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英语语音语调中的语用分析

时间:2022-10-25 03:09:42

对女性英语语音语调中的语用分析

摘 要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试将女性用语和当今时代潮流相联系。用发展的眼光分析女性用语中的语音语调现象。同时,作者也指出了男女语音语调上的不同并就差异产生的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

关键词 女性英语 语音 语调 语用分析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129-01

一、语音上的特点

(一)规范性

从女性的语音特点看,女性发音比较小心、清晰,把自己的发音说得比实际情况好,向标准音靠拢。而男性发音则比较随意、粗狂,有时把自己的发音说得比实际情况差,甚至宁肯保留乡土气息。换言之,女性倾向于使用标准音,而男性则相反。英国社会语言学家特鲁吉尔证明了男性使用非标准语“隐含的声望”这一社会功能,即是说,这样发音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一种粗狂豪放的男子气概。

(二)礼貌性

礼貌就是一个人的名片,说话有礼貌的女人总是更受欢迎。礼貌,看似小事,却直接影响女性在现今社会的形象。身为女性,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以礼待人。女性用语礼貌是尊重对方,希望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交流气氛,以求获得最佳交际效果。女性话语礼貌也表现在言语委婉、含蓄上。从言语交际角度看,委婉语能使话语听起来不那么武断、专横,减弱可能冒犯他人的力度。更能为听者所接受,并能更快地获得他们的尊重。

(三)感染性

心理语言学将“感染力”定义为“语言生动、自然,并吸引对方注意力、感染对方情绪的情感传递方式。”女性凭着对声音敏锐的感知能力,她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有意的降低音高、调整音量,使音质更接近于富有女性色彩的低调语音模式。这种模式可使话语听上去更文雅、舒适、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

二、语调上的特点

(一)音调的高低变化

如果女性在和别人讲话时始终保持同一个音调,就会使听者昏昏欲睡,即使内容再精彩也不会引人注意,自然达不到交流的目的。口齿清楚,不要有太多的尾音,每个音节间要有停顿。声音太大了会太让人感到反感,让人觉得是在装腔作势。但音量太小使人听着费劲儿,误以为怯懦。一般要根据听者的远近,适当控制自己的音量,最好控制在对方听得见的限度内。

(二)语速的快慢适当

说话速度,应追求一种有快有慢的乐感。音调如一的声音,如同催眠曲,令人厌烦。可以放慢速度强调一些主要词句,在一般内容上稍微加快变化。随着内容和情绪的变化,说话的音量和音调也应发生变换。在不同的声段里,要有高潮、有舒缓、有喜忧,才能引人入胜,扣人心弦。我们可以了解下,外国电视里的主持人和播音员,他们的声音都很低沉,又很有力度,是从腹腔里发出的声音,自然而不做作。

三、英语女性语用现象理据

(一)生物学理据

语言学家钱伯斯对与发音有关的男女生理差异进行分析,男性猴头较大,因此声带长。长声带震动得慢(频率大约为80―200赫兹),音域较低,因此男性音调低沉。而女性喉头小而不明显,声带短,震动快(频率大约为120―400赫兹),音域较高,所以女性说话声音尖而细,且语调较高。

(二)社会学理据

赵蓉辉教授在《语言与性别》一书中说到,语音是语言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即,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语言的使用者。生理差异只是不同性别语音差别的物质条件,而真正差异主要是由男女社会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决定的。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男女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被社会性别化,他们被期待发展成为由生理因素决定的性别角色。在言语上表现为,女性应该轻声细语、温文尔雅;而男性则应该言语有力、沉着稳重。

(三)社会伦理理据

语言伦理学家认为,任何言语交际行为都不可能超越社会道德的约束。换句话说,语言和言语交际必然受到道德伦理的制约,注定接受言语主体和社会公众的道德评判。传统道德学说中的“礼教”作为一种伦理制度,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规约时刻都在约束和规范着人们尤其是女性的道德行为。英汉两种语言虽属于两大不同的语系,但因为语言使用者都是整个人类,语言的伦理美都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没有民族性的差异,对于整个人类的规约都是一样的。

四、结语

为了跟随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女性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们逐渐地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特征以期达到更好的交际效果。本文就从语音的特征、语调的特征两方面着手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此外也简单分析了造成男女语音语调差异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曹志希,王晓丽,刘伟.二语习得的社会认知基础.外语教学,2006,(5).

[2] Trudgill,Peter. On Dialect: Social and Geographic Factors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3.

[3] 姚芬芳,曹志希.女性英语社会语用特征分析.时代文学,2009,(2):121.

[4] 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177.

[5] 赵蓉辉.语言与性别.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05-130.

上一篇:对中职学生“厌学”现状的思考 下一篇:英语教材在高职高专院校的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