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竞争中识字

时间:2022-08-27 12:51:38

让学生在竞争中识字

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如何让枯燥的识字教学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变得有趣味,这是每个低年级语文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笔者在近两年的语文识字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抓住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说“我会读”

好胜心不仅仅是成年人才会有,学生的好胜心更强。虽然学生们平时总是表现得相互友好,但是他们心中的那种好胜心是怎么也无法掩饰的。如果能够正确地引导他们的好胜心就能够让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处理好了他们的这种兴奋心态,就能够让他们敢于说“我会读”,达到低年级阶段所要求的“我会读”的要求。

学生虽然会因为对事物的陌生而敢于去尝试,但是大多时候,想要让他们主动地说出“我会”还是很困难的。利用好胜心则能够让他们敢于说“我会读”。作为教师必须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学生的识字兴趣,不断地激发出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学生有着较强的好胜心,我们必须对他们的好胜心进行积极的引导,通过他们的好胜心来促进他们识字,让他们达到“我会读”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各种竞赛来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这样还能够在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的同时培养他们良好的竞争意识、同学之间互相合作的集体意识。为此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相互竞争的舞台,让他们能够真正地去做“我会读”这件事。例如可以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在学生心理上搭建展示的舞台,激发出他们的好胜心。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正视他们之间的差异,进行鼓励,如“你读得真不错,如果能把这儿读得再重些就更了不起了”“真是个小百灵鸟,声音太好听了,如果再稍稍响亮一些,就更完美了”这一类的鼓励语言,当其他的学生听到后,不仅仅会想老师为什么要表扬他,我也可以做到更好,进而主动地去读,达到“我会读”的要求。

二、利用好胜心开展识字教学的具体做法

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笔者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识字教学。在进行识字教学时,笔者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竞赛游戏,以此来激发出他们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下面就是具体的实施方法。

笔者将班里的学生按座位自然分成了两个大组,当上课铃声响起,就开始组组大比拼。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自主识字。当要学的生字展示出来,还没有教就全会的就可以为自己小组挣得100分(我抽查这部分学生,如果情况不属实要倒扣200分)。在我抽查这部分学生的同时,就让那些会认的学生当小老师,去教自己小组中不会的学生,因为下课之前还有不会读的话会被扣分。让学生去当小老师,他们会显得特别的高兴,而且因为大家都是学生,他们也能够更加尽心地去教不会的学生。不会的学生看到这些小老师教他们,内心中也会产生不认输的劲头,更加努力地去学习,争取自己小组不被扣分,争取有机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就形成一个良好的竞争循环,不仅仅有组与组之间的,还有小组内的竞争。刚开始,班上只有七八个学生能在预习中认识生字,从我展开组组大比拼之后,学生们都想为自己组挣得100分,都想过过当小老师的瘾,现在,随着识字能力的加强,在预习中能全部认识生字的能达到90%,剩下的10%有小老师教,我都没有机会了,我只需要检查,作好得分记录,学生们可看中这个了。

待大家都会读的时候,我又让学生们去试着反过来给生字注音。这个也将作为评比环节,我各组抽查,对一个加10分,错一个倒扣10分。学生们都会认真地注音,这样做的好处就在于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生字的读音,还能够帮助他们复习汉语拼音的知识。

接下来的环节是大家最期待的――大家大显身手的时候!我有时将生字编成字谜,学生抢答有奖;有时将一些同音字、形近字编成儿歌,让学生选择填空;有时让学生交流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有时学生自己也编字谜,考考自己的对手……

在课中有的学生能够当小老师,这让其他的学生认识到如果自己不努力那么也就只能一直当被教的对象,由于都是同龄人,就会产生不服气的想法,进而更加努力地学,争取尽早地去教其他的人。而课的结束并不是竞赛的结束,后面还有比赛,这样会让学生有紧迫感,于是在课后主动地去复习,争取为自己的小组获取更多的分数。这样的比赛从课前一直延伸到课后,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识字,并记住,最终达到“我会读”。

三、结语

识字较为单调枯燥,学生天生好动、好玩的本性会让他们排斥这种识字学习。因此,我们必须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激发出他们的识字兴趣。上文则是笔者从平时的教学中所思考出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很好地利用了学生的好胜心与虚荣心,通过他们的好胜心来激发他们对于识字的兴趣,从而大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尹淑艳.语文识字教学点滴[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4):47,139.

[2]郭爱珍.谈识字教学中的趣味性[J].考试周刊,2011(48):58.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咸阳长庆子弟学校)

上一篇: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阅读能力 下一篇:如何培养中职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