留标准量提高到原来的1/100~l/200。

在纺织品服装领域,欧盟国家从 1994 年起陆续立法禁止118 种含偶氮染料的纺织品进口,对纺织面料还增加了防紫外线性能指标和重金属含量指标。相关的欧盟指令主要有:禁用和销售蓝色素的指令2003/3/EC;禁用偶氮染料的指令2002/61/EC;禁用重金属铅盐的指令2002/232/EC;禁用甲醛的指令2002/233/EC;禁用五氯苯酚的指令2002/234/EC;禁用氯代烷烃的指令2002/237/E;禁用部分含澳阻燃剂的指令2003/11/KC;临时禁用邻苯二甲酸醋类PVC增塑剂的指令2003/113/EC等。

目前国际上有十几种绿色生态纺织品标准,其中影响最大、使用最广泛、最具权威性、也最严格的生态纺织品标准是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纺织品标准100),是国际环保纺织协会1992年制定并颁布的,专门用于检验纺织品的有害物质残留。如游离甲醛、可溶性重金属、杀虫剂、防腐防霉剂、有机氯载体的残留物等。进入欧美纺织品服装市场必须获得Oeko-Tex Standard 100认证和国际环保标签(Oeko-Lable)。这一生态纺织品标准也在不断提高,目前已有2003年版Oeko-Tex标准100和Oeko-Tex标准200。在第93届广交会和2003中国国际服装博览会上,外商已开始关注和要求中国纺织服装符合绿色标准。2004年6月30日起,欧盟各成员国将禁止市场上销售含蓝色素的皮革制品及纺织品。

近年来,欧盟还通过加贴环保标志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目前,欧盟对包括个人电脑、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洗碗机、床、褥垫、土壤改良剂、室内用油漆、鞋、纤维制品、洗涤剂、卫生纸、复印纸、灯泡等在内的19种商品提倡加贴环保标志,到2005年,加贴环保标志的商品将由目前的19种扩大为30种,吸尘器、旅游用品、家具、轮胎、垃圾袋、纸制品、日常生活用干电池等也将纳入加贴环保标志范围。欧盟还将逐步实施强制执行加贴环保标志。

我国面临的主要绿色壁垒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绿色壁垒明显增加,农产品、水产品、食品、纺织品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近两年来,我国受绿色壁垒影响的产品有:鸡肉、鸭肉、兔肉、冻鸡、蜂蜜、动物胶和肠衣等动物源性食品,冻虾、活鳗等水海产品和冷冻菠菜、保鲜蔬菜、盐渍蔬菜、西兰花、茶叶等农产品,其主要原因是农残超标和抗生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残留物超标。绿色壁垒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障碍。

绿色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目前尚无确切统计。据统计,1997年至2002年,我国出口商品因遭遇“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商品价值达400亿美元。目前我国每年因“绿色壁垒”而受阻的出口商品价值近100亿美元。这种影响将随着绿色壁垒的不断提高和我国出口的增长而不断扩大。目前我国纺织品和服装不符合“绿色”要求的大约占15%左右,按2003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计算,仅纺织品服装就影响出口150亿美元。

2003年,欧盟先后公布了《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关于在电气电子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和《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与之相配套的《关于化学品的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的咨询文件》。这些系统性的政策技术法规将对我国未来10―20年机电化工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我国遭遇绿色壁垒的主要原因

我国遭遇国外绿色壁垒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外原因;既有观念和体制等主观原因,也有经济与技术发展水平等客观原因。必须全面、历史地分析我国遭遇绿色壁垒较多的原因。

我国技术标准较低

这在农产品、食品、纺织品等行业更为突出。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已公布化学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最高限量2500多项,美国公布了9000多项,德国8000多项,澳大利亚3000多项,日本3000多项,我国仅有农药残留限量标准559项,其中国家强制性限量标准仅205项。在欧盟禁止使用的118 种含偶氮染料中,我国仍在使用的有104种。再以玩具为例,国外的玩具一般都有“大人陪同”等一类警识标志,而我国玩具标准对此无要求,对塑料玩具的化学成分也无限制,对玩具发出的噪音指标无任何要求,玩具所含铅、镉、铬、砷等有害元素的限制远低于国外标准。我国虽然制定了毛绒、布制玩具阻燃标准,但对仿真面料的阻燃性未限制。

企业绿色观念淡薄

据国际环保纺织协会在中国的代表机构TES-TEX瑞士纺织检定有限公司统计,截止2001年6月30日,该公司上海代表处在中国共颁发180张证书,大部分是外贸出口企业和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纺织行业中的上游企业如原料、面料、印染制造和辅料生产企业很少申请生态纺织品认证。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858家印染企业中通过ISOl4000国际环保标准体系认证的仅6-7家,通过ISO9000认证26家。1996年-2003年6月,我国获得环境标志认证的纺织服装企业仅有38家。据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有关数据,目前我国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产品只有3000多个,年产量仅2000多万吨。许多企业宁愿擅自在产品包装上加贴绿色食品标识,而不去进行绿色认证。

