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

时间:2022-10-25 01:25:11

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坚冰打破,千帆竞发,这是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从这方面来说,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幸运的,赶上了一次尝试的好机会。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堂语文课,课前激发兴趣是很重要的,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本前都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这是阅读教学的优秀传统。当然仅这一点激趣还远远不够,初中生的年龄大多在13~15岁之间,这就告诉我们,他们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比如,书中一些优美的词句,教师可以作一强调;一些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推荐给学生;对于语文基础差的班级或学生,可以事先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其带着问题去读。但同时教师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练、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总之,教师要能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兴奋状态下完成阅读任务。

二、坚持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

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阅读离不开阅读主体对文本材料的选择加工,离不开阅读主体对作者情感体验、态度观点的思考与评判。也就是说,阅读的本意不在于简单的理解和接受,而在于经由文本的启发、激发,阅读主体与文本的对话进入到理性思考的境界,形成对文本的独特认识并能够将这种认识个性化地表达出来,甚至创造性地加以引申和发挥。在阅读活动中,存在多种对话关系,如师生与作者的对话、师生与作品(文本)的对话以及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对话等关系。这些关系的中心必须是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关系。其他关系应该为学生的阅读,为学生把握文本的内涵和与作者的深层次交流对话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只有教育者把阅读诸多关系的核心落实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关系上,阅读活动的主体才会真正回归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所以,中学阅读教学要提高效率,就必须首先坚持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也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激发出来后,阅读才会成为主动的对话,而不是被动的抄写和记忆。也只有在这种观念下,我们才能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才能真正扮演好阅读教学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等角色,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尊重学生的阅读实际

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从范例中,从阅读积累中琢磨作者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去表达某种特定的情意和体验,进而将这种阅读感受和体验内化和强化,最终能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教师要多给学生指一些阅读的路子:(特别是我们处于贫困的边远山区,学生手中只有学校发的书本,能读几本课外书的同学,就是少之又少了。这是本义的书,还有其他的“书”可以读呢!如看有益的电视节目,看有趣的广告等。)如初一年级重要放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上。可以给学生推荐童话、寓言故事和科幻小说等方面的书,如《世界著名童话》《少年百科知识》读本。在方法上,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如何做读书摘要、写读书笔记等。

告诉学生读有益的书籍,注意以下原则:一要文质兼美,偏重古今中外名著;二要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即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书;三要注重小故事大道理,短篇幅大思想,不一定非要读长篇大作;四是突出时代性,选择有时代特色的书来读。

教师也可以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每周至少读两小时,持之以恒。

四、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激励教育

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培养学生富有独创性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教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提醒他们要为复述课文作准备。接着请几位同学上台复述课文内容,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自求得知的心理。在学生理解了本文的主题之后,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战胜生活中的困难,实现理想。”先让学生在小组发言,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总结:“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不可能事事如意,我们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要认真对待,我们要保持自信,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那么无论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有时候我们也能把大困难分解成一个个小困难,那么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样,利用课文教材“情”与“美”的特点,激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

(作者单位 四川省万源市庙坡学校)

上一篇:浅谈读写任务型文章的几种概括方法 下一篇:让学生在竞争中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