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自制教具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25 11:59:05

初中数学自制教具应用研究

摘 要 自制教具不仅能弥补现有教具的不足,而且具有针对性,使数学教学生动而活泼,帮助学生理解,促进学生探究,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制教具;建构主义;教学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20-03

1 研究的背景

早在17世纪,现代意义的学校从诞生时就产生了教学具,以后,教具便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发展。到19世纪中期,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开展了自制教学具的指导评价研究,开始注意利用教具、学具来实现师生之间信息传输与转换,注重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能力培养,很多国家都对随手取材的实验达成共识,把自制教具称为“廉价”的教具。

在我国,以前的教育一般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动手能力的培B,自制教具的开发与研究几乎是个空白,致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较强而实践能力相对较差。自从课程改革以来,这种状况得到很大改变。1986年,第一届全国自制教具评选活动在北京举行,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的刘忠德同志批示:“很同意开展此项活动。”自此,教具作为教师的一项教研成果,得到当时国家教委的承认和肯定,与会同志纷纷建议今后每隔三年进行一次全国性自制教具评选活动。

这次会议以后,我国教育界掀起自制教具的高潮,教育部先后举办全国自制教具评选,各省市也纷纷响应,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涌现出多批次优秀自制教具作品,并得到推广和普及。

虽然自制教具取得很大成绩,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地区不平衡、学校不平衡以及城乡差异、年级差异、学科差异等不少问题。为此,根据本校实际,笔者提出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课题,希望通过研究,推动初中数学教学发展。

2 核心概念的界定

自制教具的概念 所谓自制教具,指教师和学生就地取材,利用身边的材料,利用简单易行的方法,自己动手制作的教具。其中数学自制教具,就是师生为了方便数学教学而制作的辅助工具,是为数学教学服务的。自制数学教具是一种创造性活动,有利于促进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热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开展各种数学实验活动,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动手动脑,发展创新能力。

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包括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新课程理论。

1)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交织的状态,对于新知识的接受一般容易通过对事物的感知来认识,然后转化为理性认识。这就要求给学生提供一种具体形象的事物,以加快学生的认识迅速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在“概率”的教学中,可以扑克、硬币、彩球等可感可知的具体事物,通过玩游戏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概率知识的形成,进而明确概率的意义。

2)教育学理论。教育学认为,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不仅是课程的接受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只有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和体验课程,通过亲身实践,才能去创建课程。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是人们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建构新知识。因此,学习不能靠硬灌输,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之间产生矛盾,进而引起认识冲突,以激发求知欲和探究兴趣,完成对新知识的自主建构。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就需要教具的参与和辅助。

4)课程改革理论。新课标明确指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自制教具,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体现出教师的主导性。

实践价值 自制教具的实践价值,主要表现在对目前教学状况的迫切改进。目前的教学状况,表现在有些教师教学思想比较落后,怕影响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实践活动少,对自制教具的认识不足;还有不少教师不是以学生为主体,而是习惯于自己演示,让学生观看。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独立操作能力不强,教学效率低下。表1是学生调查情况统计分析表。

3 研究的目标

1)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2)通过自制教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发展创新能力。

3)通过自制教具,促进师生互动,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改变。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推动桓台县世纪中学数学教学发展。

4 研究的对象

桓台县世纪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

5 研究的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教学中对自制教具的应用情况,听取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同时了解学生对自制教具的兴趣和对数学教学的需求。

文献研究法 通过到图书馆查阅和网上搜寻,了解国内外有关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有关论文和著作,寻找可以借鉴的优秀经验。

理论研究和行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经常进行理论学习,不断对比、总结与反思,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具制作,做到研究、实践、推广同步进行,推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

6 研究的成果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成为教学的核心。通过课题研究,鼓励学生动手自制教具,促进学生动手动脑,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帮助学生对一些抽象概念、定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数学概念一般比较抽象,因为有其发生和形成的过程,所以如果空洞地用语言进行描述,学生很难了解。通过自制教具,学生可在直观形象的操作中直观地体验到概念的变化过程,从而加深理解。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如果只口头上讲“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那么学生既模糊,也不易理解。此时可让学生用几根小木棒拼一个三角形,拉一拉;再拼一个四边形,拉一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学生亲身体验到三角形是不容易拉动的,而四边形则容易拉动,由此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学生对三角形这个特性含义的理解也就深刻了。最后通过交流讨论,说出生活中一些三角形的物体,如单车支架、电线杆上的支架等,进一步明白生活中运用三角形的道理。

帮助学生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学难点不但学生难以理解,就是教师讲解起来也非常困难。这种情况下,借助数学教具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在使用教具之前,教师需要认真选用教具,使教具真正能发挥作用,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具,可通过自制教具来解决。如在教学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时候,教师可通过自制教具来解决,即让每个学生拿一张横格纸,先观察横线之间的关系(横线是互相平等的,并且它们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然后要求学生在横格纸上画一条垂直于横线的直线,观察这条直线被相邻横线截成的各线段有什么关系?(相等)这时再在横格纸上任画一条与横线相交的直线,测量它被相邻横线截得的线段是否也相等?学生经过计算之后,就会发现他们的比值是相同的。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和计算,难点就容易突破了。

增加数学课堂容量 课程改革提倡情境教学,要求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要创设情境,自制教具可起到非常好的辅助作用。如在讲解“平行线的性质”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木条自制教具,用三角板探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自的关系,很快探究出“平行线的性质”。由于自制教具简单明了,对其研究的对象能起到放大的作用,因而能有效地把研究的现象清楚明白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吸引学生观察和思考,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中快速完成教学任务,从而加大课堂容量。

通过两年多的课题研究,实验年级的学生与非实验年级学生相比,学习成绩明显提高。经过追踪调查和分析比较,充满学习兴趣的学生由36%提高到56%,主犹嵛实挠33%提高到70%,主动自制教具的由12%提高到32%,课外时间自主探究学习的由36%提高到73%,课后独立完成作业的由55%提高到86%,家长关心支持的由56%提高到88%。表2是2016年初中三年级期末成绩对照表。

7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自制数学教具实验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次锻炼和检验,虽然以前也搞过自制教具活动,但像这样以课题研究的方式进行还是第一次,因而免不了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努力改进。

1)树立研究意识,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研究之间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合理自制教具,有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教具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树立学生意识,合理选择时间,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自制教具,探究知识的发展过程,养成探究习惯。

3)作为一线教师,除了认真教学以外,还要加强读书,努力学习,开阔眼界。如在课题研究中明显感到理论知识的不足,这就是平时少于学习而造成的后果。在以后的工作中除了多读书、多学习以外,还要及时做好笔记,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积累资料,以备后期使用,为以后的课题研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

[2]白彬.浅谈自制教具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2011(6):23.

上一篇:中职学校技能型人才平台建设策略 下一篇:加强教研指导和培训 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