产业国际竞争的影响

欧美纺织品服装劳动生产率约为中国的8-9倍,但劳动成本约为中国的20-25倍,因而我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具有劳动比较优势,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外国企业纷纷将纺织品服装加工向中国转移,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再返销本国或向全球市场销售,在获取大量利润的同时形成两国间在该产业上的贸易逆差。2002年我国对主要发达国家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高达270亿美元。发达国家往往采取技术性贸易措施,既保护本国产业,减少贸易逆差,又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保护环境。可以说,大多数绿色壁垒都具有一举两得或一举多得的作用,很难简单地说合理或不合理。也有的国家采取了明显的歧视性措施,如日本为限制我国稻米进口,将检测指标由23项增加到121项,其中许多农药是我国从来不使用的,也要进行农残检测。为限制我国菠菜进口,日本有意限定菠菜农残限量标准为不超过0.01ppm,而对日本本国生产的萝卜却规定农残限量标准为3ppm,油菜2ppm,白菜、圆白菜1ppm,番茄0.5ppm。相差50―300倍。尽管不同蔬菜的同量农残可被人体吸收的程度不同,但很难说菠菜中的农药残留对人的影响会300倍于萝卜。

国际产业分工的影响

近30年来,在几次国际产业结构大调整和产业分工重组中,发达国家将污染较多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还把发展中国家作为倾倒工业废弃物的垃圾场。据统计,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35%危害生态环境,日本2/3的海外投资是污染产业。发达国家在转移污染产业的同时也转移了污染治理成本,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负担,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环境保护格局。一些发达国家不但推卸环境保护历史责任,反而对发展中国家实施绿色壁垒,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在绿色壁垒问题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应对绿色壁垒的主要措施

目前我国已颁布6部环境法、13部资源管理法和395项环境保护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环境立法框架。1990年中国政府授权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并于1993年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PAM),奠定了我国绿色食品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基础。目前,该“中心”已与90个国家、近500个相关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与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认证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方面进行了合作、交流和相互认证。

应对绿色壁垒是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责

制定环保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都是社会公益性活动,研究开发环保技术和食品安全技术属于公共科技领域。政府要将应对绿色壁垒作为公共管理职责进行战略部署,投资和组织环保标准和食品卫生标准的技术开发。

提高技术标准水平

应对绿色壁垒,根本措施是提升企业产品技术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采用达到或超过国际标准水平的技术标准。要建立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支持体系,在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中予以战略部署,大幅度提高我国产品技术水平和技术标准制定、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的技术水平。

积极进行绿色认证

获得绿色认证和绿色标签,是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准入证。欧盟已制定“贸易鼓励安排”政策,出口到欧盟国家的商品,如生产过程符合欧盟要求,获得绿色标签,可享受一定比例的关税折扣。我国政府也要制定鼓励政策,鼓励企业积极进行绿色认证,同时与有关国际认证机构建立相互认证关系,降低企业认证成本。

建立全程质量保障体系

绿色产品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要全面推行ISO9001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全程质量保障体系,通过HACCP质量认证,使绿色技术标准贯穿于生产全过程。大连普兰店生产的“莲粳1号”优质稻米,为冲破日本的绿色壁垒,全市1200余户签约稻农生产全程实行标准化生产,获得了出口日本的许可证,每公斤收购价格高于国内市场40%。我国在出口欧盟的茶叶遭遇绿色壁垒后,建立茶叶生产基地,严格实施质量保障体系,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建立行业应对机制

绿色壁垒是今后经常遭遇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国外的经验表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建立行业应对机制,由行业组织企业应对国外绿色壁垒,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要通过行业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预警机制,分析国外绿色壁垒发展趋势,为企业提供主动应对绿色壁垒的信息与对策。

利用双边协商机制

由于我国企业的产品技术标准在短期内难以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提高国际标准采标率需要较长的时间。另外,欧美标准往往高于国际标准,因而即使达到国际标准也难以冲破绿色壁垒。要利用政府双边协商机制,晓以利害,相互谅解,共商对策,可以延缓绿色壁垒的实施。2001年原外经贸部会同有关部门就欧盟对我输欧花生和酱油产品毒素超标问题同欧方进行积极磋商,推迟并最终避免了欧盟拟对我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与利益相关国家联合应对

发展中国家在绿色壁垒问题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同样的处境。要利用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的有关条款,联合发展中国家,共同应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建立国际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合理机制。同时,也可以联合部分利益相同的发达国家,应对另一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如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就欧盟电子电气两指令和化学品政策共商对策。(作者为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产业与区域发展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上一篇:资本全球化催生中国金融业国际化 下一篇:中国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区――可以预见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