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因素分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时间:2022-10-25 02:34:29

情感因素分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一、引言

在我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心理问题也一度直接上升到也成为热点话题受到关注,心理健康成为评估现代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保证全民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心理教育也未获得全面的推广,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对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情感因素是心理健康中的研究核心,对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分析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并且重点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情感因素,将这些因素应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从而为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导。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感因素分析

情感是人作为有机的整体所表达的认知感,是个体对外界的产生的感悟,情感因素就是影响个体情绪表现的所有因素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就需要关注个体的情感诉求,具体分析包括:

(一)认同感

社会个体的存在必须依靠周围群体,而周围群体对个体的认同感就会直接影响其心理情况。如果个体不能获得大部分人群的认同,必然导致个体心理产生扭曲,不能融入到周围环境中去。反之,则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可以看出,认同感是个体心理获得外界支撑的重要影响因素。

(二)个人认知观

在个体的社会表现中,在遇到事物产生主观反馈中其主要作用的就是个人认知观,也就是个体对外界的最直接思维认知观念。其中,个人认知观是其在长时间的生活中缓慢形成的,与个体生活环境、接触人群、地域文化以及教育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在遇到挫折时,心理素质良好的个体会产生挑战的欲望,并且在情感上表现出亢奋,从而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而心理素质差的个体则会产生逃避的观念,造成个体在情感上表现出堕落、抑郁、痛苦等负面情绪,也就不能解决问题。

(三)社会性情感

社会性情感包括多种,具体包括:理智感、道德情操、友谊和爱情、美感、政治责任感等等。这些情感是在特定环境下产生的情感,是对情感客体所产生的主观认识,这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基于情感因素分析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用

(一)完善情感课堂教学体系

通过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教育指导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注重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和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为学生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方法,使他们能够及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异常现象。在课堂教学体系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情感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情感的表现原理、作用机理、掌握技巧等,将情感理论作为心理健康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创建符合情感需求的心理咨询服务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课堂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针对学生个体出现心理问题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往往偏低。这就需要创建心理咨询服务,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其中,情感需求应作为心理咨询重点关注对象,能够对学生的情感需求进行评判,将其作为心理咨询服务的重点突破口。并且,从情感因素的构成来制定心理辅助体系,能够让学生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解决心理问题,获得情感上的成长。此外,心理咨询开展中需要加强学生的情感管理,更加主动的关心学生情感,让学生能够将情感融入到学习生活中,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指导

考虑到学生心理健康为实践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就需要增加实践内容。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现场指导观摩课,配合开展团体心理咨询、心理剧表演等其他心理实践,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四、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社会个体的正常成长,情感因素正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需要结合情感因素分析,提升学生的情感控制能力,从而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中的情感因素调控方法,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孔凡琳 吴宏 单位:江苏省徐州医药高等职业学校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下一篇:劳动法中劳动者的含